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果敢战火下的中缅边民
2009-11-09徐向良
徐向良
2009年8月8日,与云南省山水相连的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军与缅甸政府军之间发生对峙事件,造成当地局势异常紧张,骤变局势迫使大批缅甸边民从缅甸东北部地区涌入中国境内。8月27日。果敢特区响起了枪声,越来越多的缅甸边民越过国境线进入云南境内。
人道主义大旗飘扬在祖国边境线上
因缅甸果敢战事,大量恐慌的边民涌入云南境内,中国政府从维护两国友好关系和边境地区稳定的大局出发,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妥善安置过境边民。28日,云南官方通报:截至当日凌晨,涌入中国境内的边民约一万人在中缅边境地区设置了七个安置点,配备了必须的生活用品,提供了必要的医疗救助。采取了有效的疫病防控措施。
29日凌晨三点,我们到达与缅甸果敢特区相邻的云南省镇康县城。距南伞百米之遥就是缅甸掸邦的第一特区果敢,黎明前的南伞小镇格外安静,虽然不远处偶尔会传来清晰的枪声,但这座小城并没有受到丝毫的打扰。
天刚蒙蒙亮。当我们试图到祖国的边境上去看看的时候,却被据边境线约一公里外的地方拉起的警戒线挡住了步伐。“为了你们的安全,请离开。”执勤武警战士的话让我们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战争就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
从警戒线的位置远远的望去。我们看见一面五星红旗和一面印有红十字标志的旗帜,在晨风中轻轻飘扬。那里就是安置点了,因为不能进入,我们无从了解里边的情况。我们从一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口中得知,从有边民涌入的那一天。红十字会的旗帜就立在这里了。
据这位工作人员介绍,不光是南伞,凡是与缅甸接壤,有边民进入的地方,如耿马、沧源等地都能看到五星红旗和红十字保护标志。“我们中国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
当我们获准进入安置点时,我们走遍了安置点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过境的边民都有自己的被子床单,我们没有从他们的脸上看到任何的不安。缅甸籍公民罗壮雄说,来到安置点前他已经一天没吃饭了,“来到这里,中国政府工作人员给我吃的和用的。太感谢了。没有他们,我真不知道怎么办。”缅甸边民李先生一家更是无法掩饰内心的激动:“中国政府给我们提供吃住和生活用品,还给我们的孩子免费治病。可是,我们的国家竟然在与自己的同胞开战,感谢中国!”
这一幕幕仅仅是中国政府在处理“8.8事件”责任意识的一个个缩影。还有更多的镜头我们无法捕捉到,还有更多的感谢,我们没有记录下……
安定和谐的边陲小镇让祖国放心
8月29日中午的南伞街边的树荫下,有老人带着孩子纳凉的,也有三五人聚在一起谈天说笑,偶尔也能看到路边停着印有“果”字头车牌号的缅甸汽车。南伞小镇秩序井然,一派安定和谐的景象。
所不同的是,通往南伞口岸的国门路上拉起了警戒线。我突然想,如果不是因为战争,也许一大早就有果敢的边民骑着摩托丰到这里来赶集买菜;如果不是因为战争,南伞的农民就能像往常一样,将自家的鸡蛋等农产品拿到果敢的市场上去交易。然而,因为缅甸果敢地区的战争,将这一切活动都陷入了停顿。
地处中国西南的云南省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国境线长达四千多公里。位于中缅边境的南伞小镇,因毗邻发生武装冲突的缅甸果敢地区而受到关注。而这里却没有受到任何不安定因素的影响。我们同时了解到,不光是南伞口岸,瑞丽口岸、河口口岸、金水河口岸、天保口岸、磨憨口岸等等,每一个边境口岸小镇的各民族群众团结相亲,到处都是一样的安定、和谐、有序。
据30日云南官方的新闻发布会称,与云南接壤的缅甸果敢特区“8.8事件”发生后,云南省迅速启动了边境维稳机制:一是加强边境管控,严密巡查防范,严守边境口岸、通道和便道;二是加强力量部署,做好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复杂局势的准备;三是做好安置劝返工作,及时选定安置点,调集食品、药品、帐篷等物资,加强卫生、防疫等各项工作;四是做好群众工作,发动基层组织,做好群众思想稳定工作,不信谣、不传谣,配合政府切实维护好边境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有一个安定温暖的家比什么都好
“我们担心回去不安全,再等等看吧。”31日下午,缅甸方面传来消息称,果敢地区局势已经稳定。有一些临时居住在中缅边境南伞安置点的缅甸籍边民并没选择回国,虽然他们的大多数同胞已经路上归国之路。他们对局势的观望,其实反映出的是对和平的渴望,是对有一个安定温暖的家的企盼。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缅甸果敢特区官员说,过去。在缅甸果敢地区当地不少民众靠种植鸦片为生,吸毒、贩毒情况一度猖獗。“这些阴暗的东西不但让外界反感。而且同样给当地社会造成不安定因素。但自1996年禁种鸦片以后,鸦片已经在当地基本消除了。我们很希望果敢特区能像我们的近邻中国一样和平稳定,大力发展经济。”
“战争是任何人都不希望看到的。看到老百姓的惨状,我也很难过、很痛苦。我希望果敢地区能迅速的稳定下来,让百姓安居乐业。”该官员说,“谁不想过平平安安、舒舒服服的生活呢?”我们从这位官员的话语中感受到他对国家安定、人民安居的憧憬。
“回家的感觉真好!”这是韩先生从缅甸果敢地区跑回国后,对我们说的第一句话。29日,这名中国人随着大批人潮来到边境小镇南伞。虽然是中国人,但他也被临时安置在了便民安置点内。他说,自己在缅甸一家工厂工作。由于缅甸果敢地区发生政府军与民族地区武装交火事件,工厂关闭,他回到祖国。
韩先生介绍说。由于果敢地区发生战事。自己存在银行里的钱也没能取出来,身上仅有几十块钱了。但在安置点里,得到了政府的妥善安置。他已觉得很满意,“回到祖国就像回到家,这种感觉是说不出来的幸福。”
那些天,因缅甸果敢战事进入居民安置点生活的人,不管是中国人,还是缅甸人。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有一个安定温暖的家,比什么都好!
记者手记:云南维护边疆稳定功不可没
在中缅边境采访,令我们体会最深刻的就是“稳定”二字。我们从那位不愿公开姓名的缅甸果敢官员口中得知,当地农民对中国政府实施的替代种植很是欢迎。他称:“现在许多果敢农民依靠中国政府提供的替代种植帮助,改种甘蔗、玉米、茶叶、橡胶、水果等,开始改变贫穷的面貌,有很多家庭都盖了新房。”
过去。缅甸果敢地区和金三角地区大范围的鸦片种植,导致大量吸毒、贩毒人员的存在,不仅给当地社会带来许多不安定因素,还给国际社会造成新的不稳定因素。区位与著名毒源地“金三角”毗邻的云南省,也成为境外毒品流入中国的重要地区。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云南省与邻国政府和地方组织在境外罂粟种植地区开展了替代种植。截至2008年,云南累计投资超过13亿元人民币帮助缅甸、老挝北部地区发展替代种植。
中国的稳定,不仅是中国内部的稳定,还与邻国边境的稳定休戚相关。“仓廪卖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现在,许多缅甸果敢民众在中国政府的援助下开展替代种植,许多民众摆脱了贫困面貌,他们开始向往富裕、民主、文明的新生活。这对边疆稳定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件好事。我想,正是因为中国政府和边疆云南的共同努力,才换来云南省多年来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我想。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作为边疆多民族省份的云南省,各民族间“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欣欣向荣之景,就是对共和国六十华诞的最好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