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肥减出耳鸣来

2009-11-11张守杰

家庭用药 2009年11期
关键词:咽鼓管鼻咽扇动

张守杰

日前,门诊来了一位患者,表情痛苦,一坐下来就诉说近一个月来为耳鸣所苦。这种耳鸣与呼吸的节律一致,如同吹风声,昼夜不停,而且这种吹风样耳鸣在她运动、劳累、说话、呵欠、吞咽及张口等情况下加重。患者形容说:“我日夜处在风雨声之中”。她还经常感到自己讲话声音特别大,别人讲话又听不清,耳朵里像有回声。

这位患者形体消瘦,面色苍白,唇口无血色,显得营养不良,这引起了我的注意。询问病史时,我特意问她为何如此消瘦。她回答说:“我已三个月不吃饭了。”这让我大吃一惊。原来,为了身材苗条,她在减肥,体重在短时间内暴减十几斤。

瘦身瘦到耳朵里

我这时已经对她的疾病心中有数了。她得的这个使人异常烦恼的“耳内风鸣病”,医学上称之为咽鼓管异常开放症。人的耳鼓膜与鼻咽部有管道相通,咽鼓管的主要功能为保持鼓膜内外侧的气压平衡,正常的人咽鼓管平时呈闭合状态,仅在吞咽、呵欠、喷嚏、咳嗽时出现短暂开放。如果咽鼓管不该开放时乱开放,就称之为异常开放,咽鼓管开关功能一乱套,就可使耳内鼓室压力随呼吸气流而升降,鼓膜内外扇动,出现拍击声和吹风样声,使患者心情烦躁。

此病的病因,大体上有以下几种:(1)咽鼓管及周围的黏膜弹性组织及脂肪组织萎缩减少;(2)各种疾病引起鼻部肌肉萎缩;(3)鼻咽部手术或放疗后引起组织萎缩;(4)药物引起内分泌紊乱;(5)精神紧张导致咽鼓管开放肌张力异常增高。临床上最多见的是第一种,由于过度劳累、胃肠疾病等引起的消瘦,使咽鼓管周围脂肪减少,产生本病。尤其是年轻女性,过度盲目减肥,肚子里的肉虽然减了,咽鼓管周围的脂肪也少了,结果引起了咽鼓管异常开放,落得个“风声雨声拍击声,声声入耳”。

治宜调脾胃,补气血

目前西医用的硬化剂注射法、点凝固法、手术治疗都暂可不用。中医认为,这种耳鸣,是由于中气下陷、清阳不升之故,中医有“清阳不升则九窍不利”之说。饮食不调,脾胃虚弱,长期节食,人体气血之源不足,就会导致气虚气陷。

我建议该患者的减肥计划缓行,并给出了一个黄芪、党参、葛根为主的益气聪明汤加六味地黄丸的处方,患者也依医嘱逐步恢复正常饮食。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吹风样耳鸣终于消失了。

小知识

“低头实验”,轻松诊断

为“耳内风鸣”的患者作耳镜检查时,可见鼓膜随呼吸节律而扇动,吸气时内凹,呼气时向外膨出,而鼓膜外观形态一般是正常的。如果进一步作听诊管检查,将听诊管插入患者外耳道,可听到患者的呼吸声和说话声。在门诊,可以作一个简易的“低头试验”,患者将头低于两膝之间数分钟,如果症状减轻,就能进一步明确诊断为咽鼓管异常开放症了。

猜你喜欢

咽鼓管鼻咽扇动
夏日说“扇”
鼻咽癌的鉴别诊断:反复鼻出血VS鼻咽癌
保持“耳朵呼吸顺畅”
蝴蝶
治中耳炎要训练咽鼓管功能
鼻子塞了,缘何耳朵受累
蜻蜓
听不清,嚼软糖
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的CT初步诊断
初治鼻咽癌患者调强适形放疗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