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想起勾践和刘禅

2009-11-10吴垠康

文化月刊·遗产 2009年10期
关键词:夫差刘禅蜀汉

吴垠康

隔着几千年的历史长河,请出勾践、刘禅两位政治明星同台“走穴”,并非无中生有。因为他俩有相似的前半生,迥异的后半生,以及截然不同的警示意义。

范蠡曾告诫主子,擅动兵器,必遭天谴。这话得到了印证,先是老吴王阖闾动兵遭越军射杀,后是越王勾践欲先发制人反被阖闾的接班人夫差困于会稽。面对败局,曾经呼风唤雨的勾践,像具备超凡适应能力的变色龙,不为玉碎,宁为瓦全。他哭着鼻子求吴王夫差,您就答应收我做奴仆吧,还有我的妻子,那么美艳,您要不嫌弃就让她做您的侍妾吧。昔日不可一世的对手,成了卑躬屈膝的丧家犬,夫差心一软,没听伍子胥谏言,放了勾践一条活路。

国仇家恨对任何有血性的男人来说,那叫一个切肤之痛,帝王怎不耿耿于怀?为雪奇耻,勾践尝粪问疾、卧薪尝胆,如此熬过二十年,终于创造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伟迹,一举成为忍辱负重、发奋图强的精神典范。只是吴王夫差冤大了,人家犯在他手里,他饶了人家性命,而他犯在人家手里,想得到同等待遇,门都没有。一个意志被磨炼得比冷铁还坚硬的人,往往有人所不能之力,人所难为之举,乃至人所共耻之忤。也许范蠡是这方面的学问家,帮勾践完成霸业后,逃得比兔子还快。他的战友大夫文种,下场则是以生命作代价,为“兔死狗烹”再添个案。然而,那些镶嵌于勾践体肤上的暗斑,在卧薪尝胆的光环下,一一丧失了话语权。

成则英雄,败则狗熊,若对号入座,勾践当仁不让占着前排,刘禅就只能掩面往后面钻了。在历史的股掌之间,蜀汉后主刘禅是个不折不扣的窝囊废。“乐不思蜀”,这辛酸复无奈的四个字,像一锭松烟墨,纵借天河之水,都洗不干净。

翻开《汉晋春秋》,曹魏的铁蹄急如骤雨,刘禅的帝王梦也寿终正寝。虽被赐封为安乐公,但己沦人臣,赐封无非一记扇了不许喊的耳光。家国不存,威仪扫地,苟安敌手,只能在梦里神游故国,只能在梦里宠幸宫妃,也只能在梦里发号施令,这岂是做了四十一年“总统”的刘禅能接受的?我相信,彼时的刘禅应该动过自杀的闪念,但为了蜀汉臣民的安危,他必须咬紧牙关,韬光养晦,屈辱偷生,幻想能重整旗鼓,伺机让东山再起成为现实,像勾践一样痛雪前耻。所以,当司马昭借宫中舞宴测试刘禅有无野心时,他说:“此间乐,不思蜀。”没料想,一语既出,“雷倒”世人。其实,与勾践投降时的媚态比,刘禅更值得尊重:如果老天爷也眷顾他一次,谁说那不是特殊情势下的过人智慧?不信,看看南唐后主李煜,仅凭一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脑袋就搬了家。我想,历史之所以把刘禅刻画成“扶不起的阿斗”,除了他没有勾践的幸运,而且还因了诸葛亮的缘故——可以收到反衬的艺术效果,以利凸显诸葛亮的威名。

千百年来,诸葛亮的化身大抵是忠义神,是工作狂,是大智囊。当年,蜀汉先主刘备托孤于他,进一步巩固了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牌坊。如履薄冰的他,也许是谨慎有余,即使刘禅能当家作主了,仍把持朝政、事必躬亲。诸葛亮如此尽忠,雄心勃勃的刘禅就为难了。虽有国君之名,却无帝王之实,为避免内廷起火,祸及黎民,他只能顾全大局,一次次松开紧攥的拳头,维系君臣手足之谊,并慢慢养成谦恭、忍让、理智的个性。无奈当时实力本就最弱的蜀汉,最终没有实现以弱胜强的大逆转,这个责任总得理论一下吧,而且总不能说是诸葛亮辅佐不力吧,找谁背黑锅呢?最合适的人选非刘禅莫属了——谁让他留下乐不思蜀的口实!

草木一荣枯,身后本无事。但这不是谁能左右的,千秋功过只能听任历史摆布。特别是那些被笔墨侍侯的君王,帽子上总会标着或明或昏或仁或暴的标签,宿命地接受历史的褒贬。其实,不单勾践和刘禅,即使是渺如草芥的芸芸众生,都逃不过历史偏激的势利眼。一些人被美化,一些人被丑化,像水洇的老照片,在时间深处面目全非。

猜你喜欢

夫差刘禅蜀汉
卧薪尝胆
任性的自恋,隐忍的自强
西施的爱情
诸葛亮死后留下四位人才 他们力保蜀汉江山30年
蜀汉刘禅的治国举措及其成因
刘禅北伐
三十六计之欲擒故纵
刘禅北伐
揣着明白装糊涂的“阿斗”刘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