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水企业成本管理探讨

2009-11-05陆相周

中国经贸 2009年16期
关键词:供水企业效益成本

陆相周

摘要:本文结合一些具体工作实例,提出了降低供水企业成本的一些有效办法,并对供水企业成本的管理作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供水企业;成本;管理;效益

近年来,供水企业受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和售水结构的调整,销售收入增长缓慢,此外,受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影响,水源水质恶化,制水成本不断上升,增收工作,控制成本,改善财务状况对于供水企业来讲更重要。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加强供水企业成本管理进行探讨。

一、控制成本是供水企业增效的主要途径

我国现行的水价定价体系非常明确的表达了“价格=成本+利润”的关系。供水行业的特点又决定了在一定的时间内水量销售的相对稳定性,所以一旦水价确定以后,内部挖潜,千方百计降低供水成本就成为增效的主要途径。此时,“利润=价格-成本”。显然,成本下降,利润便上升。

保本微利的水价定价原则表明,价格与成本的关系间,成本是关键因素,成本既决定价格又反过来影响利润。有些供水企业对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集中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成本控制意识,在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上,思想上不注重成本控制,制度上也缺少相应的保证,内部成本控制中的许多技术问题和制度问题导致企业劳动生产效率低于行业平均劳动生产效率。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水价的调整上,将企业的效益寄托于水价的提高。有些管理不善导致亏本的供水企业,一亏本就要涨水价,再亏再涨,形成恶性循环,不仅损害了广大用户的利益,也损害了供水行业在群众中的形象。

由此可见,降低成本是每个供水企业经营者必须牢固树立的经营理念。

二、技术进步与管理创新是降低成本的根本方法

1科技创新、制度创新降成本

(1)利用变频技术,优化变频组合降低配水单耗。随着实用型变频器的生产并应用到水泵控制上,一改传统的电机控制模式,就可大幅度节约电能,这就是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降低。

(2)继续挖掘“谷”“峰”电价潜在节能空间,均衡调配生产任务(全年节约电费)。峰谷电价对于供水企业常不利,我们向市省有关部门反应也没有得到答复。我们就内挖潜力,最大限度的发挥清水池、圆沉淀池、石佛沉沙池的有效调蓄能力,根据谷峰电价的特性,从更深入的层面挖掘峰、平、谷、尖时段的节能模式,更加合理的泵组搭配、水泵的开停等。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控制水位,进行节能降耗。

(3)全面开展TNPM(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提升现场管理水平,降低设备实体性贬值,改善机器设备运行效率,延长机器设备使用年限,间接降低成本。

2财务管理理念创新,促进成本控制

(1)总公司全面施行会计委派制度,公司所有财务人员调配、绩效考核、劳资福利由总公司统一管理,充分调动了财务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了对基层的监控力度,降低了公司可控费用的支出数。

(2)及时完善财务人员管理办法,实施了财务人员考核细则,颁布了财务稽核办法,加大了对基层财务人员及基层单位负责人的监督力度,细化了成本控制细则,使成本控制更科学、更量化。

三、供水企业成本控制的实施步骤

成本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不可不谈的话题,成本的高低往往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成本控制对每个企业来说都是管理的重点之一,如何来实施成本内部控制与管理,我认为有以下三个步骤。

1领导亲自挂帅,通过培训和宣传,强化成本意识和责任

企业各项活动的进行、各项战略措施的实施都是由人来进行的,人的活动在成本发生的各个阶段占主导地位,人的素质、技能是企业成本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中对企业成本影响最大的,是职工的成本意识与降低成本的主动性。树立职工的成本意识,就是要使职工树立这样一些思想:成本是可以控制的,成本控制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在工作中时刻注意节约成本。加强成本管理,首要的工作在于提高广大职工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培养全员成本意识,变少数人的成本管理为全员的参与管理。

2建立成本控制系统、工具和成本分析模型、考核体系,实现成本的全过程控制

从企业实际出发,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建立和完善成本管理体系。其中包括组织领导体系、生产成本预算管理体系等。大力推进管理方式的转变,实现生产成本的全过程控制。针对成本管理部门职责不清、消耗记录不规范等现象,通过完善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把生产成本的管理与消耗控制切实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生产成本的流程管理和过程控制,对每一项成本管理业务流程进行标准化设计,把车间、各职能部门的成本管理工作统一衔接起来,明确分工,落实成本管理流程各环节的日常工作责任。按照统一核算、分级管理的原则,把降低成本、压缩费用的目标列入各单位的主要考核指标。明确各基层单位处长是本单位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成本管理及成本指标负全责。对日常成本核算及定额管理、消耗控制等负全责。通过年终责任目标考核促进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建立增收节支降耗持续深入开展的长效机制。

3成本追踪与评估,召开成本分析会,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

通过成本核算资料,进行成本追踪与评估。以本期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上年实际成本进行比较,了解成本的升降变动情况,研究量差、价差因素影响和运动的规律,分清成本差异的经济责任,寻求节约劳动耗费、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措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定期组织供应、生产等部门及水厂召开成本分析会,通过成本的反馈控制,查明成本节约或超支的主客观原因,确定其责任归属,及时发现在概预决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企业管理水平的好坏,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及时发现经验,总结教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年终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对成本管理较好、经济效益有所提高的部门进行激励,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总之,供水企业成本管理是供水企业内部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必须常抓不懈、一抓到底。狠抓成本管理的重点工作不放松,真正把加强成本管理、规范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落到实处,对加快实现企业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起到促进作用。最终,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最佳状态。

猜你喜欢

供水企业效益成本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供水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主要问题分析
XYZ上市公司成本控制问题对策分析
哲理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