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大学“世界民意”调查显示
2009-11-13
美国马里兰大学“世界民意”研究项目11日发布一项最新民调,内容是请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民众对中美在国际作用、气候政策、人权等方面的表现发表意见。结果显示,受访者认为中国的全球作用“相当积极”的比例高于美国。
该调查由马里兰大学政策态度研究所发起,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机构共同参加,2万多民众接受了调查。结果显示,对中国的全球作用持“相当积极”评价的比例为44%,持“相当消极”评价的比例是34%;对美国的全球作用持“相当积极”的比例为40%,持“相当消极”的比例也为40%。
调查发现,亚非国家对中国的全球作用持“相当积极”评价的比例很高,如肯尼亚为76%,巴基斯坦为89%。美国在欧洲和亚洲则毁誉参半,尤其是在伊斯兰国家中的负面民意比例很高。如土耳其和埃及对美国评价“相当消极”的比例分别为72%和67%。
在气候政策方面,全球民众对中美的期望度均很高。伊斯兰国家和亚洲国家基本对中国气候变化政策持“支持”态度。欧洲、伊斯兰国家和亚洲国家对美国的负面评价较多。此外,53%的民众认为中国“总体上愿意和其他国家合作”,持反对意见的为35%。而77%的民众认为美国“利用军力威慑他国”,大大高于持否定态度的14%。
这次的调查报告特意关注了中国港澳台地区的看法。报告指出,中国香港和澳门绝大多数民众认可中国在国际上的积极作用,超过2/3的人不赞同“中国利用军力威慑他国”的观点。报告说,虽然台海关系依然存在紧张因素,但台湾民众对大陆的看法并不像某些人预想的那样负面。超过一半的台湾民众都认为大陆在国际上扮演了“相当积极”的角色,并认为大陆在国际舞台上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保持了合作。
“世界民意”研究项目组主任斯蒂芬·库尔说,民调发现的一个重要倾向是,一些欧洲国家靠美国更近,而伊斯兰国家则亲近中国、反感美国。他说,对美国呈负面看法的国家和地区的民意具有相当的持久性,这可能与小布什留下的负面资产有关。▲
本报驻美国特派记者 管克江
中国全球作用比美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