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境界

2009-10-30储建明

教学研究 2009年5期
关键词:生态生命生活

储建明

[摘要] 理想的课堂教学,以生态文化为起点,以生活文化为过程,以生命文化为至境,在交错融通的过程中努力发挥教师的教学特色和人格魅力,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审美情操,进行最有效的师生互动与对话,成为教学文化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关键词]课堂教学;文化境界;生态;生活;生命

[中图分类号]G63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09)05-0074-04

教学的本质是一个文化传承和文化创造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面对人类文化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发展活动的统一过程。课堂教学,既是探索世界的窗口,又是心灵对话的舞台,更是生命激扬的场所。理想的课堂教学,一方面表现为师生渴求知识共享文化的学习活动,一方面呈现出师生互动再生文化的审美艺术,以生态文化为起点,以生活文化为过程,以生命文化为至境,努力发挥教师的教学特色和人格魅力,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审美情操,进行着最有效的师生互动与对话,这是教学文化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

1第一境界:生态文化

课堂教学首先要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体现学科教学的本色,这是生态文化的先决标志。语文课能不能上出“语文味”,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去关注和学习文本的语言表达和形式规律,从而进入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语文味”的前提是语言味,只有从这个基础出发,才能发展语文的文章味、文学味和文化味。如果把这几种味道作为语文对象来理解的话,那么,可以把语言作为“工具性”的体现手段来进入语文学科,从文章中间接触和了解、品鉴和感悟人类的文化,从而领悟“人文性”的语文特征。

生态课堂关注学科教学的本质规律,要求每一个教师首先要懂得任教学科的自然逻辑,为课堂寻找一个合适而明确的逻辑过程。这是一种学科教学的基本功,是衡量一个教师对任教学科的基本内容与教学基本方法是否真正掌握的一个起码标准。忽视了这种基本的技术教学是一种残缺的教学,因为这本身就包含了学科内部所揭示的客观知识体系和规律状态,既表现真,又蕴含美。教学中如果能够遵循这种内在的规律开展教学活动,就可以构成学科教学自己的本色状态。从数学学科的教学来看,首先要把握教得准的特点,它不但指向数学知识的准确性,而且体现教学逻辑的规律性。在解读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寻找教材与学生之间一般感知理解与多元感知理解的契合点,才能教出灵活与趣味来。大致来看,文科教学的形象化与理科教学的逻辑性成为各自之间的显要特征,虽说只是一种相对概念,但也反映出一种基本的特点。

课堂教学关注课堂上每一个生态元素,重构教学关系与实践范式,表现一种以人为本自主学习的人本精神,这是生态文化的又一个显著标志。生态课堂上,教师、学生、环境之间形成一种动态平衡的关系,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在互动之中生成文化氛围。生态的教学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尽量让学生在自觉自主的状态下进行学习与吸收,让学生本能的心性得到尊重与张扬。这既是一种知识的圆融,也是一种文化的关怀。整个课堂教学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在享受学习的快乐中获得进步。

生态课堂上,教师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不满足于少数人的理解,摆脱教学的直接显示方式,表现为一种自然成长的过程。所以,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传授者演变为启发者,由霸权者演变为组织者,学生的角色由接受者演变为主动者,由散乱者演变为合作者,让课堂尽现思维的张力和情感的魅力,让学生进入到自己的学习世界和产生自己的学习思想。

课堂教学过程中,任何知识的学习都需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外界信息并进行自主的建构,同时生成新的信息并组合出新的意义。真正的教学生成,应该是在充分的教学预设之中的内容。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作用下,会沿着已有的信息进行自主的加工与处理,常常会产生个性的分析与见解,这正是教学所需要的效果。然而,有些教师虽然也想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也想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可惜的是,当学生超越了预设的情况之后,教学的行为就显得十分地简单和机械,内心深处的主宰意识抹杀了课堂上闪现出的灵性光芒,生态文化也就在无意识之中消失殆尽。这样的课堂教学,实质上是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无论怎样良好的教学环节,如果不能把教学之间的两条线索交汇在一起,是不能为教学的生成留下足够的活动空间的,只能是一种封闭僵化的伪文化现象。它往往表现为表面的热闹与喧哗,没有实质的参与和对话,是一种告知式的自主而不是一种自发式的自主,需要加以高度的警惕。

2第二境界:生活文化

课堂教学要回归生活世界,体验文本生活,这是生活文化的一个前提标志。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让课堂教学走向生活,高度关注学生生活世界和书本世界的联系,努力打通两个世界,并在两个世界中搭起一座心灵的桥梁。

生活中有语文,有数学,生活中蕴含着各种教学资源。每一个学生的认知领域中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都有一种被激发的期待与渴望。如何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触发学生以往的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背景,去达成探求和融会的目标,这是每一个教师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生活教学不仅要把生活的资源视作教学的资源,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知识的过程中去寻访生活的源泉,让知识还原生活的本质。为此,需要在教学中挖掘知识产生的背景,充分发挥文化原境的作用,根据学生的认知层次与理解能力开展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文化教学的生活。如,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课文用儿童的眼光来观察生活,用儿童的心灵来表现生活,那么,教师的教学就要用儿童的眼光来再现文本的生活,用儿童的心灵来实现与文本的对话。要始终抓住语文与生活之间的链条来调动学生的生活储备,有效沟通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课堂教学,要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不断地读省自我并实现自我的超越,这是生活文化的又一个重要的标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言的本质与人的生活的具体文化情境、情态与情致都是无可分离的。教学语文,就是要从语言中寻找文化的生活,让课堂焕发出诗意、史韵和哲思。这是一种教学文化的追求方向,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教学明智之举。2008年18期的《人民教育》刊载过一个《将相和》的教学课例,许多教师在研读之后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发现这堂课让人们充分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读出自己”的阅读境界。执教者一反传统的教学流程和教学问题,抓住三个文本故事的核心内容设计了三个具有挑战意味的问题:蔺相如是真撞还是假撞、蔺相如是真摔还是假摔、将相和是真和还是假和,让习惯了从已知概念中寻找答案的学生突然觉得需要自己去进行发现式阅读,于是,沿着这座桥梁,学生进行了自主阅读与自主选择,一则将文本内容进行历史的还原,二则用自己的思想去分析问题,在感受与体验之间深化了自己的阅读意义,获得了一种本能的阅读快感[1]。

生活教学,一则追寻文本的生活现场,二则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三则解放学习的生活方式。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具有内在的生活世界,正如数学就是从量的角度去解释世界一样,呈现的是一种逻辑和创造的思想、一种独特的解释世界的方式和一种精密的语言系统。因此,肖川先生认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但并不等于它是生活本身的摹本,它是对生活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提炼,因此,它高于生活、概括生活,具有高度的抽象性”[2]。他提议,数学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接通生活的源头活水,使原来枯燥单调的理论变得鲜活生动起来。其实,这个道理在任何学科中都能得到表现的机会,问题的关键是,必须帮助学生展开生活的“背景文本”,进行有意义的建构性学习,不仅理解学科的文本意义,而且发现学习的生活意义。

3第三境界:生命文化

首先,生命的课堂是智慧的课堂,是跨越心灵体悟的一种文化特征。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智慧,唯有智慧,才给人以自由,才使人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智慧的教学,一是教师运用自己的智慧来组织教学,二是通过教师的智慧教学促使学生增长智慧。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方面要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教学本身是一项心灵劳动,是一种心灵的艺术。只有在教学的现场中沟通学生的心灵,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期望,才能有利于活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

智慧教学必然涉及学生的感悟力问题,这是能否转化学生智慧的一条必经之路。只有不断积累知识经验,才能让学生产生直觉的思维,才能提高分析和理解的思维能力。朱绍禹说过:“语文科是语言学科,同时也是思维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对语言和思维同等重视,是众多国家的现状,也是世界性的趋势。”[3]可见,语文教学无论有怎样的性质之争和文道之争,都必须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一个人的思维品质往往代表着一个人的智慧程度,是一种文化素质的特殊标志。

语文教学中,课文本身是通过形象语言来呈示具体文化的作品,是作者思想精神与经历体验的结晶,是一个个等待挖掘、接受和开发的文化世界。语文教学则必然需要对这些作品进行广泛的联想和想象,在主动接受的认识过程中予以思考和表达,在审美意义上予以感悟和创造,形成一个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磨练过程。从文化意义上分析,作品的一头牵着作者时代的文化印记,另一头又牵着读者时代的生命情感,语文教学,除了传承语文知识,还要肩负文化相传的责任。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就是要立足文本平台展开丰富多样的语文活动,拓展教学的空间,在阅读体验中让学生产生独立而独特的阅读发现,发展语文思维的精神。

其次,生命的课堂是个性的课堂,是产生学习思想的一种文化品质。

教学本身是一项极富个性特征与教学魅力的活动,教学个性是一种特殊的教学能力。让课堂展现教学个性,是新课程改革以来的一种必然趋势。应该追求什么样的教学个性,笔者以为,一是要对教学内容做出独到而深刻的理解与分析,一是在组织教学上要有生动而合适的表现方式。既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让其不断产生自己的学习思想;又发挥教师的教学特长,逐步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教学个性的形成必然会经历一个长期的求索过程,是一种个性体验过程中所产生的教学思想,是超越于一般教学经验反映出完整而鲜明、稳定而独特的教学风格。新课程以来,教师们意识到,如果仅仅依靠统一的教学标准和要求、统一的教学内容和进度,是不能满足学生健康个性的成长的,也不能真正体现教学个性的魅力。只有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特性,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主动精神和自信态度等情况,才能释放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能力,形成生命成长的课堂。

语文教学中,常常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发展自我理解的能力,在自觉自由不断超越的历练中进行着自我的能力建构,感受着生命的意义。一位教师在教学《渔夫》的时候,先由莎士比亚关于“生存与死亡”的话题导入课文,让学生去汨罗江畔去见证生与死的抉择,一下子把学生的情感与思维带进了文本。为了让学生辨析文中塑造了“怎样的屈原与渔夫”,首先对屈原的人物形象与心理世界进行不断地追问,“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内心世界又是怎样的?为什么要痛苦不堪?为什么不愿同流合污?在反复阅读“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之后,明悟屈原舍生取义的高洁品性。而对渔夫的分析则采用了焦点式的深问方式,让学生思考渔夫为何“莞尔而笑”,他又是什么人的代表,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提升个性思维的高度与品质。有的学生觉得渔夫随波逐流和随遇而安,有的学生分析渔夫豁达潇洒和超然物外,教师作为其中的一员则认为渔夫有一种道家思想和隐士风范,虽然答案并不唯一,却更显解读质疑的个性和审美的意义。教师的提问、学生的理解、师生的互动交流、不同意见产生的“争执”等,都在日常的教学中不自觉地建构着教学的个性,实现着自我的进步。

第三,生命的课堂是愉悦的课堂,是洋溢着生命温暖的一种文化价值。

愉悦的课堂把学生引向生活与现实,引向精神与灵魂。教师和学生一起痛苦与欢乐,一起悲愤与慷慨,一起追忆与奋发。怎样才能发生愉悦的教学,帕克帕尔默说得好,“心灵深处直对心灵深处才产生共鸣,如果不能发出内心深处的声音,当然听不到学生心灵深处的声音。”[4]教师必须把教学与学生生命内部鲜活的内核联系起来,与学生的内心世界的导师联系起来,才能发生真正的教学。如果强迫学生去记忆和重复一些知识,却从不去考虑学生内心深处的反应,忽视了学生的精神体验,这样的教学其实是一种精神掠夺行为,不可能产生实质的有效的教学效果。

当课堂上开放了对话的空间,会惊喜地发现,学生们既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能够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好的教学,是对学生的一种亲切款待,是维持主体尊严的一种温暖的关怀。教学时智能、情感、精神三者之间是不可或缺的整体,不仅需要获得学习的方法,需要培养感觉的方式,更需要渴求心灵之间的感应。愉悦的教学,必须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领与示范作用。所有的教师都不只是一个知识的宣讲者,也不只是一个文化的传播者,他应该具有自己独到的教育思想和心灵感悟,也有一种独到的教学思考和教学方式。横向来看,数理化教师在教学之中必然会精心选择例题与习题,自己一个个地做过,知道用什么方法去解决什么问题,知道题目的难点在哪里,关键点在哪里。语文教师在解读文本之时,首先要有自己的思考与理解,才可能引导学生去阅读与分析。有时候,有的文本可以一下子读出自己的理解,有的文本却只能获得一个模糊的印象,这就需要寻找更多的资料,参照更多的言论,逐步形成自己清晰的认知。

课堂教学的文化境界,以价值关怀为起点,又以价值关怀贯穿全过程。文化教学,是一个价值观命题,是生态、生活与生命价值交叉融通的过程。很难截然分割其中的关系,它提醒每一个教师在注重科学的前提下发挥艺术的魅力,去追求教学价值上的文化属性,去实现文化价值上的生命境界。

参考文献

[1]刘发建.悄悄地,走进故事深处——我这样教〈将相和〉[J].人民教育,2008,(18):35-41.

[2]肖川.教育的使命与责任[M].长沙:岳麓书社,2007:130.

[3]冉正宝.语文思维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3.

[4]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2.

猜你喜欢

生态生命生活
生活感悟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无厘头生活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盱眙生态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