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倒逼权力实现公正是法治的悲哀等
2009-11-02孙明亮
孙明亮
NO.1
媒体倒逼权力实现公正是法治的悲哀
《燕赵都市报》。7月27日,作者:杨涛
[原文摘编]今年2月初,山东曹县28岁青年段磊在网上发帖举报庄寨镇书记郭峰贪污受贿。7月6日,曹县人民检察院对段磊涉嫌诽谤罪一案提起公诉。7月24日上午,曹县公检法主要负责人向段磊家人公开赔礼道歉。
此前,段磊涉嫌的诽谤案基本达不到构罪标准,但公安机关仍然坚持立案侦查,检察机关仍然坚持提起公诉,而法院照旧开庭不误。仍然是非常老套的模式:舆论监督引发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由权力强力介入司法,从而引发司法自我纠正。最终实现公正。而权力干扰司法,这在法治社会是不允许的。在我们这个法治的转型社会,权力干扰司法有时候又是民众寻求正义不得已的渠道。某种程度上讲,这不啻于是法治的一种悲哀。
[关键词]舆论监督权力司法公正
[视角]
1、媒体的胜利与司法的落寞。舆论监督风起云涌的时代,司法的落后显得愈加突出。
2、法治任重道远。司法独立、公正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从思想意识到社会建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NO.2
以封杀奥数之效为治本赢得时间
《潇湘晨报》,7月8日,作者:周东飞
[原文摘编]针对目前奥数培训的疯狂现状,成都市教育局将出台相关政策,彻底封杀“疯狂奥数”。主要措施包括,禁止教师参与奥数培训和办班,禁止升学和选拔学生与奥数成绩挂钩,禁止考试题目中出现奥数内容。奥数本身没有什么不足。而是外界的工具化和功利化使得奥数发生了异化。
[关键词]封杀奥数异化标本兼治
[视角]
1、教育改革。一个奥数,反映出来的是升学制度、教育理念乃至教育公平等由来已久的教育问题。
2、变味与异化。从最初的趣味爱好到备受诟病的应试训练,疯狂奥数是社会功利化的典型牺牲品。
NO.3
如何杜绝“开胸验肺”悲剧重演
《广州日报》,7月29日,作者:椿桦
[原文摘编]在随便一个砖头都能砸中一个专家的中国,一个普通工人的职业病鉴定竟然耍闹到开胸验肺、卫生部督导、专家组调查的地步,这真是黑色幽默。如果张海超没有选择开胸,这个事儿终究成不了新闻;如果不是媒体持续关注,政府与专家想必也不会为一个农民工特事特办。根据相关法律与规章。职业病防治与鉴定须由专门的机构承担。由此,许多权威医院的职业病鉴定结果就变得没有法律效力,即使“开胸验肺”也不被认可。这当然难免产生绝对的垄断与绝对的腐败,职业病防治机构被怀疑收受企业贿赂,也就不足为奇了。现实已经证明并将进一步证明,修改法律与卫生部规章中的不合理部分,是让更多张海超伸张权利的前提,否则,即使劳驾专家组介入鉴定,也是有可能被有关机构指称“没有资质”的。
[关键词]开胸验肺职业病鉴定体制
[视角]
1、不仅仅是个案。开胸验肺的是张海超个人,但反映出的体制弊端更值得人们深思。
2、悲剧的诞生。个人面对不合理体制如同面对一个黑洞,每个人都有可能被置于这一悲剧诞生的境地。
NO.4
冷漠“看客”该不该以法规范
《法制日报》,7月29日,作者:李光明等
[原文摘编]6月23日凌晨在合肥,肖某上网返回时窜至杨某租房处,发现房门并未锁死,便推门悄悄潜入。当他正准备盗窃枕头边的手机时,杨某被惊醒并呼救。肖某用衣物捂住杨某的脸部,致杨某窒息而死。4个月前发生的安徽某大学学生郭某被杀案。与此案极为相似。警方在调查被害案时,很多住户反映,他们听到有女子呼救声,声音很大。但他们无一例外地选择了沉默,选择了冷漠,没有任何人采取任何行动。有人提出,对于“集体冷漠症”,光是道德谴责是远远不够的,应对“见危不救和见死不救”行为追责。应对见死不救作出合理区分,理清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
[关键词]集体冷漠症道德与法律
[视角]
1、法律与道德之辨。对冷漠旁观者是否应追究法律责任,事关每个人的利益乃至性命,令人深思。
2、善恶之辨。没有人对恶的行为有天生的免疫力,面对恶行是否挺身而出,善恶就在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