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燃烧的“粉冶人生”
2009-11-16黄伯云
人物档案:黄伯云,1945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市南县,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863”高技术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粉末冶金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国家粉末冶金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南大学校长;中国科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改车开放后第一个在美国完成硕士、博士、博士后学习的归国留学人员;先后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多种荣誉称号和奖励。
无悔“海归路”
黄伯云出生在洞庭湖畔一个普通的乡村。每天放学回家,他放下书包就帮着放牛、干活。这使他养成了执著坚毅的性格。这种性格使他做出了一生中一次最重要的抉择:参加了出国人员考试。结果以学校参考人员总分第一的成绩被录取。
初到美国,黄伯云的语言关都还没过,田纳西爱阿华(IOWA)州立大学的McGee教授就给了他一个课题,让他独立完成。教授并没有指望黄伯云能完成,因为这一课题困扰教授本人及他的几名研究生好几年了。倔强的黄伯云偏不服输,当他把结果给教授时,教授震惊之余,开始对这位中国小伙子刮目相看。
三天后,还是McGee教授——这位美国材料界的权威人士郑重其事找黄伯云谈话,希望他能成为自己的研究生,并提供全部奖学金。此后,黄伯云顺利迈上从硕士到博士、再到博士后的学习之路。期间发表了十多篇有重大影响的学术论文,得到了世界同行的高度评价。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黄伯云的成绩越大,回国的念头越强。在当时,美国的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和待遇显然要比国内优越得多。但黄伯云还是毅然选择了回国,在黄伯云心中的天平上,祖国的需要永远是他的第一选择。
“醉心”攻克世界难题
归国不久,黄伯云就被任命为中南工业大学粉末冶金研究所(现为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所长,并破格晋升为教授。不久,黄伯云将研究方向瞄准了“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这一新材料的世界难题。
最初,一系列挫折与失败接踵而至。但是天道酬勤,终于,问题症结找到了:测试时“炭/炭”不过关,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碳原子在作怪。一个“逆定向流——径向热梯度沉积热解炭技术”的发明也应运而生,终于能在大炉子里让碳原子“听话”了。黄伯云和他的课题组顽强拼搏,在理论上发现了原子有序排列的微气氛控制和制动过程摩擦膜形成机理,首创了定向流热梯度式碳原子沉积技术等,走出了一条与国外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其使用强度提高30%,耐磨性提高10%,综合成本降低21%。而且产品重量大大减轻。可别小看它,一架飞机能减轻几百千克,这意味着能多装好几人或几百千克油料!“炭/炭”复合材料不仅是飞机用的先进材料,并且也是航天发动机用的高温材料。
这一重大成就破解了新材料的世界性难题,解决了国内急需,每年也为国家节约了数亿美元外汇。新产品现已漂洋过海,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创立了中国自己的民族品牌。
(责任编校: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