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现实意义及实施途径

2009-10-30冯瑞银张丽玲

教学研究 2009年5期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高校

荣 誉 冯瑞银 张丽玲

[摘要]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目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就业指导课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一环,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从对加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角度来分析其对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作用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大学毕业生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09)05-0039-03

从2003年开始,高校扩招后的毕业生陆续的进入就业市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毕业生总数在近五年内增长了280多万,因此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就业难不再仅仅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大难题,其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1]。因此对大学生就业进行帮助和引导逐渐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核心内容,就业指导工作的作用日益凸现。切实有效地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工作,有利于大学生顺利就业,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展开。

1加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现实意义

开设就业指导课对于大学生自身和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均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开设就业指导课是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有力保证。就业指导课的开设能够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的政策法规和相关的各项规定,熟悉就业工作的流程;能够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把握行业的发展动向;能够帮助学生学会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方法,准确做好择业定位;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不良倾向的影响,构建健康合理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能够帮助学生克服面对竞争所产生的恐惧和茫然;做好健康积极的就业心理准备工作;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择业方法和择业技巧,增加就业的成功率。其次,开设就业指导课是高校就业工作稳定有序发展的保证。就业指导课的开设能够解决当前就业难的问题,能够提高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到今天,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把大学生的就业彻底地推向了市场,实现了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这一改革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进步。然而这种进步对大学毕业生而言却不能很好的适应,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毕业面临就业时都存在茫然不知所措的现象。这些毕业生从大四上学期一开学就开始不惜一切代价甚至牺牲了毕业设计和论文北上南下的到处应聘。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应试面试技巧使得应聘的成功率非常低。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意识到就业指导课程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现实意义,已经将就业指导纳入必修的课程,并配备了统一的教材和相关的课题研究组[2]。但是仅仅将毕业指导课纳入必修课程还远远不够,因为大部分的毕业生还没有意识到这门课的重要性和其具有的现实意义,在学习的过程中普遍存在敷衍了事、随便听听的现象,有的任课教师也存在对这门课程的不认真不重视,随便讲讲的现象。因此强烈呼吁高校应该将这门课程提高到相当重要的程度,加强对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的指导,以引起相关学生和教师的重视。因为大学毕业生就业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命运,还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发展,更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和发展[3]。

2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的发展现状

在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成为当前就业工作的显著特征的背景,就业形势严峻的状况下,高校毕业生对就业指导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就业指导的地位和作用也就越来越突出。但是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的发展现状不是十分乐观。首先,就业指导课的实施程度有待提高。在就业指导的对象上,往往局限于毕业班的学生,而对于非毕业班的同学缺乏必要的引导;指导的内容也比较单一,很多高校就业指导仅限于理论知识和就业政策的灌输,缺乏对学生就业知识如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指导[4]。其次,教学的方式方法手段欠缺。当前,在就业指导中所使用的方法比较单调,对学生往往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照本宣科”的单向教学方式,缺乏真实且有说服力的案例分析。就业指导课也往往选择在课堂中进行,形式也比较单一;仍然偏重于群体性指导,个体性指导这一重要环节体现不够,个性化指导须进一步加强。再有就是就业指导的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目前,从事就业指导的师资队伍往往没有受到专门的、系统的就业指导教学培训,教学经验相对欠缺,理论研究上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在从事就业指导的人员当中,具有丰富心理学知识的人员所占的比例相对较低,导致对学生的心理指导停留在一个比较低的层面上。就业指导人员专业水平不高,还未形成一支稳定的职业化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5]。

3如何加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以促进大学 毕业生就业工作

依据就业指导课目前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下面就不同侧面来阐述如何加强就业指导课以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

3.1 就业指导课应实施全程化

从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适应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出发,逐步将就业指导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大学生就业意向的确定和就业能力的储备是四年大学学习和体验的结果,是各个时期他们的思想、意识与社会的碰撞磨合而形成的,因此在每个时期都应该配备和就业指导相关的课程。例如在大学一年级可以侧重引导学生认知自我,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大学二年级则主要引导学生认知专业,了解行业形势;大学三年级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状况修订职业生涯规划,选定职业目标,了解职业道德,调适就业心理;大学四年级则重在介绍就业求职过程的具体政策与程序、面试技巧及签约相关法律知识。这种贯穿大学四年的教学计划的实施将不同于以往常规课程教学的安排,但将一门课程分解开,分步实施教学的方式在今天这种就业形势严峻的环境下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3.2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

除课堂教学之外, 还可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比如可以模拟真实招聘会的现场。由部分学生充当就业单位的面试人员,另一部分学生来充当应聘者。这种互动形式的就业指导形式,能够增加对应聘程序的了解、体验真实的应聘过程。既能够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应聘面试的氛围,又能从实践中训练应聘的技能,相信通过这种指导方式,学生会受益匪浅。还可以通过放映声像资料、参观与访问、劳动实习单位讲座、校友座谈、现场咨询、日常咨询、网上咨询等多种教学形式实施就业指导,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就业指导课不枯燥不乏味,能够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

3.3师资队伍专业化

师资力量的不足应该说是制约大学就业指导课发展的另一主要因素。就业指导课是一门涉及学科多、知识面要求广、时代意识强的课程,不仅要求教师掌握或熟悉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还要时刻跟踪时代的脉搏,了解经济发展趋势,掌握最新行业动向,更重要的是要有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实战经验。因此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热爱教学、知识全面、感染力强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通过不断开展教学活动、再培训、参观调研、申报课题等方法加强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为避免高校教师工作环境的局限性,还可以采取聘请校外师资的办法来解决。目前社会上很多专业的人力资源顾问公司、人才中介公司、各企业人事部门的负责人,由于长期与招聘单位或应聘人员接触,熟知各行各业对于人才选聘方面的要求,这类人员具备丰富的沟通交流能力、专业的职业指导能力,聘请他们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会对毕业生的就业视野的拓展、务实就业心态的树立以及社会阅历的积累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3.4在就业指导课中加强对心理教育方面的指导

大多数高校在就业指导课教学中,很少涉及针对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教育与辅导。其实当代大学毕业生在面临毕业、就业或升学、恋爱抉择等种种压力时,是需要进行心理辅导的。然而许多大学毕业生往往不愿意到校内或者校外的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咨询求助。这就要求高校就业指导课来承担相应的心理教育与辅导。将心理教育和辅导贯穿在就业指导课的始终,内容可以包括择业观辅导、求职面试心理调适、人际交往心理教育及恋爱心理辅导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使毕业生客观认识自我,调整就业期望值,主动选择与自身相匹配的职业,从而帮助毕业生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帮助毕业生实现从学生到职业者角色的顺利转变。

3.5完善就业指导课教育制度化

要逐步建立健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提供常年必要的场地和设备,保证毕业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或必选课,统一纳入教学计划,与其它专业课一样实施严格的学分管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学生充分意识到就业指导课的重要性。就业指导课教师也要经过相应考核,正式聘任后方可担任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工作。

在高校加强就业指导课能够更好地帮助大学生走上职业道路,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了解专业、了解社会,进而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创业观念;另一方面加强就业指导课在对于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面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高校就业指导课作为一门跨度时间较长、涉及环节较多的课程,尤其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在对于它的建设方面、加强方面仍然需要高校花大力度去研究去探索,需要全体教师、相关部门和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完成。

参考文献

[1]肖建中.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6.

[2]陈社育.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3]姜尔岚.大学生就业指导实用教程[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4]谭蔚沁,罗雪红.对高校大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的思考[J].昆明大学学报,2007,(1):91-93.

[5]陈晴晔.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统计教育,2007,(8):38-39

猜你喜欢

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高校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准备三步法则
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