论新形势下党报的深度报道
2009-11-17赵以红
赵以红
深度报道是一种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的“立体报道”方式。它系统而深入地反映重大新闻事件,聚焦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对事实作出解释和分析,阐明事件因果关系,揭示实质和深层含蕴,追踪与预测事件发展趋势;它要求“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来”。
深度报道是伴随着受众需求、社会变化和新兴媒体的挑战而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新闻文体,在现代报纸版面上占有重要地位。主流媒体要进一步提高影响力、引导力和竞争力,必须高度重视和研究深度报道。
一、特征与功能
与一般报道方式相比,深度报道包含了更丰富的信息,更深层的新闻事实,更深刻的主题思想,因而更显重要,更具影响力。
一般来说,深度报道具备以下五个“重型”特征
1.重要性。主题重大是深度报道的必然要求。首先是题材重大。
2.思想性。深度报道不仅要报道现象,还要抓住现象背后的本质;不仅要叙述清楚事件本身,还要揭示事件的深层含蕴。因此,深度报道要有分析、有思辨,要善于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
3.预测性。这种预测,必须建立在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要以充分和准确的事实、数据作依据,讲究科学性。
4.深入性。深度报道需要记者深入采访,深入挖掘。深度报道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充分开发、整合新闻资源的过程。
5.综合性。深度报道的综合性往往表现为大时空、全局性。报道往往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事件过程,广泛涉及社会现实多个方面,同时围绕主题进行整合,回顾过去,剖析现在,预测未来。深度报道的综合性还表现在综合运用多种体裁,融合各种形式于一体,使其提供的信息具有立体感和系统性,使得报道视野开阔,有厚度和力度。
在各种媒体激烈竞争,信息传播愈加快捷的今天,深度报道对于平面媒体具有决定性意义。
深度报道的类型,总体上可以分为评述型深度报道与调查型深度报道两种。这两种类型体现了“深度”的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通过对众多新闻事实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现象,阐述观点,预测走向。一种是通过对一个有代表性的具体新闻事件的调查,了解事件发展,揭示深层含蕴,厘清问题本质。
二、思维与采写
新闻报道必须客观,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客观报道不能孤立地、表面地报道新闻事件,不能束缚记者的主动性、创造性。与传统的客观报道不同,深度报道采用立体化的手法,全方位、多层次地思考,解剖新闻事实,极大地突破了客观报道沿袭多年的平面化、简单化、两极化的思维习惯,确立了辩证的新闻报道方法,记者的选择、分析、观点明显地贯穿在报道之中。因此,记者的思维力如何,成为深度报道的一个关键。
从深度报道的视角来说,一件新闻事实不仅仅是具体的新闻事件本身,更重要的是新闻事件与社会、新闻事件与人的关系。深度报道的指向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由此观之,深度报道的思维力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一是要有大局观。二是要有分析力。
深度报道的重型特征,对新闻记者采写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一,材料要翔实。深入调查事件,广泛搜集材料,这是进行深度报道的基础,占有材料不全面,就可能失实、偏颇、空洞、乏力。所以,调查越细致、深入,就越会有真正的深度。其二,主题要集中。深度报道需要宏观视角,但这并不意味着报道要有多个“中心”。选材必须要为报道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服务,每篇深度报道最好聚焦在一个观点上,不要分散为多个观点。其三,叙事要生动。深度报道必须有对新闻事实的具体、生动的描述,观点和见解要尽量寓于所报道的事件里面。深度报道所选择的事件,冲突越鲜明越好,细节越感人越好。深度报道切忌主题太大,议论太空,帽子底下没人。其四,形式要忌散。深度報道一般篇幅较长,这为作者发挥写作才华提供了空间。但是,有的作者钟情于自我欣赏的文学化描写,忘记了讲故事不是深度报道的目的,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往往被曲折离奇的故事所淹没,这也是目前深度报道的一个通病。因此,要强化形式为主体服务的意识,要围绕主题组织素材,注意深度性和新闻性。
深度报道的重型特征,也对新闻记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是对记者思想力、洞察力、判断力、表现力的考验。只有立志成为“专家型记者”或“思考型记者”,大力提高理论修养、法制观念、政策水平,提高业务能力、具备过硬作风,以及良好职业道德与健康体魄、心理素质,才能承担这一重任。为此,采写深度报道的记者,必须要具有政治家总揽全局的头脑,具有专家学者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研究能力,具有社会学家驾驭难点、热点问题的本领,具有应变能力和平等交流的能力,同时还要具有比较高超娴熟的采写本领。□
(编辑/穆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