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露梅造林技术
2009-11-11李国平刘红财
李国平 刘红财
摘要总结了金露梅造林技术,包括播种育苗、造林、抚育管理等内容,以期为金露梅的造林提供参考。
关键词金露梅;播种育苗;造林;抚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 S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5-0213-01
金露梅属蔷薇科,委陵菜属。在青海省大通、互助、民和、乐都、湟中、循化及黄南等地分布较广。大多生长在海拔2 600~3 600m的阴坡、半阴坡、沟谷和林缘灌丛中,适应性强、耐寒、耐旱,可作水土保持树种。金露梅为落叶小灌木,高1.0~1.5m,树皮纵向剥落,分枝多,幼枝有丝状毛。小枝红褐色或灰褐色,幼时常有丝状长绒毛羽状复叶,小叶3~7枚,通常5枚,长椭圆形至线状长圆形,长1.0~2.5cm,宽3~6mm,全缘,两面微有毛。叶柄短;托叶膜质。花单生或数朵成伞房状,花黄色,罕白色,径2~3cm;花期7~8月。
1播种育苗
1.1种子采集及处理
金露梅种子很小,千粒重为0.5g,可用种子繁殖。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摘,当种子呈橙色时,即可采收,去皮,将种子置阴凉处晾干,放入透气性好的纸筋袋中扎口储藏。保存期间注意防潮、防虫。
1.2耕地与作床
育苗地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深厚肥沃、疏松的砂壤土或轻度盐碱的土壤作为苗圃育苗地。4月下旬播种前,要对苗圃进行深耕平整,通常翻耕30~40cm为宜。施足基肥,以农家肥为主,用1∶1∶1的尿素、二铵、过磷酸钙的复合肥料进行施肥。施农家肥15t/hm2和复合肥150kg/hm2。为提高土壤肥力,消灭土壤中的病原菌以及地下害虫,可结合翻耕用5%的辛硫磷颗粒或溶液与基肥混拌施入土中,也可将硫酸亚铁粉碎后按150kg/hm2撒入土壤。苗床为高床,高10~15cm,宽1.0~1.2m,长根据地势而定。播种前灌足底水。
1.3种子处理
将干净的种子在播种前用水浸泡24h,然后用0.3%的高锰酸钾或用0.3%的硫酸铜水溶液浸种20min。然后用清水洗净,混入2~3倍的用0.5%硫酸亚铁溶液消毒过的湿沙进行室内或露天埋藏催芽,每天翻动2~3次,保温保湿,直至1/3左右的种子裂口时即可播种。
1.4播种
播种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方式采用宽幅条播,播幅15~20cm,条间距10cm,开沟深2cm,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沟内,覆土厚0.5~1.0cm,覆土后立即镇压,并浇透水,用草或麦秸覆盖,每天洒水2~4次,保持苗床土壤湿润。播种量为150kg/hm2左右,出苗量能达到300~390万株/hm2。
1.5苗期管理
当幼苗基本出齐后,立即揭去覆盖物,清理苗床。当幼苗高3cm左右时开始追肥,以尿素为主,磷肥为辅,施尿素30kg/hm2为宜,共施2次,每15d要喷洒1次叶面追肥,以加快苗木生长。及时除草,因金露梅幼苗生长细弱,需要人工细心除草,防止伤害小苗。8月份要停止浇水和各种形式的施肥,促进苗木的木质化,使其安全越冬。同时,加强越冬管理,灌足冬水后用麦秸或土覆盖苗床,以防止苗木遭受冻害。
1.6换床移植
经过1年的生长,金露梅当年苗高只有8~15cm,苗径均小于0.4cm,树势较弱。第2年春季需作移植培育,移植后当年苗高可达30~45cm,此时可出圃造林。换床移植是培育壮苗的主要途径。选在排水好的地块作大田平床,耕平耙细。移植时,选择阴天,边起边栽,注意防止小苗根系失水风干,栽植时剪去1/4的主根,株行距5cm×12cm栽植,做到苗正、行直、踩实,深浅要适中,移植后要及时浇水。
2造林
作业区造林选用植苗造林方式,均采用穴状整地,穴与穴之间“井”字形排列,穴径30cm,穴深30cm。随起苗随栽植,或进行假植后造林,假植要在潮湿、阴暗、避风的地方。营造林时间选择在春末夏初、土壤刚解冻而苗木尚未萌动、墒情最佳时进行造林,具体时间为4月20日至5月20日。栽植时要求1穴1株,苗根舒展、扶正、苗正,按“三埋二踩一提苗”的原则,认真栽植,使苗木充分接触土壤,保证成活率。在荒地、山地沟坡地及平缓的山坡造林,应提前整地,也可边整地边栽植。组织造林施工队,每2人为1组,25组分为1小队,即50人组成1个造林小队,外加2人拿杆(杆长1~2m),用杆套上50m长的测绳,每1m或2m(可根据初植密度而定)用醒目的红布条系为记号。整地或栽植时,按照初植密度的要求,例如:株行距为1m×2m,两边执杆的2人可按照1m或2m的距离移杆(平移),中间25组,即50人,2人为1组的造林工人,一人前面挖坑,一人后面放苗栽植,分别进行,挖坑时只需按红布条所在位置(垂直投影位置)挖坑即可。这样既能保证初植密度的操作准确性,又可使造林株行距穴与穴之间“井”字形整齐排列,达到造林效果整齐划一,宏伟壮观的最佳视觉效果。另外,不误工时,造林速度和质量又快又好。
3抚育管理
为加强管理,每个造林区让护林员定期培土、除草,防止人畜破坏,造林地块设立监测点,对病虫害、森林防火、苗木生长等情况进行适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防治,确保造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