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中的建国叙事

2009-11-02

小康 2009年10期
关键词:大业天安门建国

张 旭

同样的“建国”题材,在不同年代的电影中有不一样的叙述角度,

而其体现的正是一个民族视野和心胸的拓展

在老北京的一家澡堂子里,有几个老人互相询问,咱们建国以后“国号叫什么”。有人答说,“各界都倾向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我算不算人民?”一位老人谨慎地问。舞美队队长田震英回答,“算,当然算了。您,我,还有毛主席。”“毛主席也算人民?那谁登基啊?”“谁也不登基,现在的天下是老百姓的天下,是您的天下。”老人们笑着连声说“不敢当!”

以上这个画面,出自电影《天安门》。2009年国庆,《天安门》、《建国大业》等几部电影再次将人们的目光引向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那段岁月。《天安门》讲述了抗敌剧社舞美队的几位战士与末代宫廷灯笼匠人,在开国大典之前装修天安门城楼的故事;《建国大业》记录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为召开第一次政协会议、共商建国大计所付出的各种努力。

不避对手的“动人”之处

“建国叙事”影片往往因命题本身而被视为史诗。在著名编剧史航看来,既是史诗就一定要书写“历史进程的代价”,而若想客观公正地将其呈现,则必须尊重我们的对手,“因为对手也是民族的精英,为了建立理想的国家,我们被迫消灭他们,驱逐他们,这就是建国进程的代价。”

然而,正因为对手是失败者,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似乎觉得他们并不值得被尊重。1989年上映的《开国大典》,片中的杜聿明在被俘后试图自杀的情节,以及李襄南失守江防、饮弹身亡的举动,显然都有敌人负罪于历史的隐喻。在更多的同类影片中,这种隐喻还是敌军士兵尸横遍野与冲锋号声响彻云霄的并置,以及胜者英勇与败者执拗的对比。

“倘若我们改用人性和民族的视角去审视建国之前的人和事”,史航说,“就会发现,我们的对手其实也不乏动人的秉性。”

并非大张旗鼓,但重新理解对手秉性的努力已经开始了。

1991年上映的《大决战・淮海战役》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黄伯韬在决定为蒋介石尽忠时说,“我并非黄埔系的将领,可是发给我觐见总统的特别通行证,编号是十七,够靠前的了”——电影为敌方将领,同样也赋予了“复杂且细腻”的情感。

对于黄伯韬的死,至今仍有“击毙说”与“自杀说”之争,而《淮海战役》中,这一情节被设置为,黄伯韬在举枪之际被人拦住,踉跄几步后遇弹倒地。自杀显示对手的忠诚和尊严,击毙则强调我们的胜利。“我们用这样的妥协给对手以尊重”,史航说,“虽然未必是最高明的,但也算是用心良苦。”

同样的用心良苦在《建国大业》里也有体现——试图与共产党“划江而治”的蒋介石对蒋经国说,南北朝可以出现在古代,但绝不会发生在今天,因为毛泽东、李宗仁和蒋介石,谁也承担不起分裂中国的罪名。片中深知“划江而治”并不可行的蒋介石形象,凸显的正是其内心深处,国权争夺与民族责任的纠结。

《建国大业》还有一个细节——方言的消失。在此前所有的“主旋律”影片中,方言几乎一直是共产党领导人的“专用品”;而国民党方面,则除蒋介石外,所有将领官员皆为有籍贯无口音的人物。

“方言使人显得有个性,在电影隐秘的权力系统中,个性通常象征着权力。以往我们总是急于表现自己的胜利,方言暗示的权力使我们得以居高临下地看待对手。”史航如此解读,“口音的调整能减少一些不平衡的感觉。”

于是,当《建国大业》中的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共产党领袖,开始与蒋介石以及所有国、共士兵同说标准的普通话时,人们便听到了一种基于平等的尊重。尊重对手,其实就是尊重历史进程中的全部代价。“胜利者如果没有尊重历史和对手的勇气,那么就不配成为胜利者”,史航说,“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已经看到了这种勇气。”

从“为人民建国”到“与人民一起建国”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一次与共产党和新中国命运息息相关的会议。电影《开国大典》就曾重点记述过此次会议。毛泽东在这个会议上说,“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事实上,为了后面更值得骄傲的事业,这次会议定下了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七届二中全会本身也因此带有了指导建国的意义。

相对于《开国大典》,电影《建国大业》在另一项会议上用去了不少胶片——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共商建国大计的政协会议。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召开。影片中,毛泽东在此次会议发言的结尾祝愿“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民主联合政府万岁!全国人民大团结万岁!”

在讨论国旗的会上,本来偏爱红底、黄星和一道黄色横杠方案的毛泽东,在多数代表支持“复字第三十二号”稿的情况下,也站在了“三十二号”稿,即五星红旗方案一边。一个细节投射出电影所定义的“主角”,除了共产党,还有被具象为所有党派、团体和个人的“人民”。

从强调“七届二中全会”到放大“政治协商会议”,“建国叙事”影片的主题,已经从“为人民建国”向“与人民一起建国”延展;从凸显革命领袖的伟绩,到关注更多普通人“努力”和“牺牲”的故事。这种改变,充满了对整个民族的敬意。

就如电影《建国大业》,170余位明星扮演的角色中,很多人物并不为观众所熟知。它所表现的,正是1949年10月前后,政治家、知识分子和普通市民——他们身份不同,处境不同,所思所想也不同,但所有人的命运都与国家的命运交织在一起,他们莫不因建国而对未来充满期待。这种期待,汇成了一种开国气象——“就是每一个人都想跟着这个国家走下去,从此好好地活下去,无论未来的道路上还有多少坎坷波折。”史航说道。或许,这种开国气象还是《建国大业》中,各民主党派领袖们冒险赴京参加政协会议的经历,以及电影《天安门》中,剪去辫子的宫廷老匠人朝天安门的深深一躬。

值得一提的是,《天安门》还特别表现了一个日本人为“建国”所做的贡献。影片中,这位名叫上野的“在华日人反战同盟”战士,不仅是天安门城楼布置方案的主创者,而且对开国大典抱有决不逊于中国人的感情。

事实上,上野的原型是1949年参与天安门装修工作的两位日本设计师——小野泽亘和森茂。小野泽亘是一位左翼美术家,因在日本从事反战活动遭到迫害,故前往中国并投身于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森茂本是日本华北驻屯军的政治宣传兵,其主要任务是绘制反共宣传画。为了使森茂更好地完成工作,日军曾允许其阅读毛泽东著作。然而森茂却因此被毛泽东思想征服,并最终加入了八路军的文工团舞美队。小野和森茂为新中国“建国”所做的贡献,已然超越了民族主义。

60年后的今天,当170多位明星在《建国大业》中重现当年“建国大业”的众生命运与开国气象时,一部本来充满政治意味的电影变成了一次化装舞会。“这是件好事”,史航认为,“至少说明大家都热爱这个国家。当年建国的时候,群众阅兵之后也不是立即回家,他们可以有歌舞,可以有不夜天。”所谓完美,或许是始于仪式,终于狂欢。

《建国大业》记下他们

李济深

(1885-1959年):

黄埔军校副校长。原国民党高级将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要创始人。

张澜

(1872-1955年):

教育家,民盟创始人之一,为民主和民族解放奔走一生,新中国成立后当选为国家副主席。

闻一多

(1899-1946年):

民主战士,民盟领导人,新月派代表诗人,1946年在做著名演讲后被暗杀。

田汉

(1898-1968年):

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多才多艺,著作等身,国歌词作者。

李宗仁

(1891-1969年):

国民党杂牌军“军头”,曾任中华民国代总统,最终回归祖国埋骨北京。

冯玉祥

(1882-1948年):

出身贫寒半生戎马,支持民主抗日,筹建民革。回国参与政协会议途中遇难。

蔡廷锴

(1892-1968年):

蔡廷锴1932年发起“一二・八”抗战,率十九路军坚决抵抗日军。蔡也是民革发起人之一。

傅作义

(1895-1974年):

抗日名将,1949年举行北平和平起义,为保护北京文化和人民做出巨大贡献。

傅冬菊

(1924-2007年):

傅作义长女,1941年加入中共地下党,在北平和平解放中起到重要作用。

徐悲鸿

(1895-1953年):

中国现代美术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第一届政协代表。

陈绍宽

(1889-1969年):

国民党陆军、海军一级上将,解放前夕起义选择新中国。曾是首届政协委员。

猜你喜欢

大业天安门建国
牧歌飞到天安门
孜孜以求,遂成大业
Flow separation control over an airfoil using continuous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actuator
天安门前看升旗
我看到天安门了
绿茵少年(三)
绿茵少年(四)
推进改革大业必须要“实”
Yarn Quality Prediction and Diagnosis Based on Rough Set and Knowledge-Base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坚苦卓绝的登陆”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