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探讨胸骨旁裂孔疝的CT诊断价值
2009-11-11崔光连洪英玉
崔光连 洪英玉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胸骨旁裂孔疝的CT表现特征,初步探讨CT检查对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研究22例经手术证实的胸骨旁裂孔疝的胸部CT表现。结果 22例CT诊断胸骨旁裂孔疝中嵌入物分别为肠系膜及大网膜2例,肠管18例,肝实质2例。22例病灶均位于右侧胸骨后心膈角区。结论 胸骨旁裂孔疝的CT表现形式多样,具有一定特异性,CT检查有助于该疾病的明确诊断。
[关键词] 膈疝; 胸骨旁裂孔疝; 胸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 R65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27-190-02
胸骨旁裂孔疝又称胸骨后膈疝,是一种不常见的先天性膈疝,文献统计,约占膈疝的1.9%~3%,文献多为个案报道。CT普及前,胸骨旁裂孔疝的传统诊断方法为摄取胸部X线平片,消化道钡餐透视,以此作为主要诊断依据,但是准确性有限。文献报道[1],CT在胸骨旁裂孔疝诊断上有明显优势。笔者根据我院经手术证实的胸骨旁裂孔疝患者,初步探讨了CT检查在胸骨旁裂孔疝的诊断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我院2002~2007年经手术证实的胸骨旁裂孔疝患者22例,年龄10~29岁2例,30~59岁6例,60岁以上14例;平均年龄63岁,均为女性。胸骨旁裂孔疝因裂孔较小,常在成年后才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隐痛、饱胀不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间歇性便秘和腹胀,少数还有咳嗽、气急[2],上述症状易被忽视而误诊为消化道疾病,偶尔X线检查时,可发现胸骨后存在胃泡和肠曲阴影而被确诊。如疝入小肠或结肠发生嵌顿,则可产生急性肠梗阻或肠绞窄的临床症状。
1.2 方法
22例患者采用GE Lightspeed 4排螺旋CT全身扫描仪,常规螺旋扫描,患者取仰卧位头先进,层厚8cm,间距8cm,螺距3,120kV,120mAs;观察肺窗和纵隔窗,扫描范围为肺尖部至肝低部连续扫描。
2 结果
在22例胸骨旁裂孔疝病例中,肠系膜、大网膜疝2例,肠管疝18例,肝实质疝2例。22例病灶均位于右侧胸骨后心膈角区。本病因嵌入脏器不同其CT表现各异,实质脏器嵌入时,表现为胸骨后密实圆形阴影。空腔脏器嵌入则表现多样。无气体存在时表现为密实影,有气体时为膈上含气胃肠道,在气液共存时显示气—液平面,如行钡餐检查可显示充钡脏器位于膈上,并见膈下脏器牵拉移位。
3 讨论
膈肌疾病中膈疝最为常见。膈疝的形成除先天性膈肌融合部缺损和薄弱点外,还与下列因素有关:胸腹腔内的压力差异和腹内脏器的活动度;各种引起腹内压力增高的因素如弯腰、排便困难和怀孕等均可促使腹内脏器经膈肌缺损和薄弱部进入胸内[3]。胸骨旁裂孔疝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膈疝,可发生于成人和儿童。胸骨旁裂孔疝是1760年由Morgagni首先在尸检中发现,故称Morgagni孔疝,是先天性膈疝中最罕见的一种,最易误诊为肺部及胸膜病变,约占1.9%~3.0%。在膈的起始处,胸骨部和肋骨部之间往往留有三角型小空腔,没有肌束,仅有一些疏松结缔组织和膈肌筋膜,成为膈的薄弱区。左侧由于有心肌的存在,心包与膈肌的附着主要在膈的左前方,对该处膈肌起到加固作用,因此病变大多见于右侧[1]。本病需与心包囊肿、心包脂肪垫相鉴别。心包囊肿与心脏紧密相连,心缘轮廓征阳性,且显示基底部位于膈肌,膈肌轮廓征阳性,肠道造影时阴影内有对比剂进入,可与心包囊肿相鉴别。典型的CT表现右心膈角区局部隆突阴影,其内有气体,上缘较为鼓凸,特别是密度均匀的病例,要与心包脂肪垫、局部横隔膨出或局限性胸膜炎等鉴别。CT检查对嵌入胸腔的网膜及含气肠管,实质脏器检查优于X线片,肠管疝入胸腔时CT检查可见到壁较厚呈圆形或多角形含气(图1)或气液面的肠袢影[4],且延续至腹腔内,大网膜或肝脏疝入胸腔时CT检查发现右下胸半圆形、边缘清楚、密度增高阴影CT值为大网膜或肝脏组织;肾脏疝入胸腔时CT检查发现右下胸半圆形、边缘清楚、密度增高阴影CT值为肾脏组织[5],对于钡剂无法充盈膈上肠管CT检查意义更大,如果再通过冠状位重组可更好地显示疝囊及膈肌的破裂孔(图2-4)。
总之,CT检查能准确诊断胸骨旁裂孔疝,清楚显示病变的位置及范围,根据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可以确诊该疾病的诊断。对临床制定手术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彭峰河,高明杰. 胸骨旁裂孔疝1例[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07,7:741.
[2] 梁如泉,吕卫工. 胸骨旁裂孔疝1例[J]. 实用放射学杂志,1997,8:507- 508.
[3] 王丽,蔡月娥,何国钧. 胸骨旁裂孔疝2例报告[J]. 临床肺科杂志,1998,5:40.
[4] 许德辉. 胸骨旁裂孔疝1例报道[J].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7,3:50.
[5] 陈炽贤. 实用放射学[M].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62.
(收稿日期:2009-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