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城市公园POE应用案例研究
2009-10-29张妤侯春风
张 妤 侯春风
摘要:本文运用POE(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基本研究方法,对哈尔滨市城市公园进行了案例调查研究。通过观察公园使用者的各类活动,采访公园的使用者以及发放抽样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哈尔滨市公园的使用状况,并对调查所获信息和数据分析、整理,找出哈尔滨市城市公园的现存问题,提出优化设计与管理建议。该调查可为哈尔滨市城市公园改善、提高设计、使用和管理水平提供依据,也可为其它类似公园的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POE;城市公园;使用
POE是英文POSTOCCUPANCYEVALUATION的缩写,中文译为使用状况评价。它是在建筑物或户外环境空间建成若干时间后,以一种规范化、系统化的程式,全面鉴定设计环境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使用群体的需求;通过可靠信息的汇总,对以后同类建设提供科学的参考,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设计的综合效益和质量的研究方法[1]。
POE在西方已是规范化和市场化了的成熟事物[2],但是其被介绍到中国来只有20多年的时间。近些年,更多学者、科研机构开始加大对于POE在不同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例如校园内外部空间、居住区环境、城市公共空间、医院内部等等[3]。本文运用POE基本研究方法对哈尔滨市部分城市公园做了调查研究。通过观察、采访公园的使用者以及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哈尔滨市部分公园的使用状况,并对调查所获信息和数据分析、整理,找到现存问题,提出优化设计与管理建议,为哈尔滨市及其它类似公园城市公园改造和建设提供借鉴。
1案例选择
本文中所选的案例分别是黑龙江省植物园、哈尔滨游乐园、兆麟公园、儿童公园。哈尔滨市己建的城市公园不少,特别是近几年。而所选的这几个均是较早期建设的,市民关注度较高,日常的使用者较多,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2调查方法与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多采取POE的思维及研究方法,运用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等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通过身临其境的实地考察,与使用者们进行最直接的交流,了解使用者的行为模式、心理需求以及影响城市公园环境质量和使用效率的各种因素。
调查问卷在设计中一方面借鉴了使用状况评价在建筑及商业街的研究中的合理经验,一方面针对城市公园的特点及特殊性,严格参照了《公园设计规范》及一些公园设计的著作。归纳出一般城市公园的设计要素可以分为:环境品质(优美度)、布局(功能分区、园路、建筑、出入口、地形处理)、设施(游憩、服务、公用)、管理、绿化等。文化、时尚等软要素包括在环境和设施这两项要素中考虑。再结合投入使用后的一些具体影响使用的制约因素,如交通便利性、养护管理、营业时间、票价;游人的使用频率、时间、目的等再结合一些专业人士的意见最后确定出公园使用状况评价的调查问卷。
3调查时间与天气选择
由于哈尔滨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天气特点,使得哈尔滨市的城市公园在冬季多为封闭期,还有一些如兆麟公园等到冬季便为其他活动提供场所,各个城市公园冬季的使用不具有普遍意义和代表性,因此将调查时间定为春、夏、秋三季,共分两期完成。
5-6月为第一期,多采用观察法,拍摄大量实景照片,通过与工作人员的接触充分了解公园情况,并结合小部分开放式访谈。所选择的调查日天气状况主要为晴或多云,在较好的天气条件下公园中活动的人较多,有利于调查工作的开展,对每一个公园的调查尽量保证一个至两个全天的时间进行系统调查,其它时间调查作为辅助。
8-10月为第二期,开展集中的问卷调查与访谈。选择平时工作日期间和十一黄金周的7天假期进行不同日期的连续调查,使结果尽量具有代表性。这期间天气状况有晴或多云,也有阴雨天气及降温时节。时段分布也涵盖了早中晚不同时间,尽量避免研究的局限性。
4结果分析
调查中发现,哈尔滨现存的城市公园具有其特殊性,即认知度与使用率较高的多为专类园性质的公园,所选择的四个案例公园亦如此。这使得在调查结果中反映出很多的共性特点,如游园目的、游园季节、游园习惯、各类设施的需求、场地的丰富性等等,这些共性可广泛的代表哈尔滨城市公园的使用现状及影响城市公园使用的普遍因素;同时各案例间在诸多使用方面又存在差异,如游乐园的使用者成员组成上外地游客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公园;使用者教育程度方面,植物园中的拥有高学历的使用者比例显著;园中活动内容方面,植物园中使用者多以观景为主,而游乐园与儿童公园中游人多选择以文体活动为主,这些差异的产生又可一定程度反映出不同类型城市公园的使用中的特点。将四者对比分析,可基本总结出影响哈尔滨市城市公园使用效果的各项因素,即:①使用群体。包括使用者的来源、年龄结构、行为活动特征。②自然环境。包括区位效应、天气效应。③规划设计影响。包括环境优美度、场地与空间丰富性、环境设施舒适与齐备性、兴趣中心效应与可参与性活动。④公园性质。⑤经营管理状况。包括养护和更新、票价与开放时间。同时,还可发现当前哈尔滨市城市公园存在的问题,如:①功能分区不足,空间类型过于单一。②公众参与性娱乐设施不够。③公用设施布置不合理。④缺少时代感,城市文化内涵表达不佳。⑤养护管理不到位,更新不及时。⑥商业味过浓。
5哈尔滨市城市公园优化使用建议
5.1优化设计
城市公园的优化设计就是以使用者为中心,根据对城市公园使用状况的总结及现存主要问题,探求更符合人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点的户外游憩活动空间。针对哈尔滨市城市公园中的出现的问题,建议可采取以下手段:准确合理定位、注重功能的衍生与完善、空间多样化、塑造场所精神、延续城市文脉(如老物新用、传统形式的借鉴与继承、隐喻或象征手法的运用、冲撞传统手法)、激发公众参与(营造适宜的参与性)、完善配套设施。
5.2 优化管理
首先,建议建立科学的公园管理体系,以此促进公园经济不断发展和公园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日常维护中,首要完善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提高管理者的水平,建立反馈与激励机制来改进公园管理制度。同时还应加大对游人行为的管理力度,加大宣传,这对于维持公园良好的使用秩序和管理费用的降低会起到较大的作用。其次,政府部门应充分认识公园的重要性,以及公园在城市生态建设和园林绿化功能的不可替代性。从而与公园自身建立联动共管机制,通过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与管理上的协助使建成后公园能够得到更好的维护。在享受公共资源的前提下, 更好保护公园资源。最后,要想保持公园的活力,公园的面貌致关重要。一个充满生机、欣欣向荣的公园似乎更能激发人们的使用热情,而这种活力来自于公园自身的状态。因此,公园在不断的发展中应顺应时潮,及时更新环境与设施,创造更多符合时代与人们需求的景观,这样的公园才具有吸引力。
参考文献
[1]朱小雷,吴硕贤.使用后评价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及其对我国的意义[J].建筑学报, 2002,(5):42-44.
[2][美]克莱尔o库珀o马库斯,卡罗琳o弗朗西斯.人性场所-城市空间设计导则[M].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CJJ 48-92.公园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