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肇兴侗寨,因天然而美丽

2009-11-10阎海清

文化月刊·遗产 2009年10期
关键词:古寨木楼大歌

阎海清

看风景如看美女,肥环瘦燕,各有所爱。雍容华贵与荆钗布裙也都各有千秋。这就好比情人眼里出西施一样,看多了诸如精雕细刻和商气十足的某些景点之后,走进黔东南的侗寨肇兴,就会觉出素妆淡雅在当今已经是越来越珍贵了。

天空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撑着伞走在古街上,四下里望去,木楼连成了一片,把很宽大的一个山沟填得满满当当。而且那木楼看起来一个比一个古朴老旧,就连临街的餐馆商铺也都是旧的有些发黑的板式木楼,真实得就像一个单纯的孩子穿着开裆裤一样。尤其让我吃惊的是,店铺中所卖的东西,几乎都是当地人所需的生活必需品,只有很少几家出售的是旅游纪念品。这与其他旅游景点比起来,可真有些“离经叛道”了。不过在我看来,这可是“梦里寻她千百度”的荆钗布裙的西施了。

“肇”字在汉语中表示“初始”的意思。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姓陆的侗族后生来到此处,见这里虽然荆棘丛生,但山间水草丰美,便定居下来,并给她取名为“肇兴”,即希望她将来能兴旺发达。随着岁月的流逝,子孙繁衍生息,陆姓出现了五个分支,从而形成了五个村寨,每个村寨又各修了一座鼓楼。再后来,人口越来越多,五个寨子就连成了一体,最终变成了今天的模样。那五座鼓楼,分别被侗家人命名为“仁、义、礼、智、信”。孔老夫子的思想,在山高皇帝远的侗乡,与美丽的自然景观、质朴的民风民俗和谐共生,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此时雨已经停了,古寨就像是刚刚沐浴过的素面朝天的村姑一样,显得分外干净清爽。一条清澈的河流缓缓地流过古寨,两岸的木楼则静静地立着,人们也闲闲地坐着。不时能看见高高的木竿上挂着染色的土布,还能听到街头木锤锤布的声音,让人回味着已经逝去了久远的乡村遗音。不远处,一个侗家女正蹲在河边,低着头用溪水洗着长发,这景象顿时让眼前的景物都生动了起来。

走进一座鼓楼,虽不高大,但站在那古朴的木柱围廊里,还仿佛可以聆听到那沉寂很久了的鼓声。据介绍,侗家鼓楼原是为了在外人进犯时,召集全寨人拿起武器保卫家园时击鼓的地方;或遇有重大事情,召集全村人开会的地方。今天,看到楼身上那斑驳的痕迹,还有那天井上已经褪了色的图画,就如翻看着昨天的画卷一样亲切。

距肇兴只有四、五公里的堂安是肇兴所辖的自然村,因为这个寨子坐落在深山里,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的自然风貌。因此,这里建起了颇有影响的侗族生态博物馆——整个寨子和它的周边环境就是博物馆的全部。

沿着一条山路徐徐前行,左右看去,是一层层灌满水的梯田,白亮亮的,如一块块镜子镶嵌在一起。随着山势的弯弯曲曲,梯田的田埂就从山下一层一层地叠到山顶,像一首有韵律的诗、有音节的歌,奏出的却是天地间和谐的音符。更让我惊异的是,那小山尖上最顶层的梯田也灌满了水,这景象让人恍然间不禁疑惑:水怎么倒流至山顶呢?

站在山腰上,回眸山下,远处便是被绿色紧紧包裹着的古寨,看得最真切的,是那几座尖尖的鼓楼。近处,不时会看到农夫在田里赶着水牛犁地,那扶犁男子、牵牛的农妇,还有那农妇背上背着的胖乎乎的娃娃,极像是人物特写——是大自然这个丹青高手,在不经意间,寥寥几笔涂抹出的水墨画,浓淡和构图却如此恰到好处,让人无可挑剔。

在半山腰的一个山窝处有一个水塘,塘边一匾写着“斗牛塘”三个字。原来,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侗族青年们就选出自家养的最壮实的水牛,集中起来在水塘里相斗,得胜的牛头上还要佩戴大红花,牛的主人自然也相当自豪。

走进堂安古寨,只见青青的石板路蜿蜒而上,寨内石屋层层叠叠、依山而建,布局井然有序。一股清澈的泉水顺山而下,供全村人饮用冼漱。村里的所有农田施用的都是农家肥,不用任何化肥农药,生产出的粮食和蔬菜特别受城里人欢迎。这让我想到,人类为了利润的最大化,曾拼命地追求高产,几乎所有的耕地都施用了化肥农药。可是今天,人们又猛然意识到,利润的最大化并不等于生活质量的最优化,这才想到了生态和天然的珍贵。还有多少弯路,人类没有走完呢?

回到肇兴的住所时已是下午四点多了,冲了澡,顿觉神清气爽。突然听到外面一阵人声噪杂,走到二楼回廊上向下一看,是一群盛装的侗族女孩子们在下边的戏台前,正准备着演出呢。原来,肇兴的侗族大歌,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很有名的。

在青山、绿树、木楼的背景衬托下,一群侗家男女青年站在一起非常默契地唱了起来。没有伴奏的乐器,也没有任何音响设施,他们自然地边舞边唱,有领唱,有合唱,有多声部的重唱,声音极其悦耳。据说,国外一些音乐界人士一直以为中国没有复调音乐,可当他们听到侗族大歌时,不禁惊叹,中国不但有复调,而且水平相当高超。

侗族大歌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大多模拟鸟叫虫鸣、水流风响等自然之音。主要内容是歌唱自然、劳动、爱情以及人间友谊,即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凡是有大歌流行的侗族村寨,很少出现打架骂人、偷盗流氓等行为,“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在这里早已蔚然成风。

一阵美妙的歌声传来,分明听到的是布谷鸟的叫声,那一声声“布谷”“布谷”的高低音重唱,就像布谷鸟的叫声在山谷中的回音一样,把你带进了深山。据当地人介绍,这首歌的歌名叫《布谷声声》,曾在国际演出中获奖。

这天夜里,我躺在一家叫“红豆”的侗家家庭旅馆的木床上,味觉神经中,仿佛还能嗅到一缕缕泥土的芳香;听觉神经中,仿佛还能听到一声声布谷鸟的叫声。就这样,我甜甜地进入了山野的梦乡。

猜你喜欢

古寨木楼大歌
侗族大歌在音乐课堂中的意义
小木楼
石崆寨览胜
张家畈新村
侗族大歌文化内涵研究
绥宁大园古苗寨
侗族大歌传承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赠木楼故人
甘谷县大像山大佛窟木楼考
广西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