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池鱼思故渊

2009-11-04

长城 2009年5期
关键词:傅山赵孟頫

老 城

公元1279年3月19日,对于欲罢不能的赵宋王朝来说,是个世界末日般的日子。惨烈的新会崖门海战使得宋元两朝之间办理了交接手续;元军以其凶猛的攻势击溃了由两千多艘战舰组成的南宋护驾军,迫使丞相陆秀夫背负少帝投海自尽。据史料记载:后宫诸臣,从死者甚众,海上浮尸者十余万人。

那场海战,无论对于历史学家,还是政治家乃至文学家,都不能轻松地一笔带过;更何况是当事者,宋、元两朝的文武百官,皇室亲族。是的,当元帝国奖赏有功将领举杯欢宴的时候,当蒙元贵族以各种方式举行历史性大典的时候,却还有另一群人,沮丧地躲在各地,心怀忐忑,在等待不测的命运像魔鬼一样降临。这就是历史,就是人类亲手创造的历史。人民史也好,英雄史也罢,总归产生了两群相互对立、相互转换命运的人。无论如何,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赵宋王朝覆亡了,蒙元帝国的太阳升起在这块被血浸透了的土地上空。时间老人悄悄地走了七年,即公元1286年,有二三十人的一队人马,离开江南鱼米之乡,朝元大都北京方向缓缓而行。看上去,这群人和普通官员的出使与归朝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他们一定是普通的穿戴,有如百姓一样普通的情绪。然而,这的确不是一群普通的官员,他们中的一个人,不单与老百姓不一样,也与其中任何一个人都不一样,这个人就是赵孟頫。

赵孟頫(公元1252-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浙江吴兴人。宋太祖第四子秦王德芳之后,宋太祖十一世孙。幼聪敏,读书过目成诵,为文操笔立就。十四岁,用父荫补官,试中吏部铨法,调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家居,益自力于学。

徐复观在其《中国艺术精神》中说:“赵松雪当宋亡的时候,还是二十多岁的青年。从馀荫下曹,身当夷狄巨变,恢复既无可言,他唯一可走的路,便是入山归隐。”徐复观说得不错,应该说,身为元统治者政敌的后裔,归隐山林,自是一条保全性命和名声的路子,即所谓“闲吟渊明诗,静学右军字”。然而,不幸的是,赵孟頫早岁为才名所累,行台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江南遗逸,得二十余人,以赵孟頫为首选。

中国书法文化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莫过于赵孟頫。

实在说,赵孟頫的确是一位大书法家。据元史记载:“孟頫所著,有《尚书注》;有《琴原》、《乐原》……诗文清邃奇逸,读之使人有飘飘出尘之想,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天竺有僧,数万里来求其书归,国中宝之。其画山水、木石、花竹、人马,尤精致。前史官杨载称孟頫之才颇为书画所掩,知其书画者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者不知其经济之学。”近人马宗霍也说:“元之有赵吴兴,亦犹晋之右军,唐之鲁公,皆所谓主坛坫者。”将赵孟頫一下子提到了元代的峰巅地位。

贬刺者认为,赵孟頫以大宋皇室而仕元,大节有失,“遂大薄其为人,痛恶其书浅俗”,这是清代著名书法家傅山说的。他还说:“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纲常叛周孔,笔墨不可补。”“学问不正,遂流轻灵一流。”李东阳云:“至对元世祖曰,往事已非那可说,且将忠直报皇元。则扫地尽矣,其画为人所题者有曰,前代王孙今阁老,只画天闲八尺龙。有曰,两岸青山多少地,岂无十亩种瓜田。至江心正好看明月,却抱琵琶过别船,则亦几乎骂矣。”

赵孟頫除了归隐山林,或者出仕外,是否还有其他的路可供选择,他还有没有过正常生活的可能性。因了他有王孙的身份,他的抉择已非富贵与贫贱的问题了。傅山贬刺赵孟頫,当然是有资格的。康熙十七年,清廷开博学鸿词科。此时的情形与程钜夫下江南搜寻遗逸差不多,也是改朝换代的当口。地方官迫使傅山赴京应试,傅山称疾不从。官吏竟命人舁其床而行。至京,见午门,泪涔涔下,抵死不应试。

初看上去,赵孟頫被选中,与傅山被看中,都在改朝换代之际,都是前朝遗留下来的名人,没什么不同。其实,这里有大不相同,赵孟頫是天生的元朝“政敌”,而傅山不是。

士可杀不可辱!

这是中国古代有气节的知识分子特有的人文精神。当我们吟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时候,当我们重读“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时候,不能不为烈士的豪气而动容。

历史的遭遇、事件、人物总有相似之处,而决非有绝对的相同。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老杜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人事沧桑之后,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无论是李白,还是蔡邕,他们于社会,更多的是“儒冠”精神,而非纨绔习气。赵孟頫的心底,赵孟頫的修养,亦非纨绔子弟所能修炼出来的。因此,无论他自己怎样选择,归隐山林也好,仕元也罢,还是拒绝“搜寻”,最终的结果都会以“儒冠”误身,而不能正常的像平常人一样生活。从文化的角度、人生的角度来看赵孟頫仕元,对于他,无论如何是一次生与死的选择,这种选择的局限性很大,应该说,他别无选择。

这让我想起另一件表面看来与赵孟頫不相类比的事件,但,在我看来,从“文化精神”上去分析,是一脉相通的。事件发生在民国时期:韩复榘主豫时河南大学生罢课、闹风潮。韩复榘传见校长,这位校长略为争辩,韩大怒,让校长跪下。河南大学校长动用了那句话:“士可杀不可辱!”韩复榘便道:“我杀你!”

韩复榘乃军阀习气颇浓的人,你以为他真不敢当着众人的面“成全”了你呢?人们深知其厉害,有两人强拉校长跪下,才免一死。梁实秋先生在转述这个事件的时候,没有详细描述那位校长跪下以后的情形,只说到“才免一死”就戛然而止了,却恰恰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那位校长并非不明白“士可杀不可辱”的真正含义,也并非不明白跪下便是被侮辱了,但他还是跪下了。

赵孟頫当时与其他二三十人上路了,在他上路之前,是否说过不上路的话,或者称疾不从,史无记载。虽然没有强拉他的动作,程钜夫却有“强拉”他的上方宝剑,因为他不是自发地来搜寻逸民的,而是奉诏行事。这时强拉并没有减弱阵势,因为赵孟頫与生俱来的“政敌”身份是不容许他有违于奉旨的“钦差大臣”之命的。

如果不是大宋王朝遭到灭顶之灾从此一去不复返,也许,赵孟頫会在平缓的升迁中实现他的梦想,以一个王孙的身份度过他安然平静的一生。因为,没有任何资料显示赵孟頫性格中有不宜在宦海中生存的佐证,比如过分刚烈、倔犟,比如“阿斗”式的无能无知又无主心骨。或许,他也不会在书画艺术上焕发那么灿烂的光辉,因为自从大宋以降,各体书法都已达到峰巅,超越峰巅已经极其困难,宋代苏东坡、黄庭坚、米南宫、蔡君谟四大家虽然天分极高,却也无力跨越顶峰。更何况宋末出现的种种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在阻碍文化的发展。

然而,改朝换代的巨浪将赵孟頫打入水中,又从水中卷起。惊魂未定的年轻的赵孟頫,并非“至江心正好看明月”,因为大宋的天早已毁灭,大宋的江心早已成了死水。随之而来的是蒙元王朝那条巨轮在退潮之后的水面隐隐地前行。赵孟頫被动地、几乎是别无选择地上了那条“别船”,却并没有抱着大宋的琵琶。

我非王孙,又未经历过改朝换代,无法真切体味赵孟頫上了“别船”的真实感受。所有的评判于思想的抒发全部来自于史料乃至文艺论著,甚至是主观臆测。

据《元史》记载:孟頫才气英迈,神采焕发,如神仙中人。世祖颇之喜,使坐右丞叶李上。或言孟頫宋室子,不宜使近左右,帝不听。时方立尚书省,命孟頫草诏颁天下,帝览之,喜曰:“得朕心之所欲言者矣。”

看来,赵孟頫深得元世祖忽必烈赏识,然而,他毕竟是大宋宗室。在《元史》的《赵孟頫传》中不止一次出现这样的信号:或言孟頫宋宗室子,不宜使近左右;帝初欲大用孟頫,议者难之。

实际上,满朝文武,没有谁能忘了赵孟頫的出身,也就是“政敌”的身份。赵孟頫之所以被后人讥贬,除了仕元的事实之外,还有其“言论”可为把炳。忽必烈曾让其赋诗讥评在宋为状元、位至丞相的留梦炎,赵孟頫诗云:“往事已非那可说,且将忠直报皇元。”这几乎是表忠心了。

难道赵孟頫真的那么无耻吗?未必!

什么事都有个前因后果。忽必烈对赵孟頫等的“宠爱”,其实不过是想豢养而已。不必真会替他咬人,只要能当好摆设就行了。忽必烈也常常拿“身份”来刺激他们。他说:“留梦炎曾经中过状元,是宋朝廷的丞相,贾似道误国罔上,他只能苟且偷安,从来没有采取过挽救措施……留梦炎是你父亲的朋友,你不便直言不讳地指斥他的过错,你写一首诗讽刺他吧!”

看到这儿的时候,我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虽然是三伏天,却感到皮肤上有一层冷气疾速爬行。这让我想起了电影《屈原》中让奴隶们(或壮士)互相斗杀取乐的场面。尽管他们相互间可以是朋友,也必须让对方倒在血泊之中,不然的话,统治者就无乐趣可言。

“往事已非那可说,且将忠直报皇元”,就是在这种情形之下的奉命之作。比起用铁器将朋友杀死,应该说,这个忠心也算是够“文明”的了。如果有一天忽必烈高兴了,或者闷了,真的让赵孟頫将其父辈的老朋友留梦炎杀死,我想,赵孟頫未必下得了手。

大概赵孟頫知道后人将对他的仕元做出讥评,或许,是他真的总在一种矛盾的状态下无可奈何地生存。上有飞鸟,下有潜鱼,还有活下来的逸民们,不都在元朝的统治下活着吗?干吗单独指责我呢!他曾有感秋诗五首,能说明他的内心深处的苦楚。其四曰:

下有沉潜鱼,上有冥飞禽。

先民莫不逸,我独怀苦辛。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菲菲”,莫名的惆怅与感伤的情绪,伴随着赵孟頫,宛如他的影子,挥之不去。而“我是敌人”的情结,深植在他的心底,他得面对所有的刺痛,承受来自往昔的、将来的、现时的所有的精神重负。

有一次,忽必烈问赵孟頫:你是太祖的孙子?还是太宗的孙子?旧事重提,提醒他,你是谁。忽必烈说:“太祖的事迹我很了解的,他的行为大多是可取的。”赵孟頫是感觉到长期留在皇上身边被人嫉恨,还是怕“伤疤”随时被人揭开而心痛呢!史料臆断是前者,我认为是后者,或许两者兼而有之。那次谈话以后,赵孟頫调补外任。

大德元年(1297年),迁汾州,未上;迁秦州尹,未上;1319年,得诸南归;帝遣使赐衣币,趋之还朝;以疾不果行。

赵孟頫一直在想方设法躲避政治的漩涡,企图逃离政治的浪端。我是敌人———在他一生的政治生涯中贯穿始终。但是,他的躲避与逃离不是强硬的,而是以用心工作为主要表现方式,小心翼翼地躲避,他的《谥文》是这样概括仕途情形的:

议法刑曹,一去深文之弊。条事政府,屡犯权臣之威。佐郡治,则平反役卒之冤,兴学校,则奖励勤苦之士。官登一品,名高四海,而处之恬然若寒素。

他对新政的态度,当然不是像傅山那样采取敌对的态度,以“抵死不应试”而站在敌对的立场上。他的“敌”的概念是单方面的,隐蔽在内心的,他以“我是敌人”来完成他的立场而不是以蒙元为敌。赵孟頫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作为宋室王孙,亲身经历了国家的沦亡,江山易色。宋朝末年,仓皇南渡的大宋君臣,偏安一隅,歌舞作乐,赵孟頫无力无为。那时他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北来风俗犹存古,南渡衣冠不及前”,“人间俯仰成今古,何待他年始惘然”。赵孟頫诗篇虽然够不上壮烈,却也让人回肠荡气,那喟叹,让人感到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明代何良俊在评书时说:“宋时惟蔡中惠、米南宫用晋法,亦只是具体而微。至元时有赵集贤出,始尽右军之妙,而得晋人之正脉。故世之评其书者,以为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举无此书。”针对类似有关对赵孟頫的评价,傅山发起猛烈攻击。他云:“然又须知赵都是用心于王右军者,只缘学问不正,遂流软美一途。”对此,他解释说:“贫道二十岁左右,于先世所传晋唐楷书法,无所不临,而不能略肖。偶得赵子昂、香光诗墨迹,爱其圆转流丽,遂临之,不数过,而遂乱真。此无他,即如人学正人君子,只觉觚棱难近,降而与匪人游,神情不觉日亲日密,百无尔我者然也。行大薄其为人,痛恶其书浅俗……”傅山将赵孟頫的人格直接与君子对立起来,是儒家正统观念的集中体现。他的意思是,晋唐的楷书法,无论怎样下工夫,却不能略肖。而学赵子昂,几下子就能达到乱真的地步。这几句话,不但把赵子昂的书法贬得一文不值,还对其人格以痛打落水狗的姿态,毫不留情地进行了攻击。

对于傅山其人,我是十分敬重的。如果时日可待,我会专文加以述说,其书法,也大有可取之处。数年前曾见过当代吴连城先生《傅山及其书论》,知道傅山的身世,感叹万端。那是一位义士,铁骨铮铮。由此,我曾写过《傅山及其美学思想》一小文,发在八十年代的《广西侨报》上,但是,当我通览了书学史,考察了上至两汉,下至晚清的书法家乃至书法文化的背景之后,我不得不说,傅山对赵孟頫的气愤导致了他对赵孟頫书法的偏见。从而,也引发了我对赵孟頫其人、其书、其说的全面考察。虽然未必是五百年中仅此一个,却也不得不说,赵孟頫在书法上的造诣,在赵宋至满清(北宋960年至清亡1909年)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可以称之为一代巨匠。

赵孟頫的仕元,当然不能让人敬仰。与颜真卿的壮烈牺牲相比,与文天祥、谭嗣同英勇就义相比,都是软弱无力的。与傅山救助其师长袁继咸、抵死不应清廷之试相比,也显得不够气宇轩昂。然而,不是谁都能当烈士的,也不是人人都可以称之为义士的。我在此文中,既不是想给赵孟頫翻案,也不想给赵孟頫立传。我只想从中揭示一个问题———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背负的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中,究竟有多少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在考察了蔡邕与颜真卿之后,我明白了许多许多,也许,我不该这么早地动手,将笔墨匆忙地指向赵孟頫。也许,以我的才力,知识,还无法准确地把握赵孟頫这么一个复杂的人物。然而,当我读了《元史》有关赵孟頫的资料之后,特别是浏览了一些诗作之后,我就不能“移情别恋”了。胸闷,气短,浑身难受,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受,不尽早地将关于他的断想写出来,恐怕我难以干其他的事情。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我重新打开书本,重新再读赵孟頫的诗作,企图在他的诗中,了解这个人的内心世界。

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古语已云然,见事苦不早。平生独往愿,丘壑守怀抱。

图书时自娱,野性期自保。谁令堕尘网,宛转受缠绕。昔为水上鸥,今为笼中鸟。

哀鸣谁复顾,毛羽日摧槁。向非亲有赠,蔬食常不饱。病妻抱弱子,远去万里道。

骨肉生别离,丘陇谁为扫?愁深无一语,日断南云杳。恸哭悲风来,如何诉穹昊?

如果说赵孟頫在元为官时时刻刻以“我是敌人”而小心从事的话,那么,他一旦闲下来,抚今追昔,“我是罪人”便是他内心深处刺得心痛的情结。对于赵孟頫来说,以往,怎能说啊!将来,不堪想象。不管是以往还是将来,都来自于现实———

作为诗人的赵孟頫,当然不是一流的。他的诗大都有“来历”,用典过多,造成了创造力的不足。“在山为志远,出山为小草”两句,来自东晋谢安出仕的典故,更出自“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的诗句。但是,远志与小草确乎生动准确地道明了赵孟頫初仕元的境况,让人想到远与小的区别,志与草的不相称。“守山”与“出山”在一念之间,上了任才明白,“见事苦不早”,也让人感受到陶渊明“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的凄伤感叹。所不同的是,赵孟頫仕的是敌朝。

我是罪人———赵孟頫时时刻刻在内心深处这么说。

孤灯空月夜,是什么滋味儿。春天,当蛰伏的小动物鸣叫之时,赵孟頫在此起彼伏的春风中能否感受到大地的复苏;夏天,溽热的气浪拥进卧房的时候,他能否感受到季节在变幻;秋天,秋虫咻咻,他能否感受到收获的殷实。我想,他不会,季节的变化于赵孟頫的内心深处会是一个样。病妻抱着“弱子”,那病,那弱,有可能并非仅仅指的是肉体,更有可能指的是精神,是境况,是状况。

在写蔡邕那篇文章的时候,我曾发问,毕竟是政治误了蔡邕,还是蔡邕误了政治。是的,蔡邕在书法上乃至文章音乐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天才,独步汉代。但是,他政治上的幼稚,在他白发苍苍的时候还如当初,令人扼腕。赵孟頫不同,他不是幼稚可笑的。然而,却陷进去了。“谁令堕尘网,宛转守缠绕”,则是他自己也无法解释的。因为,他并没有想在赵宋灭亡之后出仕,他只想读陶渊明诗,练王羲之的字。但他没有反抗,就上了别船,而那船,是击沉了大宋王朝的敌船。

我是罪人———

痛悔、凄楚,内心深处的痛楚难以诉说。

赵孟頫“名高四海”,却一生贫困。虽然没有像颜真卿那样,常常靠乞米来维持生活,却也在“寒素”之中度日,蔬食常常靠亲友馈赠。据《元史》记载:帝闻孟頫素贫,赐钞五千锭;俄赐钞五百锭;孟頫尝累月不至宫中,帝问左右,皆言其年老畏寒,敕御府赐貂鼠裘。赵孟頫为官之穷,看来是出了名的。朋友亲戚看不过去,皇上也看不过去了。可见,赵孟頫为官,并未富起来。也说明,他并非贪图富贵。乐不思蜀是尽人皆知的故事。赵孟頫并非阿斗,赵宋王朝的覆亡对于赵孟頫来说,是切肤之痛,那伤痛是难以化解的。他在难以化解的切肤之痛中又仕了元朝,内心的刺痛与切肤之痛遥相互应。一个伟大的艺术家的宿命,矛盾、精神的痛苦,往往会加深他们的艺术成就。在讲究雄性精神的中国,一切来自多方面的压迫,也必须由直立行走的仁人志士来承受。

多少年之后,当赵孟頫来到西子湖畔,在岳飞墓前凭吊时,由于他儒雅的性格,未能如其后傅山那样拒仕所造成的无法挽救的局面,并且造成的内心矛盾与精神苦痛,使他面对英雄,却终于忍不住了。那是一首抚今追昔的挽歌,那是一首复杂的内心表露。一腔幽怨,百世难解之恨,追悔、怪罪。大宋王朝亡国之责该由谁来承担?江山易色的切肤之痛,上别船的精神之痛,这些苦果都由儒士赵子昂吞咽———

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在体现中国古代文化精神方面,士大夫由两条光明大道可走,走起来是那么理直气壮,气吞山河。齐家治国平天下———隐逸山林渔歌唱晚。

我当然不否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追求与社会实践给社会带来的正面效应,也对道家文化精神予以足够的尊重。然而,不是哪一个士大夫都能够治国平天下的,也不是谁都有条件隐逸山林不干活只读书赋诗而可以生存的。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赵孟頫也必须在两条光明大道面前努力地上轨。如果仅仅是那样的选择,于赵孟頫来说,也并非难事。然而,无论怎样,他都不可能使自己成为正德君子,或者隐士。

如果说“我是罪人”是他闲暇下来的一种自我谴责,那么,“我是敌人”则是他一生对自己的精神压迫。“我是敌人”为主线,“我是罪人”为副线,构成了赵孟頫精神的两大脉络。“我是敌人”的精神压迫,使他对“自由”的要求日益强烈起来,对自然的皈依,对隐逸山林的渴望,是他不能忘怀的。

“昔为水上鸥,今如笼中鸟”便是他在蒙元王朝那只豢养他的笼中吟唱的一首哀歌,既没有行吟诗人的悠然自得与放浪形骸,也没有身怀抱负要求天公重料擞的气派,甚至连大志难酬的怨言也没有。剩下的,只是飞出笼子,归于普通。他在中国士大夫中,其要求降到了最低点———

平生山林道,独往乃所达。

池鱼思故渊,槛兽念旧薮。

“池鱼”、“槛兽”的自喻对于赵孟頫来说,对于官登一品的人来说,是不能再行自我贬损了。“池鱼”、“槛兽”与“故渊”、“旧薮”相对应,其要求,仅仅是恢复一种状态而已。自喻的自我贬损,要求是那么可怜。我们又能有什么感想呢?可怜,小得可怜的一点愿望,也得不到实现,那么,生活中的一切,于他还有没有意义呢?

徐复观先生曾经说:“轻责人以不死,实为不恕。”是的,我们今天去看古代知识分子的行为,应该给予更多的理解。宋亡之际,他才二十几岁。实际上与当时普通知识分子,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其他人仕元,似乎并没有“大节有亏”之论,只是因了他是过气的王孙,才有大节失与不失的问题。赵孟頫对笼中鸟是有切身感受的,也是因为他的切身感受,对笼中的无可奈何,才导致他对山林、对自由、对当个普通人的非同寻常的渴望。

一个大艺术家,往往有其深刻的矛盾性。正是由于种种自身的矛盾,给艺术家的创造力补充了添加剂。正是由于现实生活与精神向往所构成的深刻的矛盾,使赵孟頫焕发了艺术创造力。一方面借书画以安慰灵魂的不安而寄托于艺术,这两方面的动力合为一股,在深刻的矛盾之中挖掘了创作潜力。从而,使他在书画两个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就。自宋代以后,包括宋代,我们已经绝望了,对楷书的前途感到绝望。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三家,分别以欧体、颜体、柳体楷书称善。那座山峰高耸入云,让我们看不到顶端的瑰丽之所望,更看不到颜真卿们从山的那一面是怎样登顶的。一直到元代赵孟頫的楷书的出现,在三体中又增加了赵体,终结了楷书以姓氏冠名“体”而固定下来,在以后历朝历代漫长的时间里,时至如今,尽管可以自称谁谁为其姓氏之书体,只是自我安慰罢了,楷书以书家姓氏冠名为“体”,再也没有被公认过。

自从傅青主“遂大薄其为人,痛恶其书浅俗”的宣言发布天下,赵孟頫就成了“俗书”的代表,就成了人品不高的代表,就成了人人都可以鄙薄其人进而鄙薄其书的口实。新近学者也出来起哄,说赵孟頫的书法是如何的“甜腻”,让人如何受不了。其实,在改朝换代之际,不要说全国的老百姓都要在新的政权之下维持生计,就是高官如欧阳询者等一大批隋朝元老,也在唐朝为官,却没有生出这等是非。而赵孟頫除了“仕元”之外,并无行政的恶行,更无其人狡诈、凶残、贪污、欺压百姓的恶的记录。那么,他为什么被傅青主等所鄙视?我想,这首要的原因则在于赵孟頫是宋宗室,与其他人的身份大不一样;还有个大家都不愿意挑明了的因由,则是我们大汉民族的自大,是容不得少数民族统治的。傅山也面临着与赵孟頫同样的境况,他就没有接受满族“高官厚禄”的威逼利诱。他以他的行动实践了他的理论,他有资格评判赵孟頫。似乎更多的以起哄为“学者”资本的人,并没有多少资格批判这所谓的“甜腻”,也并不构成其书“俗”而藐视其人的理论依据。

傅青主批评赵孟頫,显然失控。然而,我们没有话说,无法跟他理论。因为那些话从他嘴里说出来,以他的社会实践与艺术实践为前提,让人可信,以至于我们后代人只要说赵孟頫,就无法回避傅山。傅山的品格是让人敬仰的,这不仅仅表现他的社会实践上的傲骨,他在失控以后,往往也能够平静下来,于是他还告诉我们:薄其人,遂恶其书,“近细观之,亦未可厚非……潤秀圆转,尚属正脉。盖自《兰亭》内稍变而至此,与时高下,亦由气运,不独文章然也。”这话带着情绪,在薄其人恶其书的情况下,还能够冷静地说这番话,也足见傅山分析问题在纠缠一个侧面的同时,还从另一个方面看到了赵孟頫书法的“正脉”,而“稍变”的“变”字,指出了赵孟頫求变的实质走向。

根据王献之《玉版十三行》补写的小楷《洛神赋》全文,是赵孟頫的代表作品。通篇雅致多彩,风神峻拔。舒展开放,笔画粗细变化很大,却又是浑然天成。结体宽博,神采怡然,尽天下之美,无甜腻之气,即使是王献之全文,想来也不过如此。而他的章草《千字文》、《急就章》,为章草这个已经作古的书体,注入了新的血液,又是书法史上无人可以比拟的。楷书《帝师胆巴经》、行书《趵突泉》等等书作,他的不为人们第一注视的绘画,淹没在他的书法绘画里为人不能晓畅的自我反省的诗作等等,构成了一位千古巨匠,不仅仅是傅山,自从诸体皆能的赵孟頫出现,到现在为止,达到他艺术成就的,可能还没有出现。在书法上,是有元一代领风骚者,在绘画方面,成为元四大家之首。

名高四海———赵孟頫知道他自己的地位,并不用盖棺就有论定。然而,当夜幕悄悄降临的时候,当生命的时钟指向尽头的时候,当为他打造棺材的木匠叮叮当当响起锤声的时候,世界于赵孟頫又是什么样呢?回首往事———每个人都有这一时刻,在临死前对人生有个看法。但不是人人都有总结自己的机会的,他在垂老之年,他在人生的尽头,拄着拐杖,在秋风扫落叶的旷野,或者栖身的小院,吟唱他的最后的哀歌:“齿豁头童六十三,一生事事总堪怜。惟馀笔研情犹在,留与人间做笑谈。”赵孟頫啊赵孟頫!你留给人间的一切,恁“笑谈”二字可以了得。

赵孟頫的一生,在政治舞台上是极其平静的,并未经历腥风血雨。然而,他的内心又是极其孤寂的,虽为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居从一品,贵倾朝野,但以宋室后裔而入元为官,依然受摆布而不得施展抱负,常因自惭而心情郁闷,故潜心于书画以自遣。那痛楚隐隐发作,他靠书画的精美制作,平息那滚动的情绪,慰藉伤痛发作的内心世界。与他相知的书法家鲜于枢,二人多有唱和,互为抬举,都说对方的书法为本朝第一。考察起来,有元书法,二人是占了冠亚军了。

晚年的赵孟頫,更为孤寂,有两个人是他生命最后的精神支柱———妻子管道昇和中锋和上(非和尚,作者注)。妻子管道昇是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书画家,与赵孟頫结婚的时候,已经将近三十岁。据说赵孟頫想学苏东坡,也要纳妾。管道昇即填《我侬词》云:“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是真有其事,还是后人看到他们夫妻的美满无比而牵强,则无关宏旨了。

夫妻,这冤家,这伴侣,这阴阳的搭配,是万难的事情。真正和谐的,在这个世界上,最为难找了。官到“民主”国家的总统,也还伺机来温情。到钱钟书与杨绛先生默契的境界,不免让人嫉妒。赵孟頫与管道昇,更为贴己。女性于书法,在古代几乎是更难的事情。女子无才便是德什么的经书之语,困扰着女性的造就,拿得起针线比拿的起毛笔更让人夸赞。然则,女性一旦拿起毛笔,则会有男人不到的境界。那一番柔情似水的流露,那一番外柔内刚的表达,那一番不为功名利禄所动的淡定,是在官场商海里摸爬滚打的男人所无法抒发的。

赵孟頫既然已经上了贼船,如何下得来。管道昇告诉他:“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名浮利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吟风弄月归去休!”近得黑龙江美术出版社《赵孟頫作品集》,内收录赵孟頫给中锋和上数封信札。其一云:“中锋和上吾师侍者,孟頫归自吴门,得所惠字,审道体安隐,深慰下情。”

经数次请求圣恩,以妻子病甚得以放假,时在公元1319年,即延祐六年。四月准送夫人南归。五月中旬,途经山东临清,管道昇病逝于舟中。在给中锋和上的信中,深为悲痛:“孟頫得旨南还,何图病妻道卒,哀痛之极,不知无生。酷暑长途三千里,护柩来归,与死为临,年过耳顺,罹此荼毒。唯吾师慈悲,必当哀怜,蒙遣以中致,名香之奠。但老妻无恙时,曾有普度之愿。吾师亦已允许,以资超度。”

《与中锋大和上书》真切记录了老年赵孟頫的丧妻之痛:“老妻之助整三十年……老妻之亡,伤悼痛切……”浓烈的情感,强过口鸡三号的感念,让人难以忍读。三年后,赵孟頫也去世,两人合葬于湖州德清县东衡山南麓。

责任编辑 杨金平

猜你喜欢

傅山赵孟頫
傅山的“四宁四毋”
杭州六品书院作品展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上篇 笔走龙蛇 冠绝古今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赵孟頫的棱角
去故宫,看无所不能的赵孟頫
清·傅山论书句
清·傅山论书句
傅山先生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