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莲人

2009-11-10储福金

文化月刊·遗产 2009年10期
关键词:莲子寺庙莲花

储福金

一年中最热之季是莲的花季,莲花是越热开得越好。这个季节也便是种莲人丁跃生的忙季,白天,丁跃生总在莲园里转。

莲花,有清晨开、午间闭的晨开午合型,也有晚开午合型,午开晚合型。

酷暑骄阳下,晒得黢黑的丁跃生常常在莲池边,在他所培育的每一朵莲花前,蹲着,看着,量着,记着。从叶开始观察测量,尤其关注贴近花蕾的“伴生叶”,那是一片嫩绿的小叶,是莲花的使者。莲花如古书中的小姐,伴身叶便是小姐的贴身丫环,小姐没出闺房,丫环出来传话。只要看见穿绿衣的丫环,便知小姐秀美不秀美,大方不大方。测伴生叶柄的高度,可知花开在叶上,还是叶下,或者与叶并排,量叶的直径,可认定新品种的花形。花开了,要测要量的更多,花的大小,花瓣数的多少,花瓣长宽的比例……

花的杂交是丁跃生的种莲研发,以求培育出新的花色。花种变异,有时会出现新奇的色彩,让人有奇妙的感觉。莲花的底色有红、粉、白、黄。黄色莲花原来中国没有,从美洲引进,花色深黄重瓣,明净华贵。花开之前,有所期待,花瓣展开,呈现异彩,这也是一种艺术,大自然出奇的艺术效果。

称之为艺莲。

丁跃生种莲的人生,起始于偶然。年轻时,他曾应聘进过机关,经过考试与审核,最终招聘到了农村工作部。后来机关搞精简裁员,他被精简。无缘留在机关,再回农村去,他无法想得通,就想出家。老和尚留他在寺庙住着,只是不给他削发,让他每天扫地做杂事。在庙里呆了一段时间,他想回家了。老和尚见他把寺庙里的花草照顾得不错,就送给他13颗碗莲的种子。

碗莲,是唐遗物,保存在寺庙,供佛用,属观赏莲。过去,观赏莲除了寺庙,便只有皇宫官家有。民间种莲,一般目的是收藕食用,种类属食用莲。

丁跃生拿回莲种,起初不知如何种它,放水里泡,放泥里浸,陈莲子黑硬如铁,就是不发芽。他在市图书馆泡了好几天,终于在古书《齐民要术》中找到育莲之术,书中提到把莲子一头磨破,可长出小戟叶。

莲子有两头,两头形不同,磨哪一头?丁跃生就取两颗莲子,各磨一头,发现是有凹点的一头磨破可发芽,这算是倒发芽。莲子栽种了,长成碗莲,看到第一朵白莲花开时,丁跃生有点吃惊,他没想到莲花有这么小的,也没想到精巧的碗莲会这么好看。

丁跃生开始了他种莲的历史。最初他是用板车拖着碗莲到朝天宫去卖,朝天宫外一大片广场是工艺品古董市场,丁跃生觉得想买古董的人,相对会更有心思买莲观赏。早先一天卖不了几盆花,市面渐渐打开,直到在网上与国外建立了贸易关系。

刚种莲时,丁跃生不满足单调的莲花色彩,满世界求种,只要知道哪里有好莲花便赶去。身上缺钱,就扒货车前往。种莲人心情相通,只要谈到种莲,谈到莲种,自然不会空手而归。丁跃生培育的莲花新品种越来越多,他给这些莲花新品种起名字,如“金太阳”“艾江南”等等。

有一年,评选农民科学技术进步奖,丁跃生申报了,但需要去派出所开农民身份的证明。民警说,县改区,土地征用,转城镇户口,你已不算是农民了。他说,那就开一份“失地农民”的证明给我吧,民警笑了,自然不可能开出这样的证明。早年在县农工部的丁跃生,渴望转为干部身份,此时种莲人丁跃生,希望证实农民身份。

真可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黄湖摘自《新民晚报》

猜你喜欢

莲子寺庙莲花
不断重建的寺庙
不断重建的寺庙
不断重建的寺庙
陈年莲子,过早加糖难煮烂!
吃东西,长学问
莲花岛再见
莲子飞上天
煮不烂的莲子不好
让莲花自由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