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人才应具备的的心理素质初探

2009-11-09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注意创造记忆

李 楠

摘 要:音乐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将影响甚至决定着我国文化事业的状况和社会的精神面貌。因此,对音乐人才现象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是十分必要而有价值的。在判断一个人是否成为音乐人才的各种素质中,心理素质是其中的主要因素,是音乐人才的重要素质,本文将对音乐人才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做一些浅尝辄止的探讨。

关键词:音乐人才 心理素 注意 记忆 创造

中图分类号:J6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6-0086-01

良好的音乐素质是音乐人才从事音乐工作的基本前提,音乐素质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它涉及到与音乐活动有关的各种能力的潜在因素。从音乐素质的构成体系来看,主要是由音乐方面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两大部分组成的。其中,心理素质又是音乐人才的重要素质,因为了解和掌握心理素质的规律,对从事音乐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一、感觉与知觉

感觉是人的感觉器官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心理现象,但它却是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感觉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平衡觉、运动觉等,这些感觉是人们认识外部世界开端。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总是以感觉为基础,以知觉为反映形式的,所以人们常用“感知”这一概念来表达这一完整的心理过程。

对音乐人才来说,音乐感觉和音乐知觉是最重要的心理素质,基本的音乐感觉是指通过听觉器官辨别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等方面的物理属性,进而产生相应的音高感、音强感、音长感及音色感。音乐知觉主要是指在音乐感觉的基础上,对各种音乐基本要素的感知能力,如旋律感、节奏感、和声感、力度感与速度感。

由于音乐感觉和音乐知觉不仅在实践活动中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又都是通过听觉途径进行的,因此人们常以“音乐听觉”的概念来综合表述这两个概念。作为一种心理素质,音乐听觉具有一定的天赋性,另一方面,人的音乐听觉还可以通过训练而逐步得到提高。大量音乐教学实践的成果充分证实了音乐听觉这种心理素质的可塑性。

二、注意与记忆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选择和指向,是机体在观察一定事物时的活动。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的心理过程,对以往经验的一种反映。这两种心理素质在音乐活动中,都有非常重要的参与价值。

注意是一种具有智力性质的心理因素,它对音乐能力的形成,对音乐工作的效率,都有直接影响。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大类,在音乐活动中都是存在的,但最有意义和价值的是有意注意,因为有意注意有明确的预定目的,有时还需要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保持注意对象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所以,不论是作曲、理论研究,还是演奏、演唱,都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确立“必须注意”的意识,以提高音乐工作的效率和成果的艺术水平。注意力集中是可贵的心理品质,不过对音乐家来说,有时注意力也需要分散。例如钢琴家演奏钢琴时,就常将注意力分配到视谱、左手、右手、左脚、右脚、听琴等几个部分。

音乐记忆的生理基础来自大脑的机能。从心理过程来看,音乐记忆力是音乐听觉功能的延伸,其心理过程是通过对音乐的聆听、识记,形成听觉记忆表象,与此同时还具备了保持和再现的能力。对音乐家来说,记忆力是一种重要的智力心理因素,对音乐的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是从事各种音乐工作必不可少的能力。就作曲家而言,必须要通过记忆存储大量的音乐信息,如各种音乐素材、音乐主题发展手法、曲式结构法则等,才能在创作时运筹帷幄,借鉴出新。因此,音乐院校作曲专业就有要求学生熟背几百首民歌的规定。至于音乐演奏家、歌唱家更需要熟背旋律和歌词,才能在表演时尽情发挥,挥洒自如。

三、想象与创造

想象是对表象材料的一种加工和改造,是发生在大脑中的一种表象运动。从文学艺术方面来看,根据想象内容在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上的不同,想象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大类。创造想象是根据创造目的,不依靠任何描述,独立地创造出新想象的过程。创造音乐时的想象,就属于创造想象。

创造是人类社会对刚开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成果的统称,如创造思维、创造能力、创造者等。如果作为一种心理活动来认识的话,则主要是创造思维活动,创造思维是一种新颖的、不拘一格的思维,它是人类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创见型的高级精神活动。创造和想象关系十分密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想象是创造的基础,创造是想象的结果,它们对音乐人才的成长和成就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黑格尔曾说过,最杰出的艺术领域就是想象。爱因斯坦也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音乐更是如此。在音乐工作的实践中,想象心理必须向创造思维转化,并与之相结合,才能成为有价值的能力——创造力。由于创造思维可以提供新颖独到而有价值的思维成果,因此,音乐家能够借此为自己的作品或表演注入新的艺术活力,超越一般化、平庸化的樊篱。

总的来说,由于音乐是心理的产物,一切音乐活动都取决于人的心理活动,因此音乐人才成长的过程,实际上也是音乐心理素质全面提升并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这些心理素质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总体趋势,一方面各种心理过程特征各不相同,另一方面又相互影响,统摄于大脑的指挥之下。全面认识音乐心理素质的基本规律,并有针对性的提高整体心理素质水平,将对音乐人才的创作、表演、理论研究产生重大的影响,帮助音乐人才更好地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廖家骅.音乐成才之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张凯.音乐心理.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美】多纳德•霍杰斯.音乐心理学手册.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猜你喜欢

注意创造记忆
记忆中的他们
记忆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