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服百忧解加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中风后抑郁效果观察

2009-11-11吴晓玲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27期
关键词:针刺

吴晓玲

[摘要] 目的 探讨治疗中风抑郁更为有效的方法。方法 将研究对象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百忧解20~40mg,每日晨服1次,晚睡前口服三唑仑片0.5mg,日1次,服药20d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针刺八脉交会穴,1次/d,20次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整体疗效比较(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 口服百忧解加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中风后遗症,二者之间起到了很好的协同作用,疗效较好。

[关键词] 中风后抑郁; 百忧解; 八脉交会穴; 针刺

[中图分类号] R27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27-87-02

笔者自2008年1~12月采用口服百忧解配合针刺疗法治疗中风后抑郁(PSD)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治疗对象74例,均来自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或门诊患者。全部病人经临床、头颅CT或MRI定性、定位确诊,证实为脑梗死或脑出血;中风后6个月内出现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语言动作减少、焦虑睡眠障碍、不配合治疗等抑郁症状持续1周以上。无失语,无意识障碍,中风前无脑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和抑郁病史,无严重心、肺、肝、肾病变,没有使用抗抑郁药物。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6±9.63)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3个月,平均病程(6±3.4)周;脑出血13例,脑梗死38例,脑梗死合并出血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观察组38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抑郁量表评定总分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脑卒中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1],并经CT或MRI证实;②抑郁发作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中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2];③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3]评定抑郁症的严重程度:总分<8分,无抑郁;>8分为轻度抑郁;>17分为中度抑郁;>24分为重度抑郁。④排除有意识障碍、失语失认或合并有其他重要脏器(心、肝、肾等)功能衰竭以及既往有精神病史、焦虑抑郁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百忧解(氟西汀)20~40mg,每日晨服1次,晚睡前口服三唑仑片0.5mg,日1次,服药20d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针刺八脉交会穴,1次/d,20次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针刺穴位:取人中、印堂、百会、四神聪、列缺(双)、后溪(双)、申脉(双)、照海(双)、太冲(双)。患者取仰卧位,严格消毒皮肤及华佗牌毫针(0.25mm×40mm),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用雀啄泻法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印堂针尖向下平刺0.3~0.5寸,用捻转泻法1~2min;百会针尖向前平刺0.5~0.8寸,用平补平泻手法l~2min;四神聪向百会方向斜刺0.5~0.8寸;用捻转补法1min;后溪向掌心直刺1寸,列缺、申脉、照海均平刺,均用捻转补法1min;太冲直刺0.5~1寸,用捻转泻法1min。每次留针30min,期间行针1次;每日针刺1次,共治疗20次。

1.4 疗效标准[4,5]

治愈:抑郁症的主证(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语言动作减少)症状消失,积极配合治疗。显效:基本症状消失,能配合治疗。有效:基本症状改善,不能主动配合治疗。无效:抑郁症无改善。按HAMD总分的减分率评估疗效:减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减分率≥75%为痊愈,50%~75%为显效,25%~50%为有效,<25%为无效。

1.5 统计学处理

观察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临床整体疗效比较(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表2)

2.3 两组毒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现毒副反应的例数少于对照组,治疗组出现恶心呕吐者仅3例,对照组8例;出现头痛失眠、性功能障碍、肝功能异常、皮疹者治疗组为0例,对照组分别为5、3、2、1例,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近年来,中风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由此产生的精神障碍及心理问题亦日益增多,尤其是PSD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外研究表明,中风后抑郁的占脑卒中的30%~60%,是一种常见且持续时间较长的病理状态,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恢复。PSD的发病与脑卒中所致的大脑损害有着直接的关系。Voge证实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大脑损害后的神经生物学改变有关。更进一步的研究认为,抑郁的发病可能与大脑损害引起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NF)之间的平衡失调有关,因为去甲肾上腺素能、5-羟色胺能神经元受体位于脑干,其轴突通过丘脑及基底神经节、环绕胼胝体和放射冠,然后由前向后到达额叶、颞叶皮质和边缘系统等精神活动为主的皮质结构,因此,病灶累及以上部位时,可影响区域内的去甲肾上腺素能、5-羟色胺能的神经通路,使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含量下降,导致抑郁的发生。百忧解是一种选择性的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由美国礼来公司研制,于20世纪90年代初上市,具有良好的抗抑郁效应,目前被当作一线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百忧解主要药理作用在于选择性地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突触前释放的5-羟色胺的再摄取,使突触间隙5-HT含量升高而产生抗抑郁作用。

传统医学认为“脑为元神之府”,是人体思维活动的场所,在脑的支配下,五脏六腑、气血阴阳功能协调,人们才能进行正常的情志活动。本研究主要选取督脉穴及八脉交会穴。重在调理脑神,平衡阴阳,使五脏六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督脉循行“起于下极之输,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络于脑”,说明督脉直接与脑联系,且督脉为阳脉之海,各阳经与足太阴、足厥阴、冲任二脉及心肾等脏在经络上有广泛的络属,因此调理督脉对调节脑神的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人中为手足阳明经与督脉交会穴,具有醒神调神之功,并能解除情感淡漠和某些精神症状[6,7];百会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交会穴,位于巅顶,主“心烦闷,神恍惚……”,能清利头目,宁神醒脑,正如《神应经》云:“善悲哭忧不休,针百会、人中。”印堂为经外奇穴,但位于督脉循行线上,具有调理脑神的作用,且人中、印堂为醒脑的常用穴。四神聪是健脑益智的经验效穴。后溪和申脉、列缺和照海为八脉交会穴之配,后溪通于督脉,列缺通于任脉,督脉总督六阳经,调节全身阳经经气,为“阳脉之海”,任脉总任六阴经,调节全身阴经经气,为“阴脉之海”,针此四穴即以任督二脉为主,协调周身之阴阳,使五脏六腑阴阳平衡,气血旺盛,循经上荣于脑,促进脑部经络气血运行,发挥“元神之府”功能,以达到“神自宁,郁自解”。太冲为肝经原穴,足厥阴肝经“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用之可疏肝理气。

总之,本次研究证实,口服百忧解加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中风后遗症,二者之间起到了很好的协同作用,可谓珠联璧合,发挥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疗效显著,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16):381.

[2]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 第3版.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45-146.

[3]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 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20.

[4] 潘永清. 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中风后抑郁56例[J]. 陕西中医,2007, 28(2):73-74.

[5] 阎奇,谢会娟,丁玉先.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抑郁38例疗效观察[J]. 四川中医,2007,25(12):53-54.

[6] 杜元灏. 醒脑开窍针刺法中水沟穴作用探讨[J]. 中国针灸,2001,21(9):534-535.

[7] 陈忠言. 针药合用治疗精神分裂症[J]. 针灸临床杂志,2001,17(2):29.

(收稿日期:2009-04-15)

猜你喜欢

针刺
调神宁心针刺法治疗静脉滴注后呃逆验案
针刺疗法治疗失眠1则
独取“内关”针刺临床验案
以“四天穴”为主针刺治疗颈源性耳鸣验案
谈针刺“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治疗眶上神经痛首选针刺
针刺治疗踝部扭伤136例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治疗糖尿病前期32例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