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恋时代的“幸福”游戏
2009-11-04林奕华
林奕华
Facebook的受欢迎和Twitter的来势汹汹,是一个比一个更能让人亲自操控自己如何有效率地被看见和被听见。
是对于分享(share)和展览(exhibit)的区别,让我看见多少人把Facebook用作“自己跟自己谈恋爱”的工具——也可以把它叫做“对象”的替代品。
Facebook的发明,其实属于“哪里有感情生活不满足的人口,哪里就有盆满钵满”的“创意产业”。放眼四周,不论美容、时尚、饮食、唱K、旅游、八卦、星相算命,还有色情,有哪一门生意不是找不到恋爱对象的人愈多,营业额愈高?美容是“无则改之,有则加之”,“变靓D”确实比性格“变好D”来得实际,就如相信星相宿命比要求自己更见成效。时尚是不用动手术只要掏腰包地pump up自信的最佳方式。饮食是“宠自己”,和旅游如连体儿不可分割。八卦其实是色情(pornography)的一种:不追求自己销魂真个,只去消费别人的“风花雪月”。偷窥在我们的生活中之所以举足轻重,我认为是多数人对性总是“敢想不敢做”,又或做了,才发现感受与想象不符,换来更多空虚。
处处都是路障:道德的、传统的、宗教的、他人的眼光,自己的习惯,致使“相爱很难”——谁叫现在的人连听到一句大声一点的说话就会自觉“很受伤”?而最不会被伤害的方法,就是找一个避风港,又名comfort zone,把自己关起来。
Facebook无疑是目下最受欢迎的comfort zone。不由我不佩服建立这安乐窝(也是欢乐天地)的创始人——是什么令他完全掌握失恋时代的心理,研发出形形式式令他们宛如找到“幸福”的游戏?互送“拥抱”与馈赠,虚拟“花园”、“农场”的种植;大至生日礼物,小至一杯咖啡一样有来有往。最有意思者,是层出不穷的心理测验游戏,做完一个接一个,人人犹如打了强心针。说到隐藏,Facebook“自制心理测验”确是把潜台词说得最到位,因此最是请君入瓮的“情感机关”——并不是没有人爱你,只是他们还没“认识”你是谁。在百分百随心所欲的空气里,不可能存在一句你不想听的说话,有的都是友善、呵护、调情、慰问——全世界对你的肯定和认同。
难怪“cutiecutie”在Facebook中是无往不利的撒手锏,哪怕是一句无聊话,像“喔噢,我打了个喷嚏耶!”,马上有人打下拍你胳膊或扫你背脊的一句话。你别看我在这里“批评”这种“全天候不受利害关系污染的纯真关怀”,进了Facebook便入乡随俗的我,即便誓死不送礼物,不接受送花,但看见有人以简短一行字句表达他们寂寞,我也会第一时间表示关心:“你冇事吖嘛?”
Affection(友爱),是Facebook中人最不吝啬互相给予的。但在不分昼夜随传随到的背后,还是透出莫名无奈——是否想要“爱情”,却得来“友情”?如果说爱人的本质就是对方了解自己,理论上他是朋友并无不妥。偏偏更多人以为自己追求被“了解”,原来却是希望对方陪他爱上幻想中的自己——所谓“爱”,是他把你当成“对象”那样渴望、崇拜,不惜代价以求拥有,然后再也不把其他同类的东西放在眼内。这样的“爱情”,当然要通过“展览”才能被看见。
“展览”的目的既然是满足自我幻想,那就不可能不经过经营、设计,而Facebook正是因此才会变成“说是分享其实是自恋”的吊诡游戏。
只不过当爱情真成了两个人之间的“私事”,恐怕它又不是很多人所渴望的“谈恋爱”了。事实上,多少人都想“展览”自己,“爱情”只是一小部分。Facebook的受欢迎和Twitter的来势汹汹,是一个比一个更能让人亲自操控自己如何有效率地被看见和被听见。一直说这种“橱窗”本来只是为成长中的“小孩”而设:朋友告诉我她两岁半的儿子每隔数分钟便要“展示”他堆的积木一次,目的是要得到注意、认同、赞赏——盼望搏得那一声“赞!”,这与经常把生活点滴放上交友网站的心理需要岂不相同?
害怕“孤独”,是因为不想永远自言自语、自说自话,有如面对一块回音壁。吊诡的是,习惯了现代人生活语境——更爱选择性地打开自己(Facebook及博客)而不愿意双向沟通——的人们,即便任何时间也是出双入对,其实内心清楚不过,他们根本无意被阅读(那叫“被看穿”),也不想阅读别人(那有可能是浪费时间和感情)。致使自我消费与消费别人的交往模式更受重视,同时令分享这种感性的族群日益壮大,与此同时,族群本身亦因而成为“同侪压力”。
与这样的“同侪”,和与一块回音壁谈恋爱,有何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