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争与和平的深度思考与艺术表现

2009-11-17王晓玉

艺术评论 2009年11期
关键词:傅作义北平毛泽东

李 汀 王晓玉

1

王晓玉:34集电视剧《北平战与和》已于新中国60周年国庆前夕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 “黄金时段”播出了,观众反响热烈,也获得专家们的好评,认为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体现出历史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作为本剧责编,现在很想同“编剧”交流回顾一下这部戏的创作。

记得这部戏是2006年初规划新中国成立60周年选题时由您提出来的,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李培森非常认同。您当时为什么选择这个题材?

李汀: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北平和平解放60周年。

60年前,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领袖和国民党高层有识之士傅作义能够选择停战言和的道路,使北平文化古城免遭战火,200万民众生命得以保护,几十万军队免于伤亡,体现了非凡的政治智慧、军事胆魄!如今台海两边同为华夏炎黄子孙,能不能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以高超的智慧、和平的方式,协调双方的不同立场分歧,求同存异;消解对峙,面向未来,共同实现国家统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呢?想到这些,我心中的冲动激荡不已。

王晓玉:观者评价《北平战与和》体现了史学功底。时下对史剧的认识极不统一,随意者居多。“重大题材”的创作原则是“大事不虚”,给史剧创作带来很高的要求。您似乎要按“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1]的实录标准对待史剧。您怎样看待史剧创作与史学研究的关系?

李汀:我反对把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任意“戏说”或恶搞,随便杜撰发挥。不愿糟踏历史,不愿把历史真相搞假了,把历史呈现搞浅了,把历史规律搞错了。

我很尊重老一代创作史剧的经验。如茅盾先生的观点:“作家必须在充分掌握史料、甄别史料、分析史料之后进行概括……作家是以历史家身份做科学的历史研究工作,他要严格地探索历史真实;此后,他又必须转变其历史家的身份为艺术家,在自己所探索的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构思,而且要设身处地、跑进古人的生活中来进行艺术构思”。[2]北平和平解放题材特别严肃、重大,若不把来龙去脉搞清,根本无法创作。因此,我非常小心翼翼地做史学功课,认真读书,审慎思考。阅读的资料相当广泛,大体分几类:史书;文档文献;旧报纸、旧图片;人物传记、回忆录;各种理论书籍。另外还采访了重要当事人。需要说明的,读书既有党史、军科部门研究平津战役的成果,更有大量其它的资料,如像民国史、国民党将领回忆录、社会思潮历史和社会各界的资料。若无这些史料补充,不足以了解事物全貌及复杂的深层规律。

王晓玉:《北平战与和》把颇具复杂性的傅作义将军作为第一主角,专家评述是有风险和成功的艺术探索,标志着“重大题材”创作在历史观和艺术观上的一种进步。请您介绍一下您对此的思考。

李汀:以傅作义为“第一人物”写戏,不仅选取了最佳戏剧角度,更是体现历史真实。北平战与和,矛盾焦点在傅作义身上,斗争漩涡也围绕其周围。如果另选戏剧中心,难以把控历史客观,也不便结构戏剧。倘若创作《平津战役》,剧中主人公一定会放在中共领袖毛泽东这方面,以及解放军的林彪、聂荣臻等。这同样也是由平津战役的历史真实决定的,并非戏剧技能的选择。以傅作义为第一主角,并不意味要夸大他的作用,也更不意味着自然就弱化了中共领袖的作用。傅作义发挥的是傅作义的作用,中共领袖毛泽东发挥的是中共的作用,林彪、罗荣桓发挥的是解放军的作用,还有地下党刘仁、傅冬菊等的作用,如此等等。多种作用互有关联、相互影响,形成错综复杂的情势,牵拉、转换的力量,起伏变化的事态。

历史上作用和贡献最大的人物,并非一定是一部戏剧中出场最多的人物;而戏剧冲突、漩涡中心的主要人物也未见得必须是我方最正面的人物担任。重要的是以唯物史观作指导,实事求是地、艺术化地表现各方的作用,揭示历史精神,体现历史规律。

2

王晓玉: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完美结合,才能出优秀史剧。《北平战与和》观后,大家普遍认为最大感受是很真实客观、也很感人。傅作义的形象立起来了,其他人物也生动鲜活。写作中是如何把握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关系的?

李汀:看历史戏感到“真实”,其真实感就很奇特。未曾亲历何以觉得真实?只能是艺术的作用。艺术形象能否立住,第一位是“可信”。概念化、模式化导致不信,不信就无真实可言。故突破概念化才有艺术形象的真实。

我以为第一条,创作者取客观立场,是避免概念化的有效方法,也是通达“真实”的出发点。客观立场,要求无偏颇地进入不同表现对象的主观世界的体验,与他身心合一,维护他的立场,体现他的认识,为他做最合理的选择,真心替他说话,真切反映他的喜怒哀乐。傅作义想谈和,自有其中道理;谈不拢又想打,也有其中道理。深入其心理世界。把他的愿望、忧惧、愤懑、无奈、焦虑、向往、决断……这些主观活动透露出来,傅作义就“真”了,“活”了。毛泽东对傅的和谈持有怀疑和警觉,全面部署平津战役,打谈结合,以打逼和,自有毛主席对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政治与军事、全局与局部诸种辩证关系的深思熟虑。像伟人领袖一样思考,审时度势,驾驭全局,把毛泽东透彻、缜密的主观意识如实再现,就有了毛泽东的“真实”魅力。同样,塑造蒋介石,先不要恐惧是否把蒋介石写“好”还是写“坏”了 。要站在他所面临的情势、所代表的立场想问题,和他一起绞尽脑汁地寻找挽救国民党政治军事败局的良策,实施权谋,把控危局,进退有道,做到极致。这样,就有了不概念化的蒋介石形象。

《北平战与和》中大小人物的内心活动、表现内心世界台词的90%都是经过艺术虚构或艺术加工的;所有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内容虽有根据,但发展过程的情节细节描写,也无一不经过艺术虚构的创造。

其二、不必回避人性问题,人类社会和历史有具体人性,也有抽象人性。“人性和阶级性的关系是共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或全体与部分的关系。部分并不能代表或取消全体,肯定阶级性并不是否定人性……望人性论而生畏的作家们就必然要放弃对人性的深度理解和重视和忠实描绘,这样怎么能产生名副其实的文艺作品呢?”[3]人性的深度开掘,人性在复杂、特殊环境的表现,自然是艺术虚构大有作为的空间。

父亲是国民党高官,女儿是中共地下党员,但父女亲情甚笃。政治和亲情的关系,成为探试人性深度的戏剧空间。毛泽东星夜里怀念母亲,包围北平后想起古城和青年时代,都是人性的开掘。自尊、名节、道义、成败、荣辱、博弈、反省……皆有人性相通之处,也有个性特征表现。挖掘人类通性的个性特征,不因政治立场分野而取两重标准透视。

其三、分寸感最重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皆应追求最大化艺术呈现效果。

王晓玉:看《北》剧有一种奇特的观感:虽然有很内在、厚重的东西压着,沉甸甸的凝重感十足,而且常有大段的会议台词、相互的谈话,阐发政治、军事、社会思潮、人生思辨的道理,整个叙事也没有刻意快速推进,但全剧始终牵动人心。不少观众发表博文,说把北平这一段历史表现得惊心动魄,意味无尽。您对此如何分析?

李汀:紧紧抓住戏剧的核心冲突,把人物的命运带进来。就有了戏剧张力,有了吸引力。《北》剧的冲突核心,是战与和本身的矛盾。这段历史本身深刻、凝重,聚含着政治、军事、思想、历史的思辨容量。“充满冲突的情境特别适宜于用作剧艺的对象,剧艺本是可以把美的最完满最深刻的发展表现出来的”[4]

编剧时,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忘了戏剧冲突,忘了它,甚至淡漠它,很难形成精彩的剧作结构。我们可以任选《北》剧中一段长的台词分析,它都具有一种倾向“冲突核心”的意图,是一种在情势下不得不说的戏剧需要,是一种表现人物命运、人物性格不吐不快的情节。台词围绕着冲突,故不会觉得说多了。这时台词已成为戏剧冲突的组成部分。甚至会觉得说得不够,还可以更加恣意纵横,淋漓宣泄。相反没有“倾向”冲突,台词即便很少,也是闲言废语。

为何提及围绕戏剧冲突核心,把人物命运带进来? 因为《北》剧戏剧冲突紧扣在主人公傅作义的历史命运上,极其深刻和复杂!戏剧每迈出一小步,都足以掀起人物内心的风暴,命运的波澜。命运即是人性波澜的“心电图”。

我没有把傅作义作为兵临城下的降将来处理,历史并非如此。我更重视从内因的揭示上还原历史真实。实际上1948年11月7日,傅作义就通过女儿向中共发出了和谈密电。此时东北野战军尚未入关,华北没有发生大兵压境的危急情势。

解放军军事胜利的压力,国民党政权丧失人心面临崩溃,地下党和身边亲友的争取,民众的和平意愿等,都非常重要。毫无疑问,没有这些外部的合力,傅不会下决心脱离蒋介石集团。但所有外部原因必须通过自身即内因,才能发生作用。如果没有傅作义自身的转变,和平解决北平问题仍然不能实现。战争仍然不能避免。我不太赞同那种打不过了,傅作义只剩下投降一条路的说法。这种说法的偏颇,在于否认了傅作义在历史上的客观作用。也把这段历史作了简单化、非真实的表述。同样也低估了中共领袖和中共北平地下党为争取北平和平所付出的艰难的努力。

王晓玉:实现北平和平解放,是平津战役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共领袖毛泽东军事、政治斗争与和平努力的全面胜利。《北》剧以傅作义为戏剧重点,相比之下,毛泽东和中共领袖的戏要少了许多。您是如何思考在有限的篇幅中,充分显示毛泽东和中共的重大历史作用的?

李汀:首先是个认识问题,北平和平解放无疑是诸“合力”的结果。在多种力量中,无疑中共方面的作用力最大,是毛泽东运筹帷幄的成功。但是,在具体对待打与谈的问题上,毛主席思考的重心是军事行动,即通过军事上的沉重打击迫使傅作义按我方的条件谈和;在政治争取的途径上比较讲策略,因势利导争取傅作义转化,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毛泽东在平津战役中总的决策和策略,体现了他对战争与和平、政治与军事辩证规律的深刻洞悉,体现了他对解放华北和全中国的战略思考高度。

戏不在多。在关键时刻、关键情节,只要清晰、透彻地表现出毛主席和中共方面上述思考、决策和发挥的作用,就把握住了历史规律和历史精神,作品的思想导向就不会出偏差。

毛泽东的思想深处,不相信反动派不打就会倒,只通过一个意念转变就会立地成佛。无数血的历史证明,“敌人是不会自行消灭的”,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人民的残忍。毛泽东在平津战役间起草的1949年元旦献辞《将革命进行到底》说得极其透彻:要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不动摇地坚持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5]对傅作义提出的和谈,毛泽东做了更为充分的战略准备。在傅发出谋和电报的一周前,还在派兵偷袭西柏坡,傅作义跟随蒋介石“戡乱剿共”多年,在华北和解放军多次血战,大同集宁战役中,解放军伤亡近两万人。现在傅手中依然统领近60万国民党军队,毛泽东凭什么会轻信傅停战言和的意图,是出于思想立场上对道义的幡然醒悟?

当时的大形势是,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节节胜利,国民党政权面临崩溃。国民党上下诸方面“和谈”之风又热了起来。李宗仁、白崇禧在“倡导和谈”。甚至蒋介石在1949年的元旦文告中也放言和谈,称要在保存中华民国宪法、法统和军队等条件下,愿与共产党商谈停战战争,恢复和平的具体方法。毛泽东认为,这种所谓的和谈就是一种政治阴谋,旨在阻止和破坏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在傅作义的军队实力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时,毛泽东怎么可能把华北解放的大计,寄于傅作义的和谈之举呢?更何况傅作义和谈的条件已有披露,要以手中的军队和势力范围,和中共组成联合政府,联合指挥军队。这何以让中共相信傅的和谈,和李宗仁、白崇禧等发起的和谈,与蒋介石元旦文告中的和谈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不是政治、军事上的谋略手段呢?如果谈不拢,手中又有军队,战争会避免吗?

在《北平战与和》几个关键的戏眼处,如第一次收到傅的电报,攻打新保安前后,以中共权威人士发布傅作义为战犯名单,攻打天津之后,都有毛泽东和中共领袖研究战与和问题的重场戏。毛泽东在北平和谈问题上的思考表现得十分充分,采取的对策也十分清晰。可以令人信服地感悟毛主席的深谋远虑和运筹帷幄。

王晓玉:《北平战与和》播出后,观众们反映他们父女关系的戏,表现得具有新意,真实和自然。在创作中您是怎么体现创新意图的?

李汀:傅冬菊和傅作义关系的戏,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我想谈的主要有两点:

(1)傅冬菊和傅作义的父女之情非常深挚。为了创作这部戏,我对81岁的傅冬菊老人进行了十多个小时的采访,她的思维和记忆非常清晰,仍然饱含感情。历史的真实如同戏中表现:冬菊怀着对爸爸的深情,希望父亲不打内战,走人民的道路,才主动回到父亲身边来。她不是一个准备“大义灭亲”的女儿,而是希望爸爸有光明前途的女儿。同样,傅作义虽对女儿地下党身份并不准确知道,但对其政治倾向是了解并宽容的。甚至认同和尽力去接近。对女儿的年轻幼稚和人生的理想主义,傅作义在予以怀疑的同时予以包容。对女儿的危险,傅作义高度警觉并进行保护。

这是基本定位。不仅是历史真实的基本定位,也是我对人性理解的基本定位。所以,对如何表现地下党的任务、冬菊对父亲的挚爱与争取,傅作义对女儿的信任与理解,以及对他们的分歧与碰撞,都斟酌再三,力图寓还原历史真实于艺术深度表现之中;在事物的矛盾冲突中,始终充溢着美好、崇高的人性暖意。于此,政治评判与道德评判是融合、统一的,是复杂和纯粹的自然结合。这种融合与统一,不仅是十分感性化的,也可以经得起理性的分析检验。

(2)冬菊作用的定位要准。在傅作义身边她主要从思想上劝说父亲 ,走停止战争选择和谈的道路,把中共的主张介绍给父亲,为父亲和中共两方面传递信息。她并没有承担收集任何军事、政治情报的具体任务。这一点,在采访中傅冬菊十分强调。同时她为大公报组稿,常常和大学的老师、同学接触,把民众的真实意愿及时向父亲汇报。她也成为傅作义了解民意和社会动态的一条渠道。

开掘使用新材料,重新塑造冬菊的形象,使傅冬菊美好、丰满、鲜活起来。她并不是一个以往表述的地下党专门潜伏卧底的“情报员”形象,而是一位父亲的好女儿,党的好同志,用真情和自己的理想去争取父亲停战,帮助父亲与中共联络,并为父亲了解民意做努力。她是那个时代年轻的共产主义者的美丽形象。

还其历史真实。她不再是一个红色“间谍”。

体现艺术魅力。她不需要成为一个追求娱乐元素吸引“眼球”的符号。

3

王晓玉:电视剧是视听综合艺术。一部剧成功有剧本基础外,导、表演的创作体现十分关键,摄、录、美和音乐创作每个环节都要加分,不能减分,最后方形成高水平的综合效果。作为编剧和本剧的总监制,您对《北》剧所达到的水准满意吗?

李汀:战与和,意味着文戏、武戏皆要成功。一部严肃题材,又没有“大牌”演员担纲,靠剧作和导、表演的实力,得到观众和专家好评,是值得欣慰和总结的。

张前导演把握住了全剧凝重、大气的风格,抓住了核心的戏剧冲突,对历史真实与人物塑造的把控比较准确,叙事节奏、张弛的转换自然、有力。刻画人物内心的戏和战争场面的戏拍得有深度,有感染力。《北》剧凝聚了摄制组全体的心血,体现了严肃的创作态度和艺术才华。

王晓玉:现在回顾《北平战与和》的创作和制作,您觉得有什么不足吗?有没有特别的遗憾?

李汀:剧本中原有几处表现傅作义和冬菊心理的线索,用回忆的办法表现,以深度刻画傅作义和冬菊的内心,拍摄时减去了,损失不小。傅作义给冬菊买了旧钢琴,目的不是为了仅作道具用的。本来设计冬菊要弹几次柴科夫斯基的《A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用以表现理想主义青年壮怀激烈的心境与情绪,成为剧中音乐的重要成分。结果拍摄时却弹奏了《献给爱丽丝》的舒情小调,情绪和节奏感觉都不吻合,只能在后期弱化了。

几场重点戏没有拍好。如毛泽东给参加解放区妇女代表会讲母亲的戏,本应该很动人的,写作时我的眼睛里充溢着泪水。但拍得不理想,既没有毛主席近景、特写表现心声的镜头,也没有听众反应时真情实感的表现,平平淡淡。

蒋介石约傅作义谒拜孙中山衣冠冢,是充满玄机和特别有用意的。现在把这段戏前后拍成了近似于过场戏,失去了味道。蒋纬国和军统准备劫持傅作义去南京的戏,本应精心设计,把前后衔接以及现场的戏都做足,形成精彩的悬念效果。由于缺少精心设计,把几个军统特务排列在欢送现场。一场应该很精彩的戏,现在处理粗疏。有漏洞。

……

说到最大的遗憾,还是字幕问题,审查时,有专家建议删去,我们尊重了专家意见。现在看来还是应当保留的,现摘录如下,也算是为本剧主旨作一说明:

毛泽东主席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终身致力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在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时期建立了丰功伟绩。1976年9月9日,因病于北京逝世。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一直关注着解放台湾、祖国统一的神圣事业,直到生命最后一息。

傅作义将军在实现北平和平以后,又配合人民解放事业,实现了绥远的和平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了水利部部长,为新中国水利事业贡献力量。1974年4月9日因病于北京逝世。傅作义始终不渝地为祖国和台湾的和平统一事业奋斗,深深怀念着台湾的老朋友和同事。在弥留之际还表达了盼他们早日归来的殷殷之情。

蒋介石国民党政权1949年在大陆失败以后,撤退至中国台湾省。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因病于台北市逝世。在离开大陆到台湾至去世的26年间,他始终承认台海两岸是一个中国,并从事所谓光复大陆的事业。蒋介石去世后,其夫人宋美龄和长子蒋经国将灵柩暂存于台湾慈湖,以待安葬于故土……

注释:

[1]班固:《汉书-司马迁传》。

[2]茅盾:《关于历史和历史剧》,见《茅盾评论文集》(下)1978年版,216页。

[3]朱光潜:《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问题》,《文艺研究》1979年第3期。

[4]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260页。

[5]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毛泽东年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1993年版,426页。

李汀: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副主任、一级编剧

王晓玉: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文学编辑

栏目策划、责任编辑:张慧瑜

猜你喜欢

傅作义北平毛泽东
遥想右北平(散文)
傅庆泰教子
北平的零食小贩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傅作义一生最敬重的人
傅作义一生最敬重的人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
2009年高考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预测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