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读往来
2009-11-09
1读者来信
●我热衷旅游,也很喜欢阅读旅行类的杂志。贵刊在报道风景名胜区方面已经形成了定的风格和特色,这是尤为可贵的,但是每期读完总觉得不过瘾。希望你们能够多出一些风景名胜区的专刊,专门介绍某一处著名的景点。比如你们出过的温岭、富阳、峨眉山等专辑。作为读者,个人认为这样的杂志更具可读性和收藏性。(江苏南京市读者刘明飞)
亲爱的读者刘明飞:
谢谢您的建议!我们曾在2007年的第9、10、11期三期上推出过“中国风景名胜区25周年精华版”(上、中、下),对国家级的187个风景名胜区进行了系统的、全面的报道,迄今还有很多读者打电话来,要求购买这3期的杂志,如果您也有这方面的需求,可致电:0571-85052465。顺便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我们的第10期即将推出近半本的“岁月见证最美中国——建国60周年特别报道”,第11期将推出整本的“临海专辑”,教请关注。
●我是贵刊的长期订户,收到你们2009年第7期杂志之后,顿时觉得眼前一亮,很久没有看到过这么漂亮而又时尚的封面了。以前的封面大多是国内的风景区而且没有人物,但是第7期的不仅有人物,重要的是整体感觉很时尚、适合夏季的氛围。不知道你们挑选封面有什么标准,以后能否多选用这样的封面呢?
(上海市读者徐安妮)
亲爱的读者徐安妮:
我们挑选封面有一个总的原则,那就是要求是竖构图、画面简洁、色彩明快、精度够高。受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我们在挑选封面时基本上都会选择国内的一些风景名胜区,而且以我们的理事会单位为主。今后,我们会逐渐地尝试用一些国外的甚至是带有人物的风景图片,也希望读者们能够参与投稿,如果您手里有好的图片适合上我们的封面,可以毛遂自荐噢!
2有错必究
广州市读者马天意来电指出,2009年第8期第65页TIPS中“选料上乘、作料齐全”中的“作料”应为“佐料”,第118页的“形成若近若离的景象”应为“若即若离”。特此更正并致歉。
作者来稿,在一个月内没有接到编辑通知,可另投其他刊物。稿件未经采用一般不退,请作者自行留底。在来稿上请留下联系电话和电子信箱以便于联系,谢谢合作!
本刊选用的部分文图作者不详的,敬请作者与本刊联系,领取稿酬。
3小编们也用上“人肉搜索”
由于第11期要做整本的临海专辑,而且得提前出版,于是我们定了一个9、10、11期的总体出版流程,将3期杂志的工作并列进行。所以这一阵子,编辑部的同仁们都是满负荷运作,忙得上蹿下跳。
所章的是,本期的“岁月见证最美中国——建国60周年特别报道”早在今年年初就已经确定好了,操作起来相对从容。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在为寻找历史老照片而发愁。毕竟时间跨度长达60年,而且有些照片是非常珍贵的。办法是人想出来的,于是编辑们充分发挥新时期网民的“人肉搜索”精神,通过各种途径前去打听老照片的下落,上演了一场真实版的“谍中谍”,令人惊喜欣慰的是,我们居然找到了1979年,邓小平在黄山时的随行摄影师陈谋荃老师。接到我们的约稿请求之后,陈老师二话没说,将自己30年前所拍的照片如数献出,其中还有不少照片是杂志首发噢!(赵洪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