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8年大中农场六(3)代褐飞虱暴发成因及防治对策

2009-11-11刘春祥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15期
关键词:飞虱田块成虫

刘春祥

摘要根据多年生产实际,结合大中农场栽培方式和耕作制度,从气候条件、生态因素、农艺措施及防治水平等方面,分析六(3)代褐飞虱在大中农场发生、发育、繁殖的适宜条件,从而得出暴发的原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褐飞虱;暴发成因;防治对策;大中农场;2008年

中图分类号 S435.11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5-0173-01

大中农场地处苏北沿海地区,常年种植水稻3 333.33 hm2。褐飞虱是该地水稻生长中、后期的重要害虫,六(3)代褐飞虱常年发生面积1 333.33hm2左右,2007年发生面积3 333.33hm2,2008年累计发生面积5 333.33hm2,虫量3 300~18 000头/百穴,发生及危害程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1暴发成因

1.1南北迁入量大

南方稻区是大中农场褐飞虱发生的主要虫源地,影响该场褐飞虱迁入的主要因素是8月中下旬的气流、大风、大雨及气温。2008年8月中下旬大中农场连续多次台风暴雨,且平均气温较常年高出2.1℃,有利于褐飞虱迁入后的发育与繁殖。测报灯下显示8月28~31日出现褐飞虱迁入成虫峰,峰次虫量4 600多头,是2006年大发年(峰次虫量800多头)的5倍多,是2007年同期虫量的80多倍。大田普查显示自8月30日起大田虫量剧增,达1 200头/百穴;系统田调查显示从8月29日起虫量急剧增加,达360~3 200头/百穴,平均1 850头/百穴,而且短翅型成虫比例非常高,与测报灯非常吻合。9月中旬又有一个明显的成虫迁入峰,由北方稻区回迁造成,南北方大量迁入,形成2008年六(3)代褐飞虱大发生的基础。

1.2生态条件适宜

一是大中农场8~9月湿度较高,降雨量充沛,加之频繁的台风和长期低压槽天气影响,造成高温、高湿、低压槽天气,有利于褐飞虱的发生、滞留和为害。二是肥水过足。2008年由于水稻生长前期受淹造成基本苗不足,不少单位为了促生长,抓有效穗,在水稻生长的中后期超量使用肥料,造成水稻后期贪青旺长,为褐飞虱的繁育提供了丰富的食源。三是成虫比例大,繁殖倍数高。8月下旬虫量上升很快,短翅型成虫比例高,繁殖系数大,全场水稻田普查成虫量逾1 000头/百穴,其中短翅型成虫占72%左右;9月上旬卵量调查,有卵株率0~78.3%,平均37.4%,平均卵量逾6 500粒/百穴。

1.3防治水平不平衡

一是防治时间偏迟,部分单位对六(3)代褐飞虱发生危害的严重性认识不足,认为9月后褐飞虱对水稻危害不大,不需用药防治,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直至部分地段出现“冒穿”,乃至出现大的枯心塘时才开始用药防治,错过最佳防治时期,费时、费工、费本,防治效果差。二是施药方法不当,在防治褐飞虱时常采用弥雾机施药,用水量严重不足,不能到达标靶部位,而且防治时不能做到集中连片,防治效果差。三是防治技术不对路,有些单位盲目追求降低成本,在施药时凭经验擅自更改施药量,甚至擅自更改施药种类,将长效药剂改成速效性药剂。

1.4水稻成熟期推迟

由于水稻机插秧的普及,使得水稻成熟期普遍推迟15d左右;加之2008年水稻生长前期受淹,中、后期遭受低温寡照,水稻成熟期较往年推迟,为六(3)代褐飞虱的繁殖、危害、滞留提供了适生条件。

1.5设施农业增加

近几年来,随着大中农场设施农业的增加,使得原本不能在该场越冬的褐飞虱,在大棚中安全越冬,并生长繁育,造成翌年虫源基数大。

2防治措施

采用“治上压下,决战当代”的防治策略,选用合适的有效药剂,速效性与持效性相结合,选用科学的防治时间及防治次数,采用正确的防治方法,提高褐飞虱的防治质量,保证防治效果。

在防治适期内防治的田块,具体用药量应视虫量的多少及虫龄大小而定。对以高龄若虫和成虫为主的田块,应加大剂量;在水稻前期防治其他病虫害时,避免使用刺激褐飞虱产卵的农药三唑磷、甲胺磷,避免或减少使用对天敌杀伤力大的杀虫剂如敌敌畏、菊酯类农药,停止或减少使用已对褐飞虱产生抗药性的吡虫啉类杀虫剂,并注意不同杀虫机理的药剂交替使用,避免褐飞虱产生新的抗药性;坚持使用速效性和持效性相结合的复配剂,根据生产实际,一般可选用25%扑虱灵750~1 125g/hm2+25%速灭威1.5kg/hm2,或25%扑虱灵750~1 125g/hm2+40%毒死蜱1 500mL/hm2或80%敌敌畏3 000mL/hm2等对水750kg均匀喷雾。对单季晚稻还可使用25%吡蚜酮(飞电)400~600g/hm2+25%速灭威1.5 kg/hm2等。在防治稻飞虱时,田间要灌3~4cm水层,否则会影响防效。要用足水量,喷药时要将药液喷到水稻植株的中下部,因为在水稻成熟以前,稻飞虱基本在中下部发生为害。对已断水田块或离收获期不到15d,田间虫量较高的稻田,在田间无水的情况下,可用80%敌敌畏4 500~7 500mL/hm2拌成毒土在上午稻田露水干后至10时前撒施熏蒸。多年的防治结果表明,在褐飞虱暴发情况下,单纯采用一种药剂防治效果不理想,只有将长效性与速效性的药剂混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施药后5d,注意对已施药田块进行调查,对虫量仍高于防治指标的田块及时补治。

猜你喜欢

飞虱田块成虫
Bph36介导的抗性机制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
Bph36介导的抗性机制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
中国水稻褐飞虱研究的文献计量及热点分析
商河县夏玉米灰飞虱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济宁地区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的监测与防治试验
啤酒大麦科学施肥保品质
沈阳舟蛾科成虫调查分类研究
1月粮油作物农事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