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庆校庆 藏汉情深

2009-11-10骆正军

安徽文学 2009年11期
关键词:校庆专员校友

骆正军

“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她们的妈妈叫光明,叫光明!啊,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我们的妈妈叫中国……”每当听到这首歌悠扬的旋律,我便会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十八年前的那一次国庆佳节——

1991年的10月1日,祖国人民普天同庆的日子,藏北高原那曲地区小学的校园内,更是充溢着双重节日的喜庆气氛。当时,我有幸担任这所小学的校长兼党支部副书记。

清晨,东方刚露出一缕曙色,校领导、教师、职工和学生们,就各自按部就班、紧张有序地忙碌开了:有的抬着长梯、拎着浆糊,在张贴对联和标语;有的师生在涂脂抹彩,赶着化妆;有的员工在烧茶、洗碗,准备桌椅板凳;有的在张挂会场横幅、大红灯笼,捆绑五色彩旗;有的在校史陈列室内,对花了几个月时间筹备、已经精心布置好的各项展品,作最后一次的巡视、检查……

十点钟没到,校门口就响起了“的的、嘟嘟”的车笛声,皇冠、尼桑、丰田、北京等各种轿车,还有三轮、两轮的摩托车,载来了地直各单位的贵宾和校友们,也载来了拉萨、成都、北京和天津的贺电与贺信。此时,最忙碌的要数接待组。他们一边负责登记来宾情况,一边清点贺金与各种礼品,还得给贵宾和校友们颁发佩在胸前的彩带……

十点三十分,我站在主席台前庄重而激动地宣告:“那曲地区小学建校三十五周年纪念大会,现在开始!”话音刚落,“咚哐、咚哐、咚咚哐”“的的、哒哒的”,热闹的鼓号声立即响了起来。随着雄壮的乐曲声、尖利的口哨声,彩旗队、鼓号队、花束队、舞蹈队、气球队,步伐整齐地走过来了。一队紧接一队,如龙衔尾;一行紧接一行,齐如雁阵。张张笑脸,如草原上盛开的朵朵格桑花,呈现在来宾们的眼前,怒放在市民们的心头。

身着藏装、头戴红色绢花的五年级学生——12岁的卓嘎,高举红旗为先导,正步走在队伍的前面。圆圆的小脸蛋,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娇嫩;额心上涂着一个红点,那是心爱的阿妈一小央金老师特意为她涂上的祝福。红领巾在她的胸前,格外起劲地飘动,仿佛是在回味着今年五月初,去拉萨参加全自治区少年儿童“故事大王”比赛,喜获第三名时的荣耀;又如同在提醒她,别忘了揣在衣袋里的将要代表六百多名在校同学上台讲话的那份发言稿。

“的哒、的哒、的的哒”……五年级二班的金美次仁,右手紧握小号,左臂高举,雪白的手套非常醒目。食指、中指、无名指,学生号队在他轮番竖起的指头下,整齐划一地踏步前进,吹、停、变奏,一音不拉,一拍不漏。一颗黄豆大的汗珠,顺着他那红红的鼻尖淌落,使人情不自禁地想起今年“5·23”四十周年大庆时的情景:当时,地委、行署在影剧院广场召开庆祝大会,突然下起了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小金美由于事先未能做好准备,衣服穿得太单薄,冻得鼻头发青,仍坚持到游行结束才回家。此刻,他那小小的手臂,充满了刚毅和果断,好像是在向姐姐——今年上期毕业离校、考上天津红光中学——遥遥表白自己的勇气和理想。

“瞿、瞿、瞿——”伴着口哨声,年近50的索朗旦巴老师,迈着正步、精神抖擞地走在教工队伍里。阳光照在他那皱纹纵横的前额上:纵纹里,饱含着从教30年的酸甜苦辣;横纹中,充盈着今年“教师节”那天,在拉萨领取自治区领导亲手颁发的“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证书时的喜悦。

“唦、唦、唦——”肩扛摄像机的岗珠,在会场内来回奔忙,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不停地扫描。对着台上2米多高的特大毛主席像,岗珠摄了足足10多秒,宛若重温着他老人家40年前说过“要帮助藏族人民发展经济文化”的教导。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雄浑激昂的国歌声,打动了肃立在主席台正中的土登才旺专员和他的恩师——当年地区小学创始人之一的次仁罗布老师,他们都哭了。望着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35年教龄的次仁罗布老师不禁回忆起1959年到北京时的情景。他参加了“全国青年群英大会”,当时还带回了一张受毛主席、刘主席、周总理接见时的巨幅照片……

土专员说:“35年来,地区小学先后招收学生和学员2853名,毕业学生2207名。有142名学生选送参军、招工、招干,309名保送到区内外大中专院校学习。教职工中,有6名受到全国性的表彰,获得自治区级表彰的20人次,地区级表彰的50多人次。我们的校友中,有4名走上了地专级领导岗位,30多名成了县处级干部……可以说,我们的母校——那曲地区小学,桃李满天下、校友多栋梁,不愧为藏北教育战线上的第一块人才基地。”

1956年的春天,一个不平凡的春天。中共黑河分工委指派宣传部长陈元礼和两名干事,同老校长顿球次仁一起,筹办藏北第一所学校——黑河小学。35年过去了,目前,我地有党校1所,师范学校l所,中学4所,公办小学68所,民办小学49所,幼儿园4所,在校学生9696名;公办、民办、招聘教师和职工1171名,适龄儿童入学率为25%,其中那曲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0%以上……

掌声如潮水般地响了起来。

舞台上,开始表演精彩的文艺节目:首先是六年级的师生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同一个妈妈的女儿》;接下来,天真活泼的小仁青卓玛,唱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共建单位军分区步兵连的官兵,身着迷彩服,打起了猛如雄狮的军体拳;校友代表阿琼,唱起了热情洋溢的藏语《祝酒歌》;白玛拉姆、多吉卓玛等年轻女教师,跳起了草原风味的“邦锦梅朵舞”;最后,是全体师生一起合唱《校庆之歌》:

达恰山下,色尼河畔,

有我们可爱的校园。

红谣飘飘,书声朗朗,

嘹亮的歌声传遍四方。

三十五年,艰苦创业,

风吹雨打,不迷航向。

团结、爱校、求实、创新,

革命的传统不断发扬……

台上台下,掌声与歌声一起飞扬。

校庆盛典结束后,我们先组织来宾参观校史陈列展览,并请土登才旺专员等贵客题词留念;然后举行校友座谈会,认真听取大家对学校工作的意见,以及对学校未来发展的建议;座谈会结束后,来宾与我们的教职员工合影留念,并且会餐。土专员谈笑风生、和蔼可亲,没有半点架子,每次都亲自把我拉到他的身边。

土登才旺专员下午同大家一道观看文艺表演,曾同声高唱由我作词并谱曲的《校庆之歌》。傍晚告辞前,他特地要了一份曲谱,并再三嘱咐我,将歌词修改一下作为校歌,以便永远传唱下去……

太阳是金梭,月亮是银梭,转眼织过了6000多个日夜。我于1997年11月,经组织批准,内调回到了老家湖南。尽管已经远离了藏北,物是人非,但18年前的这一情景,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头。

猜你喜欢

校庆专员校友
河北农业大学120周年校庆公告
贺河北师范大学百廿校庆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校庆特别报道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校友风采
我校举行建校70 周年校庆活动
校友风采
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领导名单
今日的“马专员”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