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凝土外观质量处理方法

2009-10-29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17期
关键词:外观质量处理方法混凝土

赵 军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为刺激经济、扩大内需,四万亿元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已全面启动,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工程离不开混凝土。本文从实践操作经验出发,就如何找到混凝土产生表面缺陷的内因,采取有针对性预防措施和修复处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外观质量;处理方法

据统计分析,混凝土的表面缺陷大致可以归纳为表面裂缝、表面破损、表面颜色不均匀和表面漏筋四个方面;不管是哪一种表面缺陷,都会对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带来不利的影响。下面就从实践操作经验出发,就如何找到混凝土产生表面缺陷的内因、采取有针对性预防措施和修复处理进行分析。

1 混凝土表面裂缝

1.1 原因分析

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其次还有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均能引起混凝土产生裂缝。

1.2 预防控制措施

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严格控制原材料温度,对水泥、砂石料等原材料冬天要采取保温、保暖措施,夏天要采取遮阳、降温措施,保证拌合前温度冬天不低于5℃,夏天不高于40℃。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要求夏季入模温度不高于30℃,冬季入模温度不低于10℃,混凝土芯部温度不高于60℃;并保证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与周围环境温差不大于20℃。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

1.3 处理方法

对于浅层裂缝的修补,通常是涂刷水泥浆或低粘度聚合物封堵,以防止水份侵入;对于较深或较宽的裂缝,就必须采用压力灌浆技术进行修补。压力灌浆采用骑缝钻孔方法进行,孔距0.2-0.4m,用环氧材料嵌填缝隙,灌浆时由低向高,逐孔依次灌注。灌浆压力0.8-1.0Mpa,当缝面吸浆率趋近于零,继续灌30min且压力不下降时结束该孔灌浆。灌后进行表面处理(主要涂刷环氧材料或粘贴玻璃丝布)。

2 混凝土表面破损

2.1 原因分析

造成混凝土表面破损的原因主要有模板、混凝土质量、混凝土浇筑工艺和钢筋等。

2.2 预防控制措施

模板控制:模板选择时,要求表面平整光滑,尺寸偏差符合设计要求,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稳定性,且拆模方便接缝严密不漏浆,对周转模板要进行清理、打磨,对立模前进行试拼,保证平整度小于2mm,加固采用内撑和外加拉杆形式,保证树面误差小于3mm。

配合比控制:一是要采取延长混凝土的模内养护期或加大水泥用量;二是为了促使混凝土达到均匀密实质量和充分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使混凝土中细骨料含量较通常的最佳含量稍为增大一点;三是对有外观质量要求的混凝土,坍落度较通常采用的坍落度略减少1~2cm,使混凝土拌和物稠一点粘一点,振捣效果好一些。

混凝土搅拌控制:混凝土搅拌必须达到3个基本要求:计量准确、搅拌透彻、坍落度稳定。通常若采用滚筒式搅拌机时,混凝土搅拌时间控制为2.5~3min;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时,搅拌时间控制为1.5~2min;当掺有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应增加1min。

混凝土浇铺与振捣控制:混凝土的浇筑,必须分段、分层地进行浇筑作业,一般30~40cm厚为一层(约为振动棒作用半径1.25倍)。

钢筋控制:浇筑混凝土前,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及时修整。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要注意固定好垫块;一般每隔一米左右在钢筋上绑一个混凝土垫块;钢筋较密集时,选择适当的石子,石子最大颗粒尺寸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

2.3 处理方法

大面积处理。干修法:拆模后,立即采用一定比例的半干硬性水泥砂浆,把混凝土表面散布的较大气泡眼填实、刮平后1~3h内,采用一定比例的黑、白水泥调制成中稠灰浆,进行展延性补浆,范围是细小的气泡带、气泡群。两道工序后,间隔一定时间(一般为2~4h),将补浆面打磨平整。最后采用一定比例的黑、白水泥混拌干灰,并用棉纱头将混凝土面全面抹擦一遍,待自然静置过夜(不少于6h)再进行覆盖洒水保养。该法适用于混凝土面无大的跑模漏浆、蜂窝麻面等外观缺陷。

湿修法:先用水冲洗混凝土表面,接着用一定比例水泥稠浆,将混凝土面全面披刮一遍,待面干发白时,用棉纱头擦除全部浮浆,再遵循干修法中的前两道工序方法进行两遍补浆,待达到干凝状态后,再对补浆面作第一次打磨并洒水养生。之后的二、三天,重复以上工序。该法适用于修饰混凝土面残留气泡眼较大较多或明显的混凝土离析砂斑线、泌水迹、浅层蜂麻、色差。

局部蜂窝麻面处理。将蜂窝麻面周边外延2~3cm范围内的表皮混凝土剔掉,剔深2~3cm(至少削掉水泥皮),并挖除蜂麻部分的表面浮浆,浇水湿润后,采用湿修法补浆、打磨,最后对局部或连同大面范围,采用适当比例的黑、白水泥干灰干擦一遍。结构混凝土表面经过局部修饰和大面积修饰后,仍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可采用喷涂修饰法清除色差。

3 混凝土表面颜色不均匀

3.1 原因分析:

施工中想要混凝土表面颜色完全一致几乎是不可能的,许多因素都会引起混凝土表面颜色发生变化,比如原材料的种类、施工配合比、混凝土的养护条件、混凝土的振捣情况、脱模剂的使用情况、模板的表面结构、模板的吸附性能等,还有拆模时人为造成的颜色变化,都会造成混凝土表面颜色不均匀。

3.2 预防控制措施

采用优质脱模剂:目前工地上使用的优质脱模剂主要为环氧树脂型脱模剂,不污染混凝土,表面光洁,色泽均匀,并且可多次倒用。在使用过程中,如没有合适优质的脱模剂,采用食用色拉油, 也可收到较好的颜色效果。

水泥质量控制:严格控制水泥来源,避免不同种类、不同厂家、不同批号水泥混用。加强水泥颜色的检测,如颜色发生较大的变化,应禁止使用。

拌合质量控制:工地混凝土拌和站应做到混凝土配合比各组分用量准确,特别是用水量的准确,确保水灰比在极小范围内波动;并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拌和质量,适当延长混凝土的拌合时间,确保拌和质量稳定。

外界环境控制:外界环境控制的唯一有效的办法是尽量减少各种污染源,净化环境,以保护混凝土颜色不受或少受侵害。拆除模板后,要立即对混凝土进行包裹养护;对外漏钢筋、预埋件等易锈蚀件,要采取刷防锈漆等办法处理,防止锈蚀污染混凝土。

3.3 处理方法

对于颜色不均匀的混凝土表面首要考虑的处理方式是采用稀释的酸性溶液进行清洗,然后再将处理后的表面用水彻底冲洗。当清洗确实无法产生明显效果时,再考虑使用表面涂层处理。

4 混凝土表面露筋

4.1 原因分析

混凝土表面露筋主要是因为钢筋绑扎不牢,或保护层垫块安置不规范,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移位,有时候是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才发现钢筋位置放得不对,致使混凝土表面至少一个面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甚至完全没有了保护层。表面露筋的另一原因是因为混凝土漏振导致严重蜂窝,钢筋暴露在外。

4.2 预防控制措施

浇灌混凝土时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振捣时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整纠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4.3 处理方法

表面露筋处刷洗干净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浆,将漏筋部位抹平。漏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5 混凝土表面缺陷处理效果

表面缺陷处理质量检查采取现场目视、锤击,并根据过程控制情况结合现场拉拔检测进行检查。经检查,修补后的混凝土表面平整,与原混凝土结合紧密,锤击声音清脆。从外观看,表面平整光滑,和原混凝土保持较好色度,没有明显的色差,才能达到了修补要求。

结语

混凝土的外观质量问题还有很多方面,比如因模板刚度不足引起混凝土表面鼓胀,因模板精度不够引起混凝土接缝处错牙等等。只要在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我们全体术人员与施工操作者共同努力下,通过不断的探索学习,强化操作人员责任心,同时在实践中多观察、多比较,出现问题后多分析、多总结,才能不断的完善,更好的控制和处理混凝土的各类缺陷。

参考文献

[1]杜永昌等编.高速与客运专线铁路施工工艺手册.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9.

[2]易代良.混凝土构筑物表面质量缺陷分析与处理.《中外建筑》2007年第01期.

[3]罗巧玲.大体积混凝土梁施工中的温度监测与裂缝控制.《 广东建材》2005年07期.

[4]白君秀.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通病防治.《工程质量》2004年07期.

猜你喜欢

外观质量处理方法混凝土
混凝土试验之家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混凝土,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