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风滑坡现象的归因分析
2009-11-17许辉
许 辉
随着我国高校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高等教育发展迅速,育人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特别是教学改革的深化,更为学生的成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绝大部分大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这大好时光和有利条件不断积累知识,充实自己,刻苦学习,诚信为先,健康成长,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朝气和活力。但我们也应看到也有一部分大学生,他们意志消沉,不思进取,不务正业,玩物丧志,考试作弊,浪费着大学的黄金时间,高校学风出现滑坡现象。现从主观和客观角度分析如下:
一、从学生自身主观角度来讲
1.学习精力投入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纪律松懈 。有的大学生在学习上缺少自控力、主动性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其主要表现为不关心时事政治,意志消沉,整天处在郁闷或浮躁之中。厌学逃学,把“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视为时尚。在学期结束时,即便几门功课不及格也毫无愧意。一些学生认为现在是学分制了,只要考试通过就行,上不上课无关紧要。另外,上课不认真听讲的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同学采取“感兴趣就听,不感兴趣就不听”的态度 ,于是为了完成作业,只得抄袭过关,为了考得好成绩 ,不惜冒险作弊。由于平时放松而造成考试前搞突击的现象十分普遍,重考、重修成为部分同学的家常便饭,这其中尽管存在部分生源素质下降的因素,但主要原因却在于学习不投入,学习不用功。
2.专业思想淡薄,忽视文化课学习,过于热衷社会活动。有的大学生存在厌学情绪,这些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所学专业,总是觉得自己考入的专业没有前途,或者是“自己根本不喜欢的”,或者是“没有兴趣”的,所以导致学习不安心,出现厌学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新生入校前缺乏对专业的了解,内心期望值较高,入校后若受到高年级学生消极情绪的影响,即会出现思想与现实的反差,觉得“走错了门”,由此产生厌学、混学的情绪和行为。这种现象说明,新生入学时专业教育未达到相应的目的和效果,无法确立专业思想并去努力实现自身价值,对专业学习自然就会产生抵制情绪。抱有“学校开的课对将来的工作没什么用”这种看法的同学大有人在,他们片面地认为,新形势下“锻炼能力”最重要,于是过于热衷各种活动,学舞蹈、忙比赛、做生意,增强所谓的社会适应力,但在学习上却不思进取、不肯钻研,结果真正的能力没有增强多少,反倒“红灯高悬”,荒废了学业。
3.缺乏科学的学习目的,缺少对未来人生、职业的合理规划。有的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是为了捞张文凭“装点门面”,有些则只看重学习成绩,他们把学习成绩与能否应聘到一个环境舒适、报酬丰厚的工作单位联系起来,忽视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学习,还有的学生根本处于无目的状态,对为什么而学和怎样学习都一脸茫然,完全机械地应付,以图过关。部分学生对专业认识不够明确,缺少对自己人生和职业的规划,部分学生过分强调自我意识和个人爱好,理想脱离实际,缺乏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等等。这种学习认识和态度必然影响到优良学风的形成。
4.学生自身思想的复杂性,不能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现在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活泼上进,关心国家大事,但自我中心意识强烈。勤于思考、渴望成功,自我评价高,却又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由于当代青少年心理素质较脆弱,进入大学后又面临着竞争压力、学习压力、人际压力甚至经济压力,使得他们考虑问题过多、心理负荷过重,遇到挫折时容易自暴自弃。一些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学习与恋爱、学习与娱乐、学习与休息的关系,沉湎于谈情说爱、跳舞打牌、玩电子游戏、看武侠小说。个别学生酗酒、打架,更有少数学生沉溺于网吧,把学习抛于脑后。种种情绪波动则使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变化不定,学习成绩飘忽不定,学习风气亦随之大打折扣。
二、从学校客观角度来讲
1.教风出现滑坡。教师中也普遍存在重教轻学的倾向。管教不管学,以教代学的现象随处可见。也有的教师认为既管教又管学,会束缚学生个性的发展。大部分学生希望获得教师在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但实际上只有一小部分的教师做了这方面工作。部分教师“心不在岗,师未到位”,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第二产业上,注重个人收入,应付正常教学,缺乏敬业精神。学生普遍认为课程内容枯燥乏味,教师上课质量差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以致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爱学习、不会学习、不良学习,造成了人才资源的巨大浪费。
许多教师上课主要还是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一言堂、满堂灌”。教材多年为同一版本,教师多年用同一本备课笔记,“填鸭式”上课,使得相当多的同学认为“听课还不如自己看书收获大”。部分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对从事的教学内容,不能深入钻研。教师不能主动地发掘自身的创造力,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是无从谈起;部分教师在学校建立试题库的情况下,不注重因材施教,不注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被学生的考题牵着走,使大学素质教育的宗旨得不到贯彻,演变成另一种“应试教育”。“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身体力行”等良好的传统教育观念正在流失。
2.考风不尽如人意。现在很多学生对考试与学习的关系理解很片面。学习是为了考试,只要考试能过这门功课就达到了目的,因此,学生很关心考试的内容,对教师的全面教学缺乏学习的动力,往往想打听重点考什么内容,考试的题型、考试的方式等。改变这种观点是十分必要的,考试狭隘型的学生往往缺乏能力,学习广义型的學生常常拥有适应能力,前者在考试前,一般突击重点, 以便考试通过, 平时缺乏系统学习; 后者一般能博览群书,增强自己的知识面, 考试不是自己的唯一目的。因此,加强学生对考试与学习的关系理解、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认识很重要,对学习是有裨益的。少数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或幻想蒙混过关,形形色色的作弊行为在高校总是屡禁不止,令监考人员防不胜防。从历次查处的作弊学生的情况看,往往是男生多于女生,高年级多于低年级,这与丰富知识、磨炼意志、诚信做人的教育目标完全背道而驰。考风方面反映出的突出问题虽属个案,但颇具代表性。少数学生有过作弊行为和作弊打算,但值得一提的是,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认为这并不奇怪,习以为常,他们成为潜在的作弊隐患,所以整体来看,作弊现象并不是个案,在高校中有着很大的市场,这种考风也直接阻碍着优良学风的建设。□
(编辑/李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