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情境——实现生活数学与课本数学的有机融合

2009-11-11吴红梅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09年10期
关键词:案例创设交流

吴红梅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对“情境创设”的认识正在经历着不断加深理解的过程,从开始的盲目追求到现在的理性认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是否还有些认识需要澄清?以下的两个案例,引发了笔者的一些思考。

案例一:按比例分配

1.谈话引入。

师:体育老师想请你们帮帮他的忙,给三年级的学生分篮球,老师有10个球,要分给男、女两组同学进行练习,你们看怎么分?

2.学生交流。

生1:我觉得应该平均分,男、女同学各分5个。

师:是个办法,男女平等。

生2:这样不合理。我们15个人,怎么和她们10个人分的一样多呢?老师太偏向了。

师:那你们觉得怎样分才算公平呢?

学生们又陷入了沉思,经过讨论,有学生提出建议:按男、女学生人数的多少来分,多得多分点,少的少分点。这时,有学生争议起来:那到底多分多少呢?

师(及时抓住时机):对,多的要多分,少的要少分。那么,有没有一定的依据呢?

又经过一番思考后,学生自己总结出“应按人数的比来分配,就比较合理了”。

解读:这样的情境真实、有生活气息,充满问题,具有挑战性,因此课堂充满生机。从体育课分球这样一个熟知的生活情境入手,由人数的不同不能平均分这一认识冲突,打破了原有的认识结构,进而想到按人数的比来分配。学生在情境之中有了探索和创造的欲望,产生问题,进而又通过讨论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或应用”这一重要的数学学习过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按比例分配。学生探究和创造的欲望从何而来?案例中的情境无疑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问题场”。

案例二:认识负数

1.游戏引入。

(1)“剪刀、石头、布”:同桌两人玩,记住自己输赢的次数。

师:赢三次可以用3(板书)表示,但输了三次还能用3表示吗?你能用一种新数表示输了两次吗?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再在小组里交流。

(2)展示学生作品。

师:哪种数写起来最简便,而且一眼能看出输了3次呢?

生:减3。

师:赢3次,用3表示;输三次,-3,读作负三(板书)。

2.师:生活中,你还遇到过这样相反意义的量吗?(生交流)我们写了这么多相反意义的量,比较一下,和过去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来学习生活中的负数(揭题)。

解读:上述情境不仅很好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而且把握住数学习的核心。这个情境既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现自己表示方法的机会,又通过巧妙的设计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新的表示方法的特点,由此实现从自己的表示向数学表示的飞跃。

反思:

1.一个好的情境应是一个充满问题的“场”。

94—98年度的世界数学联盟主席D.Mumford在1998年论述现代数学的趋势时说,“创建好的模型正如证明深刻的定理一样有意义。我想,承认这一点,数学将会从中受益。”创造好的模型往往需要有一个好的情境。作为数学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该考虑两点:一个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关,适合做数学课程与学生经验之间的接口;另一个是能成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平台。要从情境中能找到问题,而这个问题应是名符其实的问题,能调动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能引发学生的认识冲突,富有挑战性。教学中,教师应以问题驱动教学,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或应用”这一重要的数学学习过程。

2.情境的内涵应是数学的。

我们认为数学情境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要生动、有趣,要让学生喜欢。但趣味和兴趣不是情境创设的目的,情境更应突出数学学科的特色,这样便于学生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思想和方法。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充分挖掘情境的数学价值,在把握其数学本质上下工夫,避免情境创设的简单化和形式化。情境创设要立足数学本身,让学生对数学内部感兴趣,在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使他们产生自信,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持学生学习数学的持久动力。

猜你喜欢

案例创设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