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媒连日拷问奥巴马

2009-11-04

环球时报 2009-11-04
关键词:奥巴马总统

(下转第十六版)

一年前的11月4日,47岁的奥巴马在一场令世界目瞪口呆的狂胜中当选美国总统,美国由此开启了一场名为“变革”的大冒险。短短一年后,这位“潜力曾像天空一样无限”的年轻总统却不得不面对“英雄褪色”的尴尬,支持率“如冬日温度计中的水银般缓缓下降”。美国媒体连日来集体拷问他:“这一年你都做过什么?”人们不满的原因似乎只有一个:他倡导的奇迹并没有在美国出现。在外交上,世界虽然对奥巴马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不太服气,但他消除美国与很多国家对立的努力确实改变了世界,也让自己成了一位“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总统”,然而“阿富汗陷阱”、“中东僵局”和“在伊朗问题上的一无所获”让奥巴马的浪漫主义在国际政治中饱受碰撞。一些欧洲媒体3日说,奥巴马明显消瘦了,脸上只剩下虚弱。中国专家周世俭说,“奥巴马很想继续向世界挥舞他的变革未来,但兜里却揣着一大堆难题,他的犹豫让美国比任何时候都更困惑。”

“这一年,奥巴马做了些什么?”

3日,美国《纽约时报》用这样一则故事记述了一年来美国人心中“奥巴马地位的倾塌”:76岁的波林是美国艾奥瓦州一位老太太,两年前,她被奥巴马的“变革”誓言深深打动,身为共和党人的她不仅为奥巴马投了票,还破天荒地给民主党捐款。不久前,波林又收到民主党寄来的募款信,但波林回信说:“除非我看到奥巴马真的遵守他的誓言,否则不会再捐一分钱”。波林说,一年前那场历史性大选让她真的相信变革马上就会到来,但现实让她失望了。

法新社说,一年前,整个美国陷入了“奥巴马狂热”,华盛顿街头到处都是他的头像,如今,一些“奥巴马饰品”虽然依然有售,但那些印有“是的,我们能”口号的T恤衫和招贴画却已无人问津,只能被小贩装在卡车里。法新社说,虽然奥巴马在执政百日时依然受到拥戴,但在美国人心中,他的蜜月期真的超不过半年。美国盖洛普做的民调显示,10月中旬他的支持率已从巅峰时的近70%跌至51%,今年7月,奥巴马的支持率甚至比执政同期的小布什还低。

“执政一年来,奥巴马做了些什么?”连日来,美国媒体上充斥着这样的质问,《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日以此为题的文章称,当奥巴马一年前开创历史成为第一位占据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黑人总统时,身处危机的美国正在焦急地等待答案。一年后,支持奥巴马的学者认为“他的第一年开了个好头”,历史学者泰德说,奥巴马有两个易被忽略但却至关重要的成就:他阻止美国经济陷入更深的危机;他改变了世界看待美国的方式。然而还是有很多人嘲笑奥巴马“这一年什么都没做”。

今年9月,美国福克斯(FOX)新闻集团曾与奥巴马爆发口水战,奥巴马指责福克斯电视台做的都是右翼宣传,而福克斯的评论员则回击说那些给奥巴马颁诺贝尔和平奖的评委都是白痴。或许是因为结过这样的“梁子”,福克斯新闻网近日扛起了质疑奥巴马的大旗,组织了一批评论员奚落奥巴马。2日刊登的署名“威廉”的文章批评奥巴马只知道把布什搬出来做衬托,但他给美国带来的变革“太小了”,其第一年的成就似乎只是继续担任美国首任黑人总统而已。该网站同日刊登的民调显示,只有42%的美国人认为奥巴马第一年的表现“杰出”或“不错”,有57%的人认为“凑合”或“很差”。

反对奥巴马的美国人认为,奥巴马最大的罪状是“只会嘴上功夫”,其竞选承诺实现起来遥遥无期。FOX新闻网1日列出了17项奥巴马去年竞选时的誓言,并逐一比对兑现情况,结果发现,其中有6项没有兑现或根本未提及,比如移民改革,在关于伊拉克等7项承诺上也只是部分兑现。

美国《新闻周刊》去年11月1日曾骄傲地宣称世界正在等待美国选出“第一位世界总统”,他虽然第二年1月才入主白宫,但从当选一刻起就已成为美国事实上的统治者。一年后,这种骄傲似乎正在褪色。该刊本月2日的文章称,胜选一年后,奥巴马面临严厉的考验——遵守竞选时的诺言。文章说,本周有两部纪录片和一本书出版,内容都是回顾奥巴马竞选时的风光,然而这些电影和书籍也给美国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个看起来耀眼夺目、充满信心并且令人信服的人怎么了?《华盛顿邮报》称,美国部分州将举行州长选举,其结果是对奥巴马第一年任期的审判,而从目前看,奥巴马“所向无敌”的神话即将被打破。

10月31日,奥巴马打完篮球走出体育馆。英国《每日电讯报》对这张照片评论称,相比一年前奥巴马明显消瘦了。

●本报驻巴、英、加、日记者 孟祥麟 纪双城 陶短房 孙秀萍 ● 本报记者 黄培昭 钟玉华 ●陈一 郑润宇

当选一年累瘦新总统 承诺太多件件难兑现

(上接第一版) 英国《卫报》3日分析说,美国人对奥巴马不满不仅是因为医改缺乏实效,阿富汗战争战略受争议,最主要的是因为美国没有在他的领导下“奇迹般地出现国力回升”。奥巴马当选时,人们以为他有神奇法术,结果他却陷入政治泥潭。

世界媒体:奥巴马“过于天真”

奥巴马去年胜选时,CNN曾借一位曼谷市民的话说:有亚洲童年、非洲血统、名字中夹着“侯赛因”的奥巴马是真正“世界选出的总统”。然而法新社本月2日评论说,“这种奥巴马狂热已经让位于对他不冷不热的支持”。奥巴马一年前信誓旦旦地要人们相信“可以改变一切”,可一年后却说“有些事很难改变”。他虽然改善了美国的国际形象,但获得的回报却很少:在伊朗问题上遭对方冷遇,在巴以和谈上裹足不前,唯一可能获得成果的是从伊拉克完全撤军,但现在看也须花费更多时间。

香港《文汇报》2日评论说,奥巴马身上的超级英雄光环正在褪色,医改受阻,漂亮的竞选承诺无法兑现(比如承诺转播会议过程,但结果议案都是闭门造车),凡此种种都反映出奥巴马“过于天真”。韩国《朝鲜日报》3日说,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近日邀请23名外交专家为奥巴马对外政策打分,结果5人给A,9人给B,4人给C,5人给D,平均得分为“B-”,而执政百日时,他的这一成绩为“B+”。在此次调查中,一些专家批评奥巴马在阿富汗战略等问题上言行不一。卡耐基莫斯科中心所长特雷宁给奥巴马打了“B+”,他说,奥巴马确实想用行动在国际社会中恢复美国的道德位置,不能给他“A”是因为在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等问题上处理不当。

日益猖獗的塔利班已令奥巴马在是否继续向阿富汗增兵的问题上犹豫不决。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这种犹豫让奥巴马失去了很多人气。巴基斯坦《每日时报》3日说,阿富汗本是一个干燥的国家,而外国部队却深陷泥潭之中,越想抽身就陷得越深,这让人想起美国在越战的惨痛经历。德国N24电视台评论说,奥巴马魅力丧失是因为参选总统时许下了515个承诺,如今大多数没有答案。

德国《图片报》2日用“内政高压电”形容奥巴马执政第一年在国内受到的煎熬。文章以一张奥巴马最近愁容满面上台演讲的照片为例称,内忧外困已让奥巴马比一年前消瘦很多,在那张疲劳、无力和虚弱的脸上,皱纹也多了起来。英国《每日电讯报》3日也以照片文章说明奥巴马“这个肩扛着整个世界重担的人”瘦了,支持他的人说,体重下降是因为过度工作和打篮球。

奥巴马印证美国的衰败?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日将奥巴马第一年任期与克林顿、小布什、卡特、里根等美国前总统做了对比,认为许多总统在执政9个月时都曾取得标志性成就,但最后却成为失败总统,不过现在给奥巴马下定论为时尚早。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说,与前任相比,奥巴马无疑是美国历史上被议论最多、寄希望最大的总统,他有些理想主义色彩的政策正在受到严峻考验,有些人希望奥巴马坚持自己的理想,奥巴马也希望继续向世界挥舞着变革的未来,但他的兜里揣着一大堆难题,他的犹豫让美国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困惑。

奥巴马在印证美国的衰败么?对于这一问题,国际问题专家们莫衷一是。英国《金融时报》评论家拉赫曼预测说,2012年11月7日,满脸疲惫的奥巴马将出现在芝加哥希尔顿酒店,在哭泣的支持者面前承认竞选失败,因为奥巴马政府已被美国经济压垮。英国萨里大学美国史学者韦伯对《环球时报》说,美国的衰败是大势所趋,奥巴马的魔法口袋已经空空如也,想扭转美国的颓势,他恐怕有心无力。俄罗斯对外经济关系研究所专家萨芬坚决否认美国在衰落。他对《环球时报》说,自尼克松时期,美国人说衰落已经说了30年,但美国却在不断转型中保持上升。美国恐怕巴不得俄罗斯和中国觉得它衰落了,逼俄中做现在秩序的挑战者。

中国专家金灿荣说,美国还谈不上衰落,顶多是“日子不好过”。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潘锐认为,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受到很大影响,对中国来说,这是个战略机遇期,我们的经济外交会取得很大进展。周世俭认为,美国在这场危机中最大的损失在于世界失去了对“华盛顿模式”的信任,一些国家把目光投向了中国。▲

猜你喜欢

奥巴马总统
印度总统定了
斯总统确认明日辞职
总统害羞了
奥巴马道歉两边不讨好
奥巴马增兵阿富汗饱受争议
在帕劳见证总统就职
总统过生日
“暗杀奥巴马民调”惊现美网站
奥巴马“舞剑”
拉登攻击奥巴马中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