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大兴诵读之风
2009-11-11张庆
张 庆
各位老师,各位朋友:
你们好!时隔九个月又跟大家见面了,心里十分高兴。
昨天一整天,聆听了各位选手精彩的诵读,很兴奋。我感到整体水平比上一届有了明显的提高。又听了曹灿、雅坤等专家的点评,感到获益匪浅。各位专家是从诵读的技巧谈的,今天我想从阅读教学的角度谈谈诵读。
新中国成立后的几个《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都没有诵读的提法,诵读是《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来的。什么是诵读?诵读是不是等同于朗读?我们说,诵读是朗读,但又跟朗读有所不同。首先,诵读强调的是一个“熟”字。不是读一遍两遍、三遍五遍,而是说要反复地读,读到滚瓜烂熟,所谓“熟读成诵”。其次,诵读更强调读时情感的投入,也就是要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情境,不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昨天雅坤老师诵读的《声声慢》非常感人,好像我们也看到了晚年的李清照那种孤独、凄凉、忧愁的生活场景,就是因为她在诵读的时候,感情非常投入,雅坤老师的心灵已经跟当年李清照的心灵融汇在一起了。诵读要求学生在念课文的同时,头脑里要有相应的形象思维活动。比如你读到“两个黄鹂鸣翠柳”,头脑里就要出现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枝头跳来跳去,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这样的画面,这就叫做“声像同步”。第三,诵读时语调要抑扬顿挫,要以语调为画笔,来描绘作者用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景。诵读尤其适合于学习美文,如诗歌、写景散文或抒情散文。美文总是有内在的韵律的,不去诵读,文章的音韵美就难以体现得出来。
什么是阅读教学?通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我觉得应该这样来认识:阅读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如果这个看法能成立,阅读课堂就应当以学生自主的读书活动为主。现在的阅读课堂,虽然有了很大改进,但还是存在着一个老问题,就是讲的还比较多,多媒体的使用还比较多,学生跟文本之间似乎还有那么一层隔膜,没有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没有做到以学生的自主读书为主。至于诵读的运用就更显得不够到位,不够得法。
我以为,我们的阅读教学,应当体现八个字:前四个字是“扣读导悟”,就是说要紧紧地扣着读书来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后四个字是“读中见悟”,学生对课文感悟了没有,你一听他诵读,就知道了。20世纪50年代我教书的时候,教过这么一首民歌:“口唱山歌手插秧,汗珠滴尽谷满仓。牛出力来牛吃草,东家吃米我吃糠。”不少孩子读得像唱歌谣,虽有节奏,但没有情感,说明他们对这首民歌所表达的情感并没有体会。有的孩子读的时候,情感投入了,好像他就是那个正在插秧的农民,这从他读的声调里就能反映出来。比如他把那个“我”字读得很强调,就把劳动者内心的不平表达出来了,说明他对这首民歌的情感领悟了。
为什么要“扣读导悟”?道理很简单。一是要让学生从文本中获取信息,受到课文的感染,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读书,所谓“披文以入情”。二是阅读教学还要积淀学生的语感经验。你不让学生去诵读,哪里会形成学生的语感呢?三是通过阅读还要积累语言材料。学生学习语文,实际上是范文语言的内化,积累语言材料的最好办法就是熟读乃至背诵课文。
打铁还得自身硬。老师本人的诵读基本功就不过关,怎么去指导孩子、影响孩子呢?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诵读美文的大赛活动,进一步推动我们老师大练诵读基本功,让每个老师都能读得有声有色。自己有了底气,就能很好地指导孩子。我们提倡,要在阅读教学中大兴诵读之风,将诵读这种领悟课文的方法运用得更好,运用得更到位。要让儿童清脆而有韵味的诵读之声,在课堂上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200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