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困境与对策
2009-10-29陈琛
陈 琛
摘要:我国中小企业约占企业总数的99%,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中小型企业面临着种种困境,导致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种种障碍,尤其是人才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人力资源管理困境所在,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困境;对策
1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困境及分析
企业家人力资本稀缺。中小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普遍缺乏现代化管理的知识和思维,对市场经济体制及其机制了解甚少,缺乏长远眼光,导致决策短视甚至决策的某些失误;人员配置不合理,某些重要岗位被占用,阻碍真正有用的人力资源进入;人员素质不适应专业化的工作,造成企业的低效率。
人员流失严重 。由于中小企业在制芳安排、利益分配、福利保障、精神文化建设、激励等方面的问题,使其难以留住优秀人才,尤其是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关键部门关键人才,跳槽现象比较普遍。这一现象导致了人力资源损耗加载,使人力资本使用成本上升,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难以维系,影响企业员工队伍的结构优化。更主要的危害是在日益国际化的今天造成企业发展机会均等的丧失。
漠视人才资本的投入,人才培训急功近利。在我国,中小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训的投资很少。一方面源于企业资金实力的限制,另一方面主要源于管理者对人力资源开发、培训的错误认识。他们认为培训是一种成本,应该降低,能省则省。如果企业效益好,根本不用培训;效益差时,又没钱培训。而且认为只要是人才,根本不用培训,不是人才培训也没用。即使企业拿出有限的资金对员工进行了培训,也往往没有整体规划,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短期行为,更没形成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系统性、持续性的培训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协调的艺术。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时既要有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方法,又要求上至总经理下至各级主管在内的所有管理者的直接参与。而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目前一般还存在独自为政,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内功修炼不够等缺陷。
2 对策与措施
中小企业的发展一般来说,其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如何有效解决上述困境,顺应形势,不致被淘汰,我认为,其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应该具备随着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特点,重视和实施个性化管理,形成独具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设立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建立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既然是人力资源部,就要执行其部门职能。从制度的制定到实施到监督,要有一套完整而紧密的体系。与员工切身相关的工资、福利、晋升、考核、岗位评估,监督等制度都要做详细的规定。
建立科学合理的授权与激励机制。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 ,当人的一个低层次需求被满足后,就不能再来推动受激励的对象,他会追求更高层次的满足。因此,管理者在设计工作内容和奖励时,可以针对不同员工的需求,加入需重视的激励成分,如是应该多些金钱还是多些挑战等来提升效应。完善的激励机制可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墓础。把人力作为一种资探,激发人的潜能,巳成为国外许多大公司争取企业发展机会的主要途径,努力营造互相尊重、和谐、愉快、进取的氛围,使每个人都能有一种归属感、成就感。
改良企业文化,注重企业文化建设,营造人力资源建设的良好氛围。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但可以激发全体员工的热情,统一企业成员的意念和欲望,齐心协力地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努力,而且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一个有效手段。优秀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企业文化是将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牢固结合起来的潜在力量,但同时,企业文化也要在适应新的工作和报酬方式中不断做出调整和改变。总之注重培育各个中小企业的特色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源之一,也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基础。因此,每个中小企业都应建立自己独特的、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企业文化,同时“以人为本”,树立企业为人、企业留人、企业靠人、企业用人的思想,使软性的企业文化能成为吸引人才的无形的向心力。
坚持管理创新,不断适应竞争需要。创新是根本,我们一方面要吸收发达国家上百年所形成的思想、观念、制度和方法,学习西方文化及科学理性管理的精髓;另一方面,也要注重东方文化,创建适合中国中小企业特点的“本土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总结
本文从新的高度以新的眼光,采取断然对策。以求突破性地开拓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新局面。这些对策可从两大方面考虑:(1)属于企业个性方面的,由企业改进内部管理结构,把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到关系企业命运的位置,重视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形成吸引人才、凝聚人才、用好人才的良性机制。(2)属于企业共性方面的,需联合起来,优势互补,利益分享,共同促进普遍性问题的解决。
中小企业要走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之路,提高企业的核心占战斗力,更好的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我国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这次研究使我对人力资源管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总之,进行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减少跳槽现象发生,避免人才流失,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克服企业不擅长现代经营的困境。只有两方面同时并重,双管齐下,中小企业才会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势下走得更快、更稳、更好。
参考文献
[1]李小安.民营企业如何突破四大“瓶颈”[J].商业研究,2008(3).
[2]李亚.中国民营企业的治理机制研究[J].首都经贸大学学报,2005(6).
[3]凤杰.中小企业创新.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4]陈宝森著,剖析美国“新经济”[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1.
[5]赵曙明,王戈,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6年[6](美)韦恩·卡肖著张续超等译:人,活的资源——人力资源管理. [7]刘怡、李丹,安义中.《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商业研究,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