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黎锦晖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影响

2009-11-09邹联丰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6期
关键词:黎锦晖流行歌曲音乐创作

邹联丰

摘要:黎锦晖先生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位颇有争议且受到责难最多的音乐家。他是我国儿童歌舞剧的开创者、奠基人,开了这一领域的先河,又是音乐教育家,理论家。时至今日,对他在20年代创作的儿童歌舞音乐的价值及历史意义,学术界已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并形成广泛共识。但是,对于他创作的流行歌曲,由于种种原故,尚处于基本否定状况中,本文仅就黎锦晖的音乐创作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影响,阐述一点管窥之见。

关键词:黎锦晖儿童歌舞流行音乐影响

中国内地流行音乐自产生至今已有七八十年的历史,在它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家和音乐作品。在这些众多的杰出音乐家当中,黎锦晖便是其中之一。这位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至抗日战争前这段时期,创作了一些都市流行音乐,后来由于受到“左”的思潮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将其称为“黄色音乐的鼻祖”。但他却被誉为“中国流行音乐奠基人”,如何正确审视和评价他,特别是他在中国流行音乐发展中无可替代的地位、作用,本文试从其音乐创作的历程及风格、贡献等方面来阐述他的音乐创作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的深远影响。

一、黎锦晖生平简介

黎锦晖(1891~1967),字均荃,笔名“甚么”、“金玉谷”等。生于湖南湘潭,自幼学习古琴和弹拨乐器。家乡民间音乐和当地流行的湘剧、花鼓戏、汉剧等戏剧音乐对他影响至深。1927年,他创办了“中华歌舞学校”,后又组建“中华歌舞团”。1929年组织“明月歌舞团”,并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1931年,“明月歌舞团”并入联华影业公司。1949年后,他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担任作曲。1967年,这位为儿童音乐事业发展而勤奋探索的音乐家,因心力衰竭永别了入世,享年七十七岁。

二、黎锦晖的音乐创作历程

黎锦晖的儿童歌舞音乐创作。黎锦晖最重要的音乐创作成就是儿童歌曲和儿童歌舞剧,我们都会唱“小羊乖乖,把门开开”,就是他创作的歌舞剧《小羊救母》中的唱段。

黎锦晖青年时期醉心于新音乐运动,主张新音乐与新文学运动携手共进。基于这种认识,他创作了大量儿童歌剧、歌舞及歌曲。这些作品,不仅在大陆风靡一时,而且波及香港及南洋各地。《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神仙妹妹》等歌曲流传极广,此外,如《可怜的秋香》、《明月之夜》等都是浸染了几代人的佳作,黎锦晖的儿童歌曲作品基本上都是情调健康,活泼向上。旋律优美的作品。这个时期的作品大多以保护儿童创造才能、反对封建教育为主题,文字通俗易懂,音乐语言简练、生动、明快,继承和发展了沈心工及李叔同所倡导的学堂乐歌的传统。

黎锦晖的流行音乐创作。继儿童歌舞之后,黎锦晖转入了流行音乐的创作并获得了成功。由于当时的上海已具备资本主义商业化都市的特征,西方特别是美国流行音乐通过舞厅、电影、广播等媒介流入中国,市民阶层的文化生活中已出现对流行音乐的需求。黎氏的流行音乐便是在此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1928年,黎锦晖率“中华歌舞团”去香港、泰国、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巡回演出,《毛毛雨》等流行歌曲已与他的儿童歌舞一起成为主要节目。1929年。由于经费困难滞留于新加坡无法回国,他遂接受一家书局的订货,短期内编写了一百首流行歌曲寄回上海,由上海文明书局出版了16本歌集。《桃花江》、《特别快车》等歌曲即成于此时,大获成功。

在黎锦晖创作的这批“时代曲”之中,当以《毛毛雨》、《妹妹我爱你》、《桃花江》、《特别快车》和《落花流水》几首歌曲最具代表性。客观地说,这些歌曲歌词轻佻,音乐格调不高,在当时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然而尽管如此,黎锦晖的诸“时代曲”也并非毫无艺术价值。他比较注重歌词的通俗易解和朗朗上口,旋律的民族风格,词曲的有机融合。比起传统民间情歌,他的“时代曲”做了更进一步的尝试和探索,尤其是考虑到了普通城市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这些都为他的“时代曲”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黎锦晖的电影音乐创作。1931年一1936年间,黎锦晖为《人间仙子》等十几部电影配乐,其中的大部分插曲是流行歌曲。同时,他也搞舞厅音乐,把民间旋律爵士化。当时的“百代”、“胜利”等唱片公司大量录制出版他的流行歌曲。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了旧社会风风雨雨的黎锦晖,在事业上表现出了更为刻苦的奋斗精神和更高的责任感。1949年后,他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担任作曲,这期间他编写了大量文学、音乐作品,如《梁祝》、《白蛇传》等通俗唱本二十余册,《快乐的早晨》等儿童音乐集多册。他充分利用他不长的晚年时光为祖国的音乐事业做贡献。

三、黎锦晖对中国流行音乐的贡献

培养了中国第一代流行音乐人。黎锦晖创办的“明月歌舞团”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中一个重要团体,它不仅造就了一批红极一时的小明星,更培养出了中国第一代歌星和流行音乐作家如周璇、白虹、严华、黎锦光、姚敏等,著名音乐家聂耳也是从这里走上音乐创作之路的,这些都是为中国早期流行音乐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音乐人。

奠定了中国流行音乐创作的两大方向。黎锦晖流行歌曲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即一方面大量采用或借鉴西方歌曲创作模式,甚至有完全西化的作品;另一方面广泛采集中国民间音乐,所以他的创作一开始就有浓烈的民间气息,特别是传统音乐、民间音乐的基质在作品中的大量运用,所以才传遍全国,至今仍有很强的生命力。音乐上,黎锦晖大量运用民间音乐素材,同时更吸收了西方流行歌曲中所强调,而中国民歌,特别是汉族民歌中较弱的误导性节奏。在当时,主要有探戈、狐步等,配器也模仿美国爵士乐的风格。这使得他的歌曲具有很好的流行素质。这与当时很多艺术歌曲创作中西方化痕迹严重的情况相比还是有很大优势的,并且对日后流行歌曲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

对爵士乐中国化的大力推行。黎锦晖没有受过系统、正规的专业音乐教育,他的音乐创作更多来源于较为深厚的民间音乐底蕴和对艺术孜孜以求的执著,无论是上世纪20年代的儿童歌舞音乐抑或是《毛毛雨》一类的流行歌曲,都能将民间音乐因素灵活运用其中,甚至在为扬子饭店跳舞厅的爵士乐队所写的舞曲中,也能够“把所有的流行的民间歌曲和戏曲加以改编”。从这个意义上讲,黎锦晖还应是爵士音乐中国化的先行者。

使中国流行歌曲这一概念定型化。20世纪30年代正值抗日救亡时期,这期间黎锦晖陆续写作出版了数百首流行歌曲,影响甚广,为此聂耳曾称黎锦晖是“中国最多产最有影响的作曲家”。其中既有顺应时代需求的进步意义的歌曲,也有不甚高雅的、近乎糟粕的作品,然而,用“黄色歌曲”来一言以蔽之,恐怕是不符合“实事求是”原则的。尽管黎锦晖写作流行歌曲是

受到了主观思想的内因和社会大环境的外因的双重影响,尽管这类歌曲曾给他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和无尽的困扰与伤害。但无论怎样,由他开创的这个新的歌曲体裁——中国流行歌曲的事实却是毋庸置疑的,而这种形式在当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其无可替代性和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事实也从一个方面回答了关于此类音乐的诸如艺术价值、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历史意义等争论不休的问题。

四、黎锦晖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影响

确立了中国流行歌曲创作的民族化风格。凡是具有很强生命力的音乐作品,其素材往往来自民族民间音乐。黎锦晖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曾经指出:“中国音乐应以民族音乐为主流,民族音乐应以民间音乐为重点。”真可谓先见之明。在歌曲创作民族化方面,黎锦晖无疑是一个先行者。

由于黎锦晖自青年时期广泛接触民族民间音乐,后来又悉心研究,因而他在运用时广收博取,得心应手。凡是民间小调、乐曲、说唱曲牌、戏由唱腔,只要符合所要表达的内容感情的需要,都不拘一格地运用到创作中去。如在《葡萄仙子》的旋律中有潮州雅乐《相思引》,湖南俗曲《卷珠帘》、《呆子吃醋》等民间音乐素材。《月明之夜》的音乐中有京剧曲牌的影子。还有民歌《打雁》、《滴滴金》等民间音乐素材。

这种民族化风格一直持续影响至今,在他之后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流行歌曲。如《明月千里寄相思》、《采槟榔》、《半生缘》、《虹彩妹妹》,乃至当今亚洲乐坛当红的R&B天王周杰伦的《青花瓷》等一大批流行歌曲无一不是此种民族化风格的典范之作。

开拓了流行歌曲题材的平民化之路。黎锦晖的流行歌曲虽然出手不高,但问题并不是出在旋律上,而是在题材和歌词上。由于要适应当时唱片的市场需要,其题材和歌词今天看来也实在无聊得可以,充满了浓烈的小市民的低级趣味。例如他最有名的《桃花江》,歌词内容只是一个每天闲着没事在“美人多”的桃花江旁看女人,最后的宣言是“我也不爱肥,我也不爱瘦,我要找一个,像你这样美”。曲调是很油滑的民间小调。这种文化我们在电影《马路天使》赵丹的表演和插曲《春天里》中也能够感受到。虽然也有一些清新活泼的或讽刺性的作品,但总的来说,大部分歌曲的格调不高,有些影响我们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还可以在一些港台流行歌曲中感觉到,如《迟到》、《妹妹你等着我》等。

明星签约机制的成功运用。黎锦晖“时代曲”流通的渠道,与当时上海新兴的媒体如唱片业、广播业、电影业息息相关,并与中国的音乐乃至文化产业联系在一起。黎锦晖适时地推出明星制,而受众爱明星之所爱,故而对整个都市生活的风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加之当时上海的广播、唱片业的老板、经销商从中推波助澜,才使他的这部分音乐,充斥于上海乃至中国的各个角落。这种明星签约机制到1990年前后才逐渐被经纪、唱片、演艺、制作、文化公司所广泛采用,使得中国大陆流行音乐市场开始有序形成和发展。

全能型的实力派音乐人的“领头羊”。黎锦晖在儿童歌舞剧上不愧是大师,他集编剧、作词、作曲于一身,且高产多产。在创作中对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的运用,并不是照搬套用、简单模仿,而是充分吸收、融合、提炼。尤其是当时不少音乐家采用旧曲填词的形式,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曲调大多局限于西欧及日本,很少有人运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而黎锦晖在这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他不仅重视民族民间音乐,而且,运用民族民间音乐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充分显示了他的音乐才华、文学素养和艺术创造性,并身体力行组织演唱,得以广泛流传,甚至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黎锦晖的这种全能型创作理念,在我国流行音乐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中国流行乐坛自产生以来涌现出来的一大批实力派歌手如李宗盛、王力宏、羽·泉、伍佰、周杰伦等都是这种全能型音乐人的典范。

结语

虽然黎锦晖有些作品格调不高,有的甚至相当庸俗,迎合了小市民的低级趣味,在当时和后来都曾受到广泛批评。这是由于中国流行音乐起步之初就没有走一条健康之路。除内容平庸外,音乐上的粗制滥造,演唱上的卖弄风情、嗲声嗲气都为其后的发展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但黎锦晖的流行音乐创作却奠定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基本风格,即民间旋律与西洋舞曲节奏相结合,以及在处理流行音乐中外来形式与民族传统关系上的成功经验却是值得后人借鉴的。

黎锦晖的流行音乐创作观念整体来说应该是进步的,尽管在其一生的事业中,有成功、有失败,但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他所选择的“路”都是全新的路,这是我们全面认识、评价这位音乐家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编校:杨彩霞

猜你喜欢

黎锦晖流行歌曲音乐创作
皓月当空
改革开放以来流行歌曲的正能量表达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黎锦晖儿童歌舞音乐创作综述
戏曲音乐创作应把握的三重风格——以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为例
从两篇音乐创作评论引发的思考
托布秀尔音乐创作简析
《打支山歌过横排》——“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五
《摘葡萄》——“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四
流行歌曲——贾樟柯的银幕“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