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人物石的艺术魅力
2009-11-02蒋丰平
大自然孕育和创造了千奇百怪的
美妙奇石,这些奇石尤其是人物石,以它特殊的形态、纹理、色彩、质地,焕发出古朴、自然、高雅的艺术魅力,让人们的视觉产生强大的甚至是震撼的冲击力。这些自然的人物石中,有的天然成趣,给人们以丰富的想象;有的内涵深刻,唤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有的形态丑怪,给人们增添了欢乐的情趣;有的意境深远,陶冶了人们的性情。总之,天然人物石在人们心灵的抚慰、灵感的触动以及身心的健康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那么,作为爱石人,我们到底从哪些方面来领略天然人物石的艺术魅力和神奇之美?
雕塑美 许多奇石就是一件精美的雕塑品,它不是人为的雕凿,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天然人物石与人为雕塑艺术品有所不同,同样是头像,人为雕塑艺术品把人物部位的细节都准确真实地表现了出来,而天然人物石能够面面俱到的极少,绝大多数是个别特征的突出,正如艺术大师齐白石先生所说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然而,这些天然人物石的艺术感染力同样震慑人心。如图一,这枚人物头像造型石,他只有左眼,但他坚定、刚毅、不畏艰险、傲视群雄的男子汉气概,却从面部直观地表现出来,不愧是“一条汉子”;又如图二,眼睛、鼻子、嘴巴都较模糊,但是那张胖乎乎的脸极为突出,俨然一个活泼聪颖、逗人怜爱的少年。
怪丑美 “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清·刘熙载《艺概》)这是古人的传统赏石观和审美观的一种表达,他们推崇“漏透”之美,强调“洞穴”之美。而天然人物石的怪丑美,则体现在人物的外朴内真上。如图三,这尊 “大肚弥勒”,它布衣长衫,大腹便便,甚是怪异。外表的朴实,实在是看不出它“美”在何处,然而人们对大肚弥勒的赞誉却不胜枚举。河南白马寺有一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台湾江茗祗园有一联曰:“大肚皮千人所见、何所有、何所不有,笑口开几时休息、无一言、无一不言”;四川峨眉山灵岩寺有一联说:“开口傻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己何所不容”;云南昆明华亭寺有一联则说:“青山之高,绿水之深,岂必佛方开口笑,徐行不困,稳步不跌,何妨人自纵心游”。赞美之辞,林林总总,道出了人们对大肚弥勒的喜爱之情。
残缺美 西方的“断臂维纳斯”就是一件震撼世界的雕塑艺术精品。天然人物石外形残缺者并不少见,有的无头缺颈,有的断臂少腿。这样残缺的外形能称得上“美”吗?事实上,这种残缺美不但美,有的还摄人心魄。如图四,这枚人物石实为残缺不全,然而她那扭动的腰肢,婆娑起舞的姿态,极富动感,给人一种婀娜多姿的美的享受。
神韵美 除了造型石中有人物石外,纹理石中也不乏人物石精品。千变万化的纹理、斑斓绚丽的色彩,让纹理石落成了一幅幅精美的画面,有的似人物,有的类山水,有的像动物,有的如花草。这些出其不意的巧妙,给人们一种无以言说的神韵美。如图五,这方由黑白两色搭配而成的画面石,它的对比度极强,黑色的正面衬托,让白色块顿时凸现,从而“勾勒”出一位雍容华贵的仕女形象,让人不禁惊叹大自然的神奇。再如图六,画面右边黑色部分勾勒出一个人物肖像,他平头浓眉,口含烟卷,神情庄重;画面上黄色部分似从口中吐出的烟圈,向上飘绕而去。这神态和动作所体现的,不正是一代文豪鲁迅先生么!这枚人物石可谓神形兼备,惟妙惟肖,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人物石的神韵之美。
意境美 奇石艺术的发展,离不开赏玩形式的变化,最显著的一点就是奇石组合。这种赏玩形式是奇石艺术品位的一种升华。它所蕴含的意境美,烟花散射般强烈地触动着观赏者的心弦。
说到奇石组合,不禁回想起九年前的一件事。时值阳春三月,我到湘江边觅石,无意中捡到一枚“寿”字石,该“寿”字属阴刻隶书,从形体神韵、笔画结构、线条意蕴上来欣赏,酷似书法大师的遗墨。兴奋之余细细品味,总觉得单独放在桌上显得单调,如果能找到几枚人物石,和它组合起来,定然更富意境。从那之后我便重点留意人物石,谁知这一觅竟耗去了近九年的时光。终于,6枚高矮相当、服装颜色各异、礼仪形态自然的人物石,得以与“寿”字石组合在一起。再配上《松龄鹤寿》的贝雕画屏,一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祝寿图》(图七)展现在眼前。从人物形态上来看,他们有的拱手,有的鞠躬,有的如妇人见面般谦让,举止大方,十分符合古人见面的礼仪。“寿”字的端庄,场景的和谐及整体布局内涵的深远,把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福文化、礼仪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组人物石向我们展示了古人良好的文化素养和温良恭谦的气度,同时也表现出了人物石所应该挖掘的深远的意境之美。
我们感谢大自然恩赐给人们的美妙奇石,天然人物石的艺术魅力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本文所引石照由蒋丰平、易世忠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