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的社会成本

2009-11-04

新民周刊 2009年40期
关键词:国家语委高考制度整容

在高考方案及其他制度的制订中,有关供给和需求的讨论,通常先经过脑袋再到达嘴巴,而有关成本和收益的讨论,通常先经过屁股再到达嘴巴。

有话就问:

北京市高考新方案10月9日得到批准,至此全国已有12个省份出台高考新方案。作为一名参加过高考的家长,没觉得这些方案比1978年有多大进步,不明白为什么拿学生不停地折腾?

炖汤者答:

高考制度牵涉到重要的经济学概念,比如宏观经济学的供给和需求,再如微观经济学的成本和收益,把这四个概念放到天平的一端,另一端就能托起所有的经济学家。在高考方案及其他制度的制订中,有关供给和需求的讨论,通常先经过脑袋再到达嘴巴,而有关成本和收益的讨论,通常先经过屁股再到达嘴巴。

比如国家语委扬言要对44个汉字整容。文字只是约定俗成的形式,跟是非和善恶没有关系,连美丑也不怎么扯得上,那么整容就不对社会产生精神收益,被整容的汉字既不是生产力,也不会解放生产力,因此社会的经济收益也为零。收益如此成本又该如何估算?有人拍案说要4万亿元,恰好花掉国务院刺激经济的预算,这是个讽刺但成本不言而喻,重印字典教材就以十亿计,十亿国人重学汉字更是折腾壮举。既然收益和成本完全不成比例,为何国家语委一干人等振振有词?因为社会成本由国家和群众支付,私人成本只是时间和口舌,私人收益却是经费和政绩。

现在回到高考制度上来。符合成本收益关系的方式,是建造一定数量的高校,而不是十亿国民十亿学位,那么高校的供给就少于需求,在此条件下为满足公平和效率,考试是相对合理的选择。怎么考试涉及成本和收益,在国力比较薄弱的情况下,一考定终身优先考虑成本,得到了效率但牺牲了公平。随着国力的逐步强盛,首先要改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其次要改进成本收益关系,比如提供更多次数的高考机会,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配置人力资源,最终使得国家获得更大收益,而不是在考试内容的死胡同转圈。

财务鸡汤邮箱:greatsnow@126.com(MSN)

猜你喜欢

国家语委高考制度整容
整容之前先“整心”
学者聚焦
整容之前先“整心”
以“微更新”实现城市治理的“微整容”
2011
—2015年国家语委课题立项现状分析
那些年悄悄整容的“二次元网红”
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第14次会议在京召开
他山之石:看巴西高考制度如何改革?
国家语委“十二五”重大招标项目:“新疆少数民族普通话普及度抽样研究”顺利开题
唐朝科举制度对当今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