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冰点”研究述评
2009-11-09樊水科
樊水科
中青报“冰点”专栏始创于1995年元旦,截至2009年5月13日已刊出707期。“冰点”创刊以来,一直受到众多读者的青睐。本文对十年间中国大陆“冰点”的研究做了回顾与反思。笔者认为,十年间大陆“冰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冰点”的特色、意义与局限三个方面,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冰点”的成功经验对报纸“深度化”发展的借鉴意义。
“冰点”的特色
“冰点”曾被评定为“中央主要新闻媒介名栏目”,成为与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南方周末》的“时事纵横”齐名的三大栏目之一。“冰点”的栏目特色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和探讨,这些探讨主要是:
平民化的新闻视角。张涛认为“冰点”的成功之处在于以平民化的新闻视角关注普通人的命运,体现深切的人文关怀。在一些媒体津津乐道于大款生活、明星轶事、暴力血腥等卖点时,“冰点”把触角伸向被许多人所忽略的角落。“冰点”始终关注着普通人的命运,表达着对芸芸众生的精神世界和生存处境的关切。“冰点”不“焦”、不“热”地关注着百姓的疾苦、生存状态和想法、百姓在社会转型期的命运、由百姓体现和传承的中华民族的真善美等。这是它贴近、吸引和打动受众的永恒亮点。
凝重的题材选择。李大同在《漫话“冰点”》中说,“冰点”把关注的重点放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的普通民众,它在题材选择上着眼于读者“普遍关注”的人或事,着眼于读者的“共同阅读兴趣”。“冰点”在选题上有两个原则:一是必须要超出读者已有的一般经验系统,二是这个题材必须能够与读者产生共鸣。
王恬的《“冰点”——当代中国社会实录》一文认为,“冰点”在选题标准上以反映现实、引发思考、提出警告、增长见识、抨击丑恶以及弘扬社会的真善美等较为凝重的题材为主。“冰点”作为主流媒体,却关注着普通人的命运,同时又避开了非主流媒体多以轻松娱乐题材为主的缺点,抓住了凝重题材这个空当,扩展了生存空间。
深入的采访调查。茹燕、王伟群认为,“冰点”的成功离不开记者扎实深入的采访调查。采访时要求记者必须做到亲历、亲见、亲访。在不少采访中,为赴第一现场,“冰点”记者不惜徒步爬涉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住窑洞、大车店以及农家,力求获得最真切的感受。张立勤的《“冰点”热现象的冷思考》一文认为,善于捕捉鲜活的细节是“冰点”记者采访深入的表现。他们能调动听觉、视觉、触觉,抓住最能表现人物和主题的细节和独特的现场氛围,使“冰点”报道具有极强的现场感和“视听效果”。
王志宏认为记者主体意识的介入和主持人风格的带人是“冰点”采写报道的一个显著特点。记者是事件的目击者、亲历者、一个用平民视线体察世态人情的发言人。记者时而不动声色地观察、忠实地记录,时而又和表现主体一起叹息、流泪,偶尔还站出来发几句议论。这种打动人、震撼人的采写风格正是“冰点”的魅力所在。
出色的表现手法。茹燕认为,“冰点”报道的语言准确、简练、真实、客观,体现了新闻语言的特点。“冰点”始终坚持用事实说话,坚持以一种冷静、低调的笔调去描写,看似平淡的语言却包含着沉重而丰富的情感。
李大同认为,“冰点”在写作上摒弃了端着架子“俯视众生”的写作习惯,以普通人与普通人之间交流的方式娓娓道来,贴近百姓。王志宏指出,对文学手法的广泛借鉴是“冰点”报道感染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冰点的不少文章前有一段记者告白式的引文,使读者产生“阅读悬念”和“阅读惯性”,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读完文章。张涛认为,“冰点”大胆借鉴了文学创作的对话语录体,将记者与采访者的访谈对话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李希光认为,新闻故事化是“冰点”报道的一大特色。新闻故事化的特点是真实的叙述、形象化的描述、善于捕捉生活细节、有强烈的现场感、简洁有力的语言、风趣幽默的笔调、人物经过和事件穿插精练简洁、注重人物刻画。这些在“冰点”报道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显著的社会功能。马少华、李大同注意到了“冰点”的社会功能,指出“冰点”以足够的韧性关注着中国数量庞大的弱势群体,关注着他们的生活状态。“冰点”面对这些社会问题时不避锋芒,大胆直陈,以客观、冷峭的笔锋揭开问题的症结,成为社会“纠偏”的领头羊。
朽木、付志敏、李艳平都指出,“冰点”发挥着有效的“定位”功能。它经常地、清醒地、有效地为社会提供“定位”坐标——善与恶、义与利、清廉与腐败、真诚与虚伪、科学与愚昧等,这种坐标以及普通人的命运、精神轨迹、生命经纬为读者提供了“定位”的参照系。
“冰点”的意义
茹燕认为,“冰点”在新闻意识和题材选择上为主流媒体专栏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借鉴意义。“冰点”坚持独家新闻的追求,不惜花大力气,冰中求热,同中求异,追求独特的新闻视角,使读者面对大多数冰点报道时有耳目一新之感。李大同指出,在题材选择上,“冰点”坚持寻找能引起大多数人普遍关注的人和事,寻找“共同阅读兴趣”,并密切关注社会现实,选择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从而达到“独家新闻”的新闻追求和“普遍关注”的选材标准的完美结合。
罗爱文的《冰点——回归新闻的人物报道》一文认为,“冰点”的人物报道更具有新闻特性,是新闻的回归。传统的人物报道定位于“供仿效的英雄和样本”,如王崇伦、时传祥、焦裕禄等。而“冰点”在关注普通人物的命运时,把人物报道定位为提供信息,是为了帮助人们定位,使每个人不至于迷失方向或心理失衡。
李大同认为,“冰点”在深度报道和可读性长文的写作上做了成功而有益的探索。“冰点”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冰点风格”,即新闻故事化的叙述、借鉴文学手法中的白描和对话语录体等、以简洁凝练的新闻语言而使这种长文在日益浮躁的社会中仍然受到读者的欢迎。
“冰点”的局限与反思
当然,很多学者也注意到了“冰点”的局限。李大同在《谈中国青年报的新闻定位》一文中指出,“冰点”虽然被读者称为“为老百姓说话的地方”,但监督性报道的数量还不够。真正称为监督性的报道并不多,批评性的报道占《冰点》刊发总额的十分之一左右。
王志宏的《评蔡平的“冰点”文章》一文认为,主持人风格的带人和记者主体意识的介入,损害了新闻的客观性。“冰点”记者时而不动声色地观察、忠实地记录,时而又和表现主体一起叹息、流泪,偶尔还站出来发几句议论。这种打动人、震撼人的采写风格正是“冰点”可读性的一个原因。但它带给新闻的负面影响还有待商榷。
吴海荣认为。“冰点”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崇尚自然,力求还原生活本真的“纪实风格”,但在纪实选材和题材的剪裁方面,难免过多地罗列生活冗长琐碎的细节,成为“生活”的自然复制。
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冰点”进行了关注和研究。总体而言,学者更多的是从新闻业务的角度关注的,主要集中在对“冰点”的特色、意义和局限性的认识上。但是“冰点”现象的意义,绝不仅限于此。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各种异质媒体的激烈竞争,促使媒体之间彼此交叉传播与整合,由此出现了跨媒介和媒介融合现象。在这种趋势下,报刊媒介受到了电视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强力冲击,其符号的丰富性和新闻实效性均处于劣势,因此报纸新闻必须走“深度化”的路子,在冷静、理性与严肃性上超越电视和网络媒体,通过思考深度抓住偏重理性的高端读者。
在媒介融合趋势下,也许对长期在纸质媒体上赢得读者掌声的“冰点”的认识才刚刚开始。正如李大同指出的,“冰点”在深度报道和可读性长文的写作上做了成功而有益的探索。我们期待着对“冰点”现象有超越经验层面的学理性探讨,为传统的纸质媒体新闻“深度化”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