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后危机时代中国道路的特色
2009-11-13张运成
张运成
国际社会关于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讨论越来越热,经常提到的是“中国经验”、“中国模式”。看懂的和看不懂的都混在这个提法里了,其中有认可和赞赏,也有对中国经济增长势头及方式的困惑或怀疑。在中国,由于抗击国际金融危机成功,有人把这上升到“中国精神”,就如同美国历史上西进运动时期形成的“美国精神”。客观而言,“中国道路”提法比较接近中国优先发展经济的现实,并且可以形象地表明迄今中国经济的成功只是进行时,提醒人们中国要走的路还很长。
经济危机的历史表明,后危机时代必有一个再认识和重塑的过程——重塑新市场、新工具、新角色、新规则等,中国应该也必须要积极参与其中。而在这个重塑过程中,中国道路一定会比现在体现出更大、更明显的特色。
中国道路将越来越清晰化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有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经济模式和理念,实际上仍存争议。不过国际上多数学者认同,中国道路可能正孕育着一个新的经济社会模式,但目前还难以对这一模式的所有细节加以确定和区分,或为便于理解而将其看作是“北京独特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主义模式”,或简单地认为就是“政府主导的、过度依赖出口的经济模式”。现在可以确定的是,中国通向新经济的道路将日益清晰。
这条路将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实现中国经济的崭新跨越或是崛起。为此,中国把保持稳定、改善民生放在首位,实行政府干预的市场经济,使中国实现了自己近代史上从未有过的连续30年的经济发展,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使近6.3亿人摆脱贫穷。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拒绝市场原教旨主义,抵制了“休克疗法”和部分的“华盛顿共识”;并成功避免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这条路顺畅与否取决于能否协调好两对关系:一是能够发挥强大领导作用的政府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二是循序渐进的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其中,强势政府对关键政策手段拥有控制权一如中国很快地通过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以及渐进式改革——如中国资本市场尚未完全开放,现在都被国际社会正面解读为应对当前这场危机的重要条件。
按“中国式”的理解,国际金融危机被看作是机会,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会,它或许正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历史性转折点。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现代化的根本方针和长期战略没有改变,中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态势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支撑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根基没有动摇。如果了解这点,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增长在各国继续处于前列并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积极因素的现实,就不会那么难以理解了。
金融危机也为中国经济的调整和创新提供契机。中国认识到依靠巨额财政手段和大规模资金供给的方式来刺激经济,终究会难以持续。当这种建立在依靠借款、推高资产泡沫基础上的经济增长达到极限时,整体经济就将遭到巨大打击。鉴此,中国现在提出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口号,要求各大经济区如珠三角、长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力实施以转型升级为方向的产业调整规划,大幅增加教育、科技、文化投入,着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服务”的飞跃,积极升级“世界工厂”。
中国经济由出口型向内需型的过渡进程已经开始。针对外部需求急剧收缩导致经济减速,中国正着力调整内需、外需结构,加快扩大内需为主和积极外贸政策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效果也初步显现。从内需对GDP的贡献程度来看,日美两国的这一比率达到60%至70%,而一直依赖外需的中国仅为40%左右。换言之,中国经济如果能够顺利转型,那么经济增长的空间仍旧很大。
中国致力于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尝试开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我们已同一系列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总额达65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今年7月,启动了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工作,初步限定在中国内地五个城市的400家“试点企业”与香港、澳门地区以及东盟国家的海外企业之间进行。
这次金融危机把中国推到了前台。中国成功阻断了金融危机,并未直接遭受冲击,但却在很短时间里差不多推出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刺激方案,直接或间接为世界经济增长增添助力,体现中国的大国责任与风险承担。30年来在历经种种困难和考验后,可以说中国已开始从觉醒时代步入进步时代,从“受害者心态”开始转向“正常心态”。
中国经济正期待取得新的成功。中国认识到在全球化的道路上,一方面是各国在经济上越来越相互依存,另一方面是在政治和文化上,大家还有很大区别。中国既要借鉴别国经验,也要另辟道路;在经济上越来越依存别人的同时,反而更加重视自己的历史传承及自己的文化遗产。长远讲,中国越大限度地和世界经济融为一体,中国经济的特色就会越发明显。
中国道路将更具世界性意义
中国经济取得的成绩确立了中国道路在当今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越来越多评论指出,中国经济崛起将在世界改变中国之前而改变世界,这说明了中国道路的世界性影响,它对于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借鉴意义是多重的。
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发展道路,谁也没有这方面的垄断权。中国道路首先是为中国“量身定做”的,是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实用的模式”。虽然许多发展中国家与中国国情有所不同,具有各自的独特性,中国道路也许不完全适用它们,但这条道路的出现毕竟为他们提供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倡导的发展道路,值得他们思考与参考。
中国道路体现出寻求更加公平的国际财富和权力分配的愿望。中国实际上是二战以来惟一一个开始迈进强国门槛的发展中国家,这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巴西、印度具有指标意义与鼓舞作用。
很难提出一个比中国更有说服力的市场开放、改革取得成功的例证。即使是最封闭、最不开放的国家也能从中国的发展中获得经验。中国道路的影响力在于榜样的力量:中国经济增长的记录表明了发展中国家实际上也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
中国道路的成功将深刻影响国际体系转型的轨迹和方式。一方面,西方在经济上的中心地位并未受到来自中国的明显挑战,相反逐步认识到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开始更全面、多视角地看待中国道路。另一方面,中国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塑造国际规范和创制贸易、金融、安全、气候变化等领域国际制度的进程中,已成国际秩序变革中的关键“玩家”之一。
中国道路不会一帆风顺
中国道路是一种不断学习、不断试验、不断打破常规的进程,不断寻找经济增长与政治进步、社会公正的最佳契合点。这条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
保持清醒头脑最重要。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道路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肯定甚至是追捧。有些西方国家呼吁中国在国际社会里“承担更多责任”,夸大地指出世界经济正等待中国挽救。日本学者就此提醒到,中国现在得到美国的“重视”可能如同上世纪80年代美国对待日本一样,当时美国高抬日本,不断要求日本让步和承担责任,间接吹大了日本的经济泡沫,结果日本被“捧杀”了。实际上,中国搞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仍是学习、追随和模仿发达国家多过自身摸索和创新,这种情况在很长时期内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也孕育着威胁其进一步发展与稳定的问题。总体讲,中国还是个相对贫穷的国家,中国道路还有诸多缺陷,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比如,如何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中国已从世界上平均主义色彩最浓厚的国家之一变成了社会分化日益加深的国家之一;如何加快推进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改革,让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民生;如何完善公共财政,为百姓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如何让经济增长壮大的不仅仅是国有经济部门,而是要包括私营部门,如何铲除腐败。等等。其中任何一个问题都不容忽视,否则都会将政府置于十分被动的境地,对国家发展的速度与方向产生消极影响。
中国道路在赢得国际尊敬的同时,也始终伴随着摩擦、怀疑、挑衅甚至对抗。未来,中国道路的初步成功如何能够转化成为中国软实力的一部分,如何对外塑造国家形象和积极营造一个有利的国际外部环境,对中国仍将是一个长期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