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
2009-11-13任英卫
任英卫
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它有助于情感传递,产生情感共鸣。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朗读习惯,读出声音来,读出感情来,读出韵味来。只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朗读必定会成为语文课堂的一道靓丽风景。
一、养成正确的朗读习惯
有人说:字典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每个学生都必须准备一本字典。在上新课之前,先让学生自己动手预习,看准字形,查找字音,先“读”为快。宋代的朱熹对朗读曾提出过严格的要求: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牵强暗记,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因此,学生必须把字音读准,朗读过程中不添字、不减字、不颠倒重复字词,严格要求他们反复诵读,达到文畅气顺的地步,养成预习的习惯。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顺应了部分学生好动、多动的生理习惯。在学习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查字典比赛和朗读比赛的活动等等。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朗读能力。
二、学会有感情朗读
清代刘大魁在《论文偶记》里指出:“学者求神气,而得之音节,求音节而得之字句。”又说:“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儿诵之,神气出矣。”此处之“神气”,我们可以理解为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读准了字句,掌握了音节,熟练朗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透彻地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神气”,与文中高尚的道德情操产生共鸣,并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意志,即由文字、文章上升到文学,上升到对文化的品味、鉴赏的层次,叶巴心放到文章中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要读出感情,必须先把握文章的意境。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对文本意境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是阅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叶圣陶先生在《中国国文学习法》中讲到:“阅读以了解所读的文篇书籍为起码标准。所谓了解,就是明白作者的意思情感,不误会,不缺漏,作者表达些什么,就完全领会他什么。”
“情境只有在为教学服务时才能叫好情境,否则,一切花哨的形式都是多余的。”既然明确了教学目的是表达文本意境。那么一切的取舍都要以此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
1.为文本意境的流畅表达做好准备
先说件张志公先生经历的事情:一个学生刚刚读完了杨朔的散文《茶花赋》。张老问她“都懂了吗?”她说:“懂了。”又问“这篇文章写的什么?”她回答:“通过对昆明美丽景物的描写,表达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张老要她把文章中“擅长丹青”的“擅长”写一下。却发现,她不会写“擅”字,也不会讲“擅长”的意思,更不会用。并且由于她不懂这词的确切含义。这句以下的那段文章的意思,她也没有体会出来。
这件事说明,阅读前的准备是多么重要!解答疑难字词,体查文本的背景,就连学生的心情也需要调动,务必激起他们阅读的兴趣。
2.根据文本意境创设审美情境
不管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应以再现文本意境为目标。在实际操作中,要增强效率意识,不要东拉西扯,明确自己的参与者身份,只做少量适当的引导:要杜绝那些破坏气氛的事情发生,比如某学生违反了课堂纪律,用眼神制止即可,切莫小题大做,严加训斥,注意维护情境演绎的一致性和连续性。要不就如同在精彩影片的播出当中加广告一样,令人反感,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3,文本意境的延续、升华
在学生感知全文以后,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便可以自然的引入问题情境,与学生对话,并对文章的内容,作者的写作手法以及语言文字的运用等方面进行深入学习。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新课标如此论述,颇具深意。“汝非鱼,安知鱼之乐?”文本意境让学生感受到的是什么?恐怕不是一张试卷所能测评的,也恐怕不是所谓的语文素养所能包容的。这可能就是“在阅读过中实现自我建构”吧!
小学生的生活面窄,所以不可能一下子唤起那么多的包含文字中的生活场景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时老师就要带领学生们去读。一篇文章,在熟读以后。我要求学生掩卷深思,仔细揣摩文章的思想感情,并相互探究由此而获得的真切的感受。我们知道,任何一篇文章。它的语言文字背后总包含着丰富的意象。而这种意象又联系着文章的神气一含蓄的感情,唯有读者用心去读,才能深切感受到。在朗读过程中,学生要能把这些文字转化为自己想象中的画面,读“山”便会有山之巍峨雄壮,读“海”便会有海之博大深邃才行。如《丰碑》一文虽然悲壮感人,但距离学生实际较远,人物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只是程序化的故事英雄。因此,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自由朗读,才能够缩短时空距离,将语言文字还原成语言形象,从而激起学生体验、对话的欲望。文中的军需处长高大而鲜明的形象是通过121个文字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全文没有华丽的词藻,更没有激情的赞叹,只是通过将军的情感变化,侧面介绍了“他就是军需处长”。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真情实感地朗读,使人物的姿态、衣着渐渐地鲜活起来,使语言与形象水乳交融,相得益彰。通过反复朗读,在对将军的情感变化知晓后,学生对军需处长为了他人、为了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献身精神有了自己的印象:他“镇定”,面对死亡毫无惧色;他“安详”,对工作竭尽全力;他“不朽”,是“一座晶莹的丰碑”!老战士被冻僵了,定格了,沉淀了。学生通过动情地朗读。激情的背诵、表现出来的人物也就显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用心、用情去读,这种情境会让学生永难忘记,文中人物也会让学生长久记忆。
三、形成有特点的个性朗读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如果只用一种形式、一个腔调,时间长了,学生也会感到乏味。为了让学生对朗读永远有兴趣,在平时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内容,做到“堂堂有新招,篇篇有花样”。童话可采用轮读课文的方式讲故事;散文可采用配乐朗读的方式设情境;对话多的文章可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练口才;介绍事物的文章,采用默读抢答的方式理解课文。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交融的氛围,让学生朗读时全心投入。真正感悟到语言美、意境美,同时通过领读、范读、赛读、演读、自由读等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
汉语言的特点和规律决定了它是最适合朗读和吟诵的。靠读靠吟取得的效果,有的靠讲靠分析是永远得不到的。读来的东西感受最深,掌握最牢。在语文教学中,对于每一篇文质兼美且能让学生产生强烈情感共鸣的文章,都应指导学生反复地读,充分地读,在读中不断加强自身内心的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从而达到“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目的。
(作者单位:河北省隆尧县千户营校区毛尔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