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五河县小麦穗蚜的重发原因及综防策略
2009-11-11冯大庆曹炳宏杜敬高
冯大庆 曹炳宏 杜敬高
摘要介绍了2009年五河县小麦穗蚜重发特点,并分析了重发原因,指出应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为确保全县粮食安全,保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小麦穗蚜;危害特点;重发原因;综防措施;安徽五河;2009年
中图分类号S435.12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5-0174-01
麦蚜又名腻虫,为害小麦的蚜虫主要有麦二叉蚜、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五河县小麦穗期发生为害的蚜虫主要为麦长管蚜,也是该县小麦中后期重大病虫害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家重视粮食生产,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小麦种植面积在逐年增加,2009年五河县小麦种植面积达到了6.73万公顷。小麦面积的不断扩大、气候变暖、高毒低效农药的使用、天敌数量减少再加上用水量不足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致使小麦穗期蚜虫连年呈中等至偏重发生,2009年更是达到了重发程度。
1发生规律与发生概况
1.1发生规律
麦长管蚜适应性强,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和植株的各个部位都有发生。它喜光和潮湿、耐低温,也耐较高温,前期多栖息于植株中下部叶片,小麦抽穗后则集中转移到穗部为害,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种群。麦长管蚜在抽穗前75%~90%在上部叶片正面,抽穗后85%~92%集中到穗部为害。
1.2发生概况
4月14日调查,有蚜株率为13.3%,平均蚜量为340头/百株,达标面积0.8万公顷;4月20日调查有蚜株率为32.6%,平均蚜量为620头/百株,达标面积2万公顷,且部分田块蚜虫已上升到穗部为害;4月28日调查,有蚜株率为70%,一般蚜量为2 000~6 000头/百株,最高2.0万头/百株,达标面积达4万公顷,并普遍上升至穗部为害,大新镇、新集镇等沿淮乡镇五蚌路两侧部分麦田出现点片或成片的黑枯赤红状,严重影响了小麦产量和品质;至5月3日全县采取有力措施使蚜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发生面积仍在加大,达标面积超过了6万公顷,占全县小麦种植面积近90%。
2危害特点
危害盛期提前,五河县常年在4月下旬以前小麦穗蚜虫口密度较低,一般达不到防治指标,不需要进行防治,4月下旬以后虫口密度开始上升,5月上中旬虫口密度达到最高,危害盛期在5月上中旬。2009年,小麦穗蚜发生盛期提前至4月中旬,为害盛期比常年提前10~15d。
3重发原因
3.1气候条件对小麦穗蚜发生有利
2008年11月上旬至2009年2月中旬,我国北方小麦主产区有效降水少,发生了自1961年以来的第2个干旱年份。气候变暖出现了暖冬,有利于麦蚜的越冬,虫口基数大,尤其是1~2月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少更是促使了其危害盛期提前。2009年4月,五河县又出现了持续的高温干旱天气,为其繁衍增殖提供了有利的气象条件。
3.2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及用水量少,防治效果差
由于小麦生长中后期麦蚜、吸浆虫等各种病虫害往往综合发生,每年需要喷药2~3次才能控制其为害,加之长期使用氧化乐果、高效氯氰菊酯等高毒农药,杀伤了大量天敌。4月下旬至5月上旬,麦田瓢虫和蚜茧蜂数量非常少,另外农民在防治小麦病虫过程中有“惜水舍药”的习惯,用水量偏少,药液难以喷匀喷透,防治效果差。
4综合防治策略
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政府组织发动,农业部门宣传指导,形成县、乡、村3级联动的植保网络体系,同时建立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实行统防统治。坚持“达标防治,治前控后”原则,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4.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针对小麦穗蚜严峻的防治形式,成立以分管县长为组长,农委、广电、工商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五河县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领导组”;县农委成立由分管主任为组长的“技术领导组”;县农技中心成立技术指导组,并以小麦科技入户工程、小麦高产攻关示范等项目为平台,将中心全体技术人员分成5个技术指导小组,分赴全县15个乡镇,分片包干,配合乡镇农技人员,通过现场会、培训、散发明白纸等多种形式指导农民防治。
4.2加强监测,广泛宣传
县植保站安排专人,进行系统调查,并定期开展大田普查,及时掌握田间病虫发生发展动态;同时利用电视讲座、滚动字幕等方式,大力宣传,尽可能让农民了解病虫情和防治技术。
4.3综合防治措施
一是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清除麦田内外杂草。早春适时镇压灌水,可杀死越冬后的20%左右蚜虫,对减轻麦蚜早期危害具有一定的作用。增施有机肥和追施速效肥,促进麦株生长健壮,增强小麦抗蚜能力。二是保护利用自然天敌。麦蚜天敌中,七星瓢虫、蚜茧蜂等对麦蚜都有较强的控制作用,要注意保护好这些天敌。三是化学防治。当蚜量达到800头/百穗时,用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450g/hm2加40%毒死蜱乳油900mL/hm2对水600kg,喷匀喷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