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歌重忆

2009-11-10向正平

安徽文学 2009年11期
关键词:三大纪律沙田军歌

向正平

毛主席走过的地方,有一座山叫罗霄,雄奇、壮美、俏丽而险峻。但见云海浩荡,青峰逶迤,岩壁若隐若现,林木欣欣向荣。

忽然,小镇那仄仄的石板街上,走过一队小学生,一支亲切的歌轻轻地飞出: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

三大纪律八项要注意……”

啊,好久没有听到这支熟悉的军歌了!轻轻地,庄严的旋律飞出了小巷,弥漫到空中。渐渐地,歌声激越而雄浑起来,许多人加入了这支唱歌的队伍。歌声如潮,令我激动不已,倍感亲切。在当今许多地方都不唱军歌的时候,我听到了如潮的军歌!

我开始了艰苦的寻找。我来到毛主席当年住过的万寿宫。古戏台悄然而立,有墨宝记载着当年毛委员的非凡之举。进入宫门,迎面的木牌上写着的便是这支已谱曲的军歌。万寿宫飞檐翅角,板子楼弥漫出一种古朴的香味。宫内陈列着许多文物。一只碗,一把磁壶,一张旧木桌,一间幽静的卧室……每一件东西,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重忆军歌,镇上老辈人更是感慨万千。他们站在故事的开端,深情向我倾诉……

1928年3月,镇上梨花大放,四野喷香。有一支兵从酃县中村挺进沙田。镇人闻之色变,纷纷朝深山里逃走。他们且走且喊:“兵来了!兵来了!”

这支兵,就是毛委员率领的红军,从井冈山来,穿过酃县中村,越过四都,来到沙田。镇人为何闻兵而逃呢?原来在这之前,曾有一支“白狗子”,于冬日踏雪而来,烧杀奸抢,无恶不作。直闹腾到午后,方挑着鸡、狗之类,从各家歪歪趔趔地走出。东屋大火燃起,一片民房化为灰烬,四处哭声不断。雪花飘零,这支兵狂笑远去。

不久,又来过一支兵。这支兵不打穷人,但有三样事很令人惧怕:一是洗露澡,二是取门板,三是抓民夫。这支兵是红军,但不讲纪律。

毛委员率领的红军,军纪严明,训练有素。他们派小分队进山喊回老百姓,打土豪,分田地,开诉苦会。当年亲眼目睹了毛委员来沙田的老人郭垂洪,今年已满82岁。他向我深情叙述:“毛主席来时,国民党土豪劣绅要我父亲和农民背鸟铳去拦。讲是共匪来了,要共产共妻,要在脑门上刻一个印子。我父亲不肯去,他们就打,逼着我父亲去。我父亲在山上故意跌一跤,把鸟铳摔断了……毛主席来了之后,就打土豪,分东西给我们。我亲眼看见毛主席的部队站在古戏台上,把地主豪绅的衣、鞋、钱等扔到台下,让镇民去捡。那天,好多好多人啊。接着,红军又抓了一个恶霸来批斗,让大家伸冤,并把这个恶霸枪毙了。我还看见一个连的‘小鬼兵(小红军),戴着斗蓬,唱着‘少年先锋队,当兵来不来……”老人说到这里,兴奋地唱起这支歌来。最后,老人说,毛委员的部队走时,把借的东西都还了。大部队出发后,还有几个红军回来问:“东西都还清了没有?你家里掉了什么没有?上了门板没有?”毛主席的部队真是人民的子弟兵啊!

1928年4月3日,伟大毛泽东在沙田镇老虎冲三十六担丘向红军将士,也向全世界宣布了我军著名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红军三大纪律:一是行动听指挥;二是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三是打土豪要归公。红军八项注意是:上门板;捆稻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

军歌诞生在战火纷飞的岁月。军歌是千百万烈士用鲜血染成的。军歌是革命胜利的法宝,是党和人民鱼水相连的保证,也是我军的军魂!

重听军歌,给人振奋和力量!

猜你喜欢

三大纪律沙田军歌
毛泽东亲手起草的训令: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墨韵书香
沙田镇:“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地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致桂树
鲜为人知的另一个“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中国人民解放军法规建设的传家宝——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深刻内涵及伟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