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医院财务风险及风险控制

2009-11-05葛捷樟

中国经贸 2009年16期
关键词:财务风险控制医院

葛捷樟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医院从无风险经营转变为有风险经营,出现了各种经营风险及财务风险。本文就医院目前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及风险控制措施提出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医院;财务风险;控制

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过去以政府拨款为主要经费来源的办院格局逐渐被多元化的办院形式所替代,民营医院、中外合资医院等应运而生。多元化的投资和银行信贷的支持,为医院规模的壮大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也使医院从原来的低风险经营或几乎无风险经营转变为较高风险经营,出现了各种经营风险及财务风险。下面就医院的财务风险作初步探讨。

一、医院目前面临的财务风险

所谓医院财务风险,是指医院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医院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产生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医院目前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筹资风险

由于财政补助与医疗事业的发展不相适应,财政投入资金远远不能满足医院发展的需要。从近年来的情况看,如果考虑物价上涨因素,财政拨款非但没有增长,反而下降了。加上医院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为了生存和发展,许多医院选择了较高风险的负债筹资。据不完全统计,到2008年底,全国医院的各类贷款总额高达2000-2500亿元。规模庞大的贷款在帮助医院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医院的资产负债率越来越高,偿债风险越来越大。如果医院经营管理不善,资金周转不灵,不能如期偿还贷款本息,信用受损,那么将陷入筹资风险的漩涡。

2投资风险

医院要发展,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地开发新项目,改进诊疗手段,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医院还要不断地扩大服务规模,以获取规模效益(如有的医院已向集团化发展)。如此等等,都需要医院不断进行投资活动,以增强医院的综合实力。目前医院的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还有就是科研方面的投资。公立医院普遍存在缺乏专业的经营管理队伍和严格的制度约束,无专门的投资决策机构等等问题。对于重大投资项目,虽然许多医院委托有资质的咨询公司进行评估并出具可行性研究报告,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多数咨询公司没有深入调查研究,而且与委托单位财务人员很少沟通,造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生搬硬套,缺乏科学的依据和方法,可行性研究报告流于形式,这样就很容易造成盲目投资,给医院带来重大经济损失。

3固定资产流失风险

近年来,随着各种现代化大型医用设备的购置和高档病房、门诊的建设,医院固定资产规模迅速膨胀。如果没有建立严密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以及完善的固定资产账簿体系,就很容易造成固定资产流失、毁损和减值,甚至被个别人非法占有。

4基建项目专项资金管理风险

近年来国家对医院基建项目投入规模加大,比如,“非典”发生以后,对医疗救治体系建设的投入比以往都大,还有就是对初级医疗卫生投入越来越大。今年出台的新医改方案明确规定,未来3年,各级政府将新增投入8,500亿元用于医改五项重点工作。这样大的投入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但许多医院缺乏专业的项目经费管理人员,内部基建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严重影响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5收入管理风险

医院的收入主要为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如果管理不到位,势必出现收费票据丢失、违规收费等现象。近年来收费人员利用计算机系统漏洞挪用、贪污公款案例时有发生,以及部分医务人员私自收费,截留医院收入,科室巧立名目收受病人费用,私设“小金库”等,都说明了医院收入管理风险在加大。

6现金流量风险

现金流量风险是指企业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在时间上不一致所形成的风险,当企业的现金净流量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收益下降,也可能给企业带来信用危机,使企业的形象和声誉遭受严重损失,最终陷入财务困境,甚至导致破产,现金流量风险是企业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具有原因复杂、偶然性大、潜伏期长等特点,当前,医疗市场环境日趋复杂,医保制度改革要求医院垫付更多的资金,医疗欠费回收时间延长。因此,一定要随时关注医院的现金流量信息,以免因现金短缺引发财务危机。

二、风险控制措施

1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医院必须正确认识风险,科学预测风险,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预警系统,制定适合医院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财务危机由产生到恶化,都有经历了一个渐进积累转化的过程。财务人员可通过观察有关财务指标的变化,对医院财务风险发出预警信号。这些财务指标主要有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安全边际率、应收款周转率等。同时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明确相关部门和个人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内部审计,完善考核制度,确保各项制度有效实施。

2建立行之有效的筹资管理机制

医院要成立筹资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资金使用和监督管理;根据自身的偿债能力,制定合理的筹资规模和结构,多渠道筹措资金,分散风险。不但要从短期偿债能力来考虑筹资,也要从长期偿债能力来考虑筹资,这样才能通过贷款等筹资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医院筹集资金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一是资金需要量的合理原则。这样就不会因资金不足影响医院业务开展和建设需要或因资金过剩造成浪费。二是资金按时供应原则。一定要保证资金按时到位,供应及时。三是筹资费用适当原则。应从不同筹资方案中选择资金成本最低的渠道取得资金。四是资金投向合理原则。筹资的效益与投资的方向关系密切,若资金投向错误,是不可能取得好的筹集效果的。

3加强对外投资的管理

投资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可靠的信息以及不能控制事物未来发展的进程。因此首要任务是要加强投资决策的管理。投资决策的过程分为三个步骤:确定目标或确定问题;拟定各种可行方案;从各种可行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在对各种方案进行研究、评估阶段,必须允许相反的意见,切忌固执己见、独断专行。以上是事前控制。其次,要加强投资计划执行过程的风险控制,其一:对计划执行过程中发生的重大的、非正常的差异进行重点控制;其二:建立健全归口分级管理责任制,借助于财务制度,把投资控制纳入正规化、经常化的轨道。这是事中控制。此外,还要进行事后控制,追踪考核计划执行结果及反馈信息,只有通过这一环节,才能衡量投资的实际效果。

4强化固定资产管理

医院应当设置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组织机构体系;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严格固定资产采购、使用、处置、报废等相关业务审批手续,明确从固定资产预算到入库等各个环节的相关部门及人员的责任,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同时,要加强固定资产保管工作,规范固定资产核算,防止资产流失,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账簿体系,财会部门负责资产的总帐和明细帐,实物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实物帐和卡片帐,做到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

5建立健全基建项目经费管理责任制

加强对基建专项资金的监督,严禁挤占、挪用专项资金。首先要加强项目的预算管理,科学、合理地编制项目投资预算。其次要严格执行项目预算,不得随意变更预算。内部审计部门应加强基建支出的审计,必要时可委托外部审计机构进行审计,重点审查是否按规定开立基建账户,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以保证项目资金不与单位经营资金混在一起相互据占挪用;检查基建会计核算体系是否建立健全,是否按《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办理基建会计业务。

6加强医院收入管理

医院要严格执行国家物价政策,医院要设立专门的物价管理部门,配备专门的物价管理人员,加强医疗收费的管理。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在计算机管理上,应设置不同操作人员的权限,建立多级审核制度,杜绝收费人员舞弊行为的发生。在票据管理上,医院必须使用财政部门统一监制的收费票据,财务科应派专人负责,加强对各种票据的保管和领用的管理,建立票据领用和核销制度,避免发生票据丢失、收费混乱等现象。医院的各项收入应及时入账,当天收入当天交存银行,不得坐支现金。同时,物价管理科应不定期对收费进行检查,审计科应加强对医院各项收入的审计。

7建立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系统

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因而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正常生产经营,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对于医院来说,目前还没有硬性规定要求医院编制现金流量表,但有条件的医院应逐步建立现金流量表报告制度,最起码要编制单位内部使用的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中的许多信息能够对医院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发出财务预警信号。在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后,医院对风险信号进行监测。如果出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值时,会计人员应分析其形成原因,比如,是药品等库存物资积压、应收医疗款增大,还是医疗管理水平下降导致医疗成本上升等,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采取应对措施降低其危害程度,使医院的现金流呈现一种健康、合理的状态。

猜你喜欢

财务风险控制医院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萌萌兔医院
认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