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抑扬 跌宕多姿

2009-11-13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波澜周朴园蜜蜂

肖 义

技法讲解

不少同学叙事、刻画人物,虽也能把事情交待得眉目清楚、有条有理,但给人的感觉却总是平淡乏味,究其原因,主要是缺少波澜。我们不妨可以运用“抑扬法”,往往可以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抑”,是压低、否定;“扬”,是抬高、褒扬。其中常见的是“欲扬先抑”,即对人欲表扬而先批评,对事欲说对而先说错,对物欲说好而先说坏,多用于肯定的人物或事物上。如杨朔的散文《荔枝蜜》,开头写因“小时候被蜜蜂蛰了一下”,所以“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大喜欢蜜蜂”,这儿是“抑”;后来吃荔枝蜜“动了情”,前去参观养蜂场,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后,由衷地赞美蜜蜂,并“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这儿是“扬”:这样先抑后扬,形成波澜,如峰峦起伏,曲尽其妙,富有艺术魅力。

还有一种是“欲抑先扬”。即欲贬先褒,先把读者的判断引向相反的方向,到一定的时候才揭示真相,使读者猛然醒悟,多用于否定的人或事。如曹禺先生的戏剧《雷雨》写周朴园,先极力写他对梅小姐的深情厚意,俨然是一位有情有义的好丈夫,这儿是“扬”;但是,后来当他发现面前的鲁侍萍就是当年的梅小姐时,便撕下他那温情脉脉的面纱,现出凶恶的本相把侍萍赶走,这儿是“抑”。一扬一抑。对比鲜明,把周朴园冷酷伪善的本质揭露得淋漓尽致。

我们在具体运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前后关联,合情合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粗到细、由模糊到具体的过程。所以,我们在谈论对某一个人物或某一种现象的看法时,无论是从“抑”到“扬”,还是从“扬”到“抑”。都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要做到合情合理。比如,我们以“仙人掌”为写作对象,初看其外表丑陋,而且浑身是刺,让人难以亲近.难免会产生厌恶之感;但一旦看到它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之下竟开放出耀眼的金色花时,一定会为其顽强的生命力所震撼,从而对美的评判有一个新的标准。这种由“抑”到“扬”的情感转变,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的。

二、铺垫蓄势,形成反差。瀑布之所以壮美,就因为其产生巨大的落差;同样,我们在运用“抑扬法”时,也只有在“抑”和“扬”之间形成一定的反差,才能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以“欲扬先抑”为例,“抑”只是手段,而“扬”才是最终目的,前面的“抑”主要是为后面的“扬”蓄势。所以,如果前面“抑”得越低、越充足,后面就会“扬”得越高、越饱满,事物的价值,会在一抑一扬、一起一落之间表现得更充分,更彻底。

三、转折巧妙,过渡自然。如何使“抑”、“扬”之间的转换真切而自然呢?这就涉及到一个转折点的问题。引发“抑”“扬”之间情感转变的可以是一句话、一件事或一种现象,如学生佳作《父亲的朐声》,作者落笔先写自己的父亲是个体力劳动者,每天回家身上都是脏兮兮的,而且睡觉时会发出刺耳的“囊句声”,自己很是看不起他;可暑假的一次送考,他怕打朐影响“我”第二天的考试。竟然睡到宾馆的走廊上。这让“我”一下子感到了父亲形象的高大。“送考”事件就是由“抑”到“扬”之间的一个转折点,它是写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只有把它写细、写实,才能使情感的转变合乎情理,才能引起读者思想的共鸣。

猜你喜欢

波澜周朴园蜜蜂
波澜
从人性的一面看周朴园
蜜蜂
《雷雨》(节选)
蜜蜂
蜜蜂
一石千层浪 思维起波澜
蜜蜂谷
试析周朴园认出侍萍前的心理过程
鲁侍萍的未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