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学生正确地提出问题
2009-11-17赵志稳
赵志稳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中的第一个,是创造性培养的基础,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在物理学习中发现问题,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它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首要一步,也是创新教育的重要一环。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准确地提出问题
有的老师在上课开始,什么话也没说,就展示了一些图片,画面很丰富但无特点,涵盖很广,却没有一个主题贯穿其中。学生看了这热热闹闹的画面后,自然抓不住观察的要点,有的无从问起,有的问题漫无边际,与物理知识毫无联系,与本节课更是不沾边,这个情境的设置就没有“有效”地起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置是否“有效”,决定着学生能否发现情境中的要点和精华而准确地提炼出问题,以时代信息为载体,以鲜活的生活为背景,以实验、影视动画等方式,有选择性地创设一些“有效”的趣味性、层次性、开放性、创造性的问题情境,引导他们对所发现的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再经过思维加工,找出各有关因素之间的联系,把握情境的内涵和中心,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这是科学探究过程的关键环节。例如:“平面镜成像”一节,让学生们做了“平面镜成像”、“水面成像”、“平板光滑金属表面成像”等小实验,让学生观察“万花筒”、“潜望镜”学生总结分析这些现象,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特点——平面镜成像。
(二)有效引导,提高提出问题的价值
初中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应该是逐步发展的,而且每个学生各自的知识背景、家庭环境和特定的社会文化氛围的不同,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所以学生开始所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很幼稚的,或是与本节课无关的,甚至是“不合理”的,这时教师不能着急,首先要予以适度肯定,鼓励他们继续提出问题,进而要适时启发,例如:“浮力的大小”,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木头、铁在水中的运动情况。让学生做试验:熟鸡蛋放入水中的现象,然后向水中逐渐撒食盐并不断搅拌。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采用“问题化”的方式进行陈述——“为什么鸡蛋在盐水中漂浮?在清水中下沉?”到这儿,我们完成了第一步,但这种把所观察到的现象直接问题化的表述只是一种较低层次的方式,它没有把对上述现象的认识转化为一个科学问题,因而缺乏明确的探究方向,给探究过程的第二步——猜想假设的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这时教师的积极引导将起到关键的作用,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现象作进一步的思维加工。再进一步,“这种不同又由什么形成的呢?”学生回答:“液体的密度不同”,进而可以将上述问题演化为“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这一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了。
(三)传授方法,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学生缺乏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和习惯;我们非但要培养学生敢问、会问,更应该培养他们善问。教师要有意识地根据学生的实际,为学生如何提问做好指导,并在平时逐步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
1.善于观察思考。观察是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以“看到什么、发现什么”为支点,进而提出问题,引出探究行为。引导学生把出于好奇的观察,提高到有目的的观察,主要表现为能够同中见异,异中见同,平中见奇,能够从司空见惯,不易察觉的地方看出问题。例如:“分子运动理论”一节,学生们做了课本上“气体的扩散、液体的扩散”的实验,观看了电子显微镜下的分子的运动及固体扩散后的录像,总结出了“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论后,一个同学站起来说:“既然这样,组成物质的分子间一定有空隙”,大家都认可这个结论,这就是观察、思考的力量。紧接着另一个同学又提出:“怎么用实验来证明呢?”大家讨论了起来,但方案互不认同,最后老师打破僵局:用一个较长的玻璃管,往里注入一半水,再缓缓倒满酒精,用塞子塞住开口端,上下颠倒了几次又竖起来。同学们发现玻璃管中的液面降下了一些,大家议论起来,提出了一系列问题。
2.对比想象。比较新事物和旧理论之间的矛盾和类似现象之间的异同,从中发现问题。例如:在“物态变化”一节,教师请学生做如下的吹气实验:第一次请学生将手掌摊开放在离嘴大约15cm的地方,张大嘴,慢慢地对手掌呵气。学生会感到手掌“暖烘烘”;第二次请学生将手掌摊开放在同样的位置,先闭嘴,然后嘴留一条小缝,用力向手掌吹气,学生会感到“冷飕飕”。在这种情境下,学生经过仔细对比,自然会产生并提出这样的问题:同样从自己的嘴中吹出的气,为什么一次是暖烘烘,而另一次是冷飕飕?是不是两次从嘴中吹出的气,温度不相同呢?两次感觉不同,是不是与吹气的速度和吹气量有关?呵气后,手掌心是湿漉漉的,这些水是从哪来的呢?吹气时怎么没有呢?……教学便可围绕解决相应的一些问题来进行。
3.创新思维。看问题,反过来会怎样?例如:在学习“电磁感应现象”时,先展示了奥斯特实验,然后告诉同学们,就是这个偶然发现的意外的现象,使奥斯特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现了电和磁之间联系的人。这一事实告诉我们,在今后的实验和观察时,对一些意外的或微小的或一闪即失的现象也要重视,它需要敏锐的洞察力。下面教师鼓励同学们通过“电能生磁”这一现象,还能联想到什么问题?有一组同学提出:既然电能生磁,通电导线能使它旁边的小磁针偏转,那么磁也许可以生电,我们把一个接有电流表的闭合线圈放在磁体旁,闭合线圈中也许就会有电流通过。这一问题的提出,师生兴奋不已,纷纷要求用实验试一下,但他们却没有观测到磁体旁的闭合线圈中有电流。正在大家灰心丧气的时候,一位细心的同学偶然发现,当把磁体取走的瞬间,与线圈相连的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摆动。这一在其他场合下和以往事件中没有出现过的现象,正体现了“逆向思维”和“观察思考”的能力的形成,进而全班同学共同提出了一个可探究的物理问题:在什么情况下,磁才能生电?
学生学会正确地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创造性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使探究过程以这些问题为核心一步一步走下去,提出问题是关键。就需要教师进一步深入思考和研究。通过对试卷及讲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现代教育理念、创造性心理、学习心理等理论指导下,提出了物理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正确地提出问题,通过一些具体实例,探讨了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如何有效地启发引导,把所观察到的现象先表述为问题化,然后引导学生对现象作进一步的思维加工,进而将所表述问题演化、发展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
(编辑/丹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