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分析霍桑的两篇游记
2009-10-29龚红霞
关键词:小品文 生态批评 自然 审美 和谐自然观
摘 要:霍桑自1837年出版了第一个短篇小说集《重讲的故事》起,就以善于写短篇小说而著称,1830年到1852年间他共发表了大约一百个故事与小品文。而目前我国对霍桑所做的研究多局限于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红字》,对他那些数量众多、内容各异的短篇文章却关注不够。本文欲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对霍桑的两篇游记《尼亚加拉瀑布游记》与《运河船》进行探讨,从而挖掘出霍桑的和谐自然观。
自1830年到1852年间,纳撒尼尔·霍桑所作的约一百个故事与小品文发表于《塞勒姆报》《象征》以及《纽约人》《纽约月刊杂志》等报纸、杂志和礼品书上(皮尔斯编:1672)。而目前我国对霍桑所做的研究却多局限于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红字》,而对他那数量众多、内容各异的短篇文章却关注不够。本文欲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对霍桑的两篇游记《尼亚加拉瀑布游记》与《运河船》进行探讨,从而挖掘出霍桑的和谐自然观。
20世纪末文学界兴起了一个新的文学评论浪潮,即生态批评。生态文学及生态批评倡导:“回归到原始时代智慧产生的地方,回归到自然荒野,回归到人类精神创造文化的源头,用文学艺术创造想象环境意识观念,去改变人类麻木沉沦的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环境的屠杀和掠夺。”(诗哲魂,2004)美国生态批评家Cheryll Glotfelty和Harold Fromm(1996)在他们合著的《生态批评读本——文学生态学的里程碑》中也指出:“生态批评是研究文学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是用一种以地球为中心的方法研究作品的。”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生态批评是从生态角度观察文学艺术的一种批评模式,是用生态学观点研究考察文学与自然、社会、人的精神状态的关系。
一、霍桑所处时代对自然的相关认识
康德(1724-1804)去世之后的欧洲知识界,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有两个主要学派:浪漫主义和绝对唯心主义。其中,浪漫主义认为:“自然不仅是我们寓居其中的环境,而且是神圣心灵的表达。自然是无限者在历史之中逐步地显示或展开。”(史蒂夫等:13)并以这种自然观取代了启蒙运动静态的物自体观。“仅仅从外部视角来认识自然会导致我们认为世界是一部机器,而通过直觉认识的自然则显示为一个动态的、充满活力和统一的实体。”(史蒂夫等:14)和浪漫主义形成密切联盟的运动是美国的新英格兰超验主义,超验主义的首席代言人爱默生是霍桑同时代的人。爱默生的哲学以及贯穿超验主义著作的核心主题是:上帝和自然之间具有连续性,认为“整个自然就是人类心灵的比喻”(爱默生:1:32)。霍桑所处的时代正是这两股思潮蓬勃发展的时期,可以看出,当时“自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并被人们认为是直觉、灵感的源泉,不再仅仅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手段,也可以说,当时的人类开始尊重自然。
1818年,也就是霍桑14岁时,霍桑一家人迁到缅因州雷蒙镇自家的地产居住,附近有个色巴果湖,霍桑经常到那里打猎、钓鱼、读书,充分领略自然风光。据他晚年回忆,他的一生以这段时间最为自由愉快。他热爱大自然,喜欢去亲近大自然。他虽一生并不富裕,但他游历不断。1864年,他的健康状况逐渐恶化,但他仍与皮尔斯坐马车出游,结果于5月19日在新罕布什尔普利斯镇于睡梦中逝世(皮尔斯编:1664)。在《霍桑集——故事与小品》中就收录了他的一系列游记,比如:《七个江湖人》《尼亚加拉瀑布游记》《运河船》等。在这些游记中,他记录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他对大自然的一些思考。从这些文章中,我们尽可以领略到他那细腻独到的和谐自然观。
二、对自然美景的真正欣赏
尼亚加拉瀑布是世界第一大跨国瀑布,并号称世界七大奇景之一。霍桑在他于1835年写的《尼亚加拉瀑布游记》中记载了他去浏览这一胜景的过程。他写道:“去尼亚加拉瀑布的人,没有谁怀着我那样的浓厚兴趣,我迄今一直在远离瀑布的地方徘徊,漫游其他景点,这是因为,在我打算游览的名胜中,包括世界各地的奇迹,没有一处像它那么雄伟壮丽,我不想过快地把希望中的乐趣换成记忆中的乐趣。”(皮尔斯编:1665)而与他一同前往的法国人“远涉重洋来看尼亚加拉瀑布,结果到了听得见瀑布响声的地方就转身走了”(皮尔斯编:1666)。
Holmes Rolston在《环境伦理学》中探讨了大自然所承载的价值,如:生命支撑价值、经济价值、消遣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基因多样性价值等(郑度,2006)。霍桑在该篇游记中涉及到了大自然的审美价值,探讨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美学欣赏关系——也就是对大自然如何欣赏的问题。面对自己久仰的尼亚加拉瀑布,霍桑迟迟不敢靠近,他说:“当那个重大时刻快要到来,估计已能第一次听到瀑布那古老的轰鸣声时,我侧耳听着,就像害怕似的浑身发抖。那个法国人把身体探出窗子,啧啧地赞叹不已,而我却突然往后一仰,闭上了眼睛。我把景色挡在外面之后,心里美滋滋地想,对于我来说,观赏尼亚加拉瀑布还是将来的事呢。”(皮尔斯编:1667)最后,他才“迈开不大情愿的步子,怀着一个闯入者的心情,朝山羊岛走去”(皮尔斯编:1668)。到了收费亭,他又找到许多理由来推迟那个不可避免的时刻的到来。文学艺术上,什克洛夫斯基曾提出“陌生化”的概念,就是说文学艺术通过特殊的手法将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变得陌生,使之突出出来,延长人们对它的感知时间并增加新奇感(李春青:165)。霍桑如此这般磨磨蹭蹭,何尝不是想让心中的美好期待能延续更长时间,然后能够用心地仔细慢慢品味和感知尼亚加拉瀑布的真正之美?
英国唯美作家王尔德曾经指出:“人们在看见某一事物的美丽之前是看不见这个事物的,因为看一样东西和看见一样东西是非常不同的。”(张玉能:264)霍桑是要真正地看见尼亚加拉瀑布的美,他写到:“接连几个晚上梦见瀑布,每天早晨欣喜地发现自身的欣赏能力有了提高。”(皮尔斯编:1669)我们从该篇文章中,无法了解霍桑这次在尼亚加拉瀑布的旅行共花了多长时间,但从他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在尼亚加拉瀑布的旅行是个长久的、不断升华的审美过程。因为他提到:“经过长时间的思索,我从心里渐渐觉得,尼亚加拉瀑布的确是世界上的一大奇观。”(皮尔斯编:1670)
面对大自然的美,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反映。霍桑在该游记中也生动地记录了不同的人面对尼亚加拉瀑布时的所作所为。他看到两名冒险家在导游的带领下,想要钻到瀑布后面去。“他们的目标是一块看不见的岩石。”(皮尔斯编:1671)霍桑称这两位为“冒险家”,实际上隐含了反讽的意味,因为他接着写道:“在旁观者看来,这种举动既是富有诗意,又是十分危险的,但比之顶着东北风暴驾船行驶,还是要容易一点、安全一点。”(皮尔斯编:1670)在霍桑的眼里,这二位根本就算不上冒险家,因为除了“浑身湿透,气喘吁吁”外,没有经历任何风险。更何况他们根本就不是来欣赏瀑布的,因为他们的目标只是一块“看不见的岩石”。霍桑对这种所谓的冒险行为是持批评态度的,他嘲讽道:“他们(这两名冒险家)可能会得到一份背后印着三首气壮山河的诗的证书,以证明他们所取得的业绩。”(皮尔斯编:1670)
除了这两位冒险家,霍桑在游记中也记录了其他的游客:“有一位胖乎乎的太太在母爱方面是个可爱的榜样,她如此关心她小儿子的安全,竟然不朝尼亚加拉瀑布看上一眼。她的儿子却一门心思地吃着一根棒棒糖。……来了两位密执安的商人,他们宣称,那个景致从总体上说来还值得一看。这里当然还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但是他们宁可多走一倍的路,去洛克波特看那宏伟的石砌工程,在那里,闸门在六十英尺长的斜坡上把大运河拦腰截断。”(皮尔斯编:1671)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书中曾举过一个例子:“木匠、植物学家和画家,同时面对一棵古松,便取三种不同的态度。木匠由古松想到架屋、制器、赚钱等等,植物学家由古松而想到根茎叶、日光、水分等等,他们的意识都不能停留在古松本身上面,只有画家看见古松才能把精神专注于古松本身,欣赏它的苍劲挺拔之美。在画家眼里,古松是一个自足的世界,是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画家完全是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来聚精会神地欣赏古松,他没有功利的目的,全都是凭借着直觉全身心地感受着、体验着古松给他带来的美感经验。(朱光潜:4)
霍桑在该篇游记中不遗余力地描述自己对尼亚加拉大瀑布的见闻与所想,描述其他游客面对大瀑布的所作所为,实际上就是呼吁人类对大自然真正地欣赏,唤起人们对大自然本身的审美,希望所有的游客能像朱光潜先生提到的画家一样,真正关注大瀑布本身的美,能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地凭借直觉全身心地感受大瀑布的美。在他最后沿着一条杂草丛生的小路离开大瀑布景区的时候,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此刻,瀑布周围又像回到了过去的荒原时代那样悄无人烟。我更是感到狂喜不已,因为没有哪个诗人来与我分享它——也没有哪个毫无诗意的可怜虫来亵渎它。”(皮尔斯编:1671)
三、对大自然的合理利用
在《尼亚加拉瀑布游记》中,霍桑探讨了人类应该如何欣赏自然美景的问题,那么他在另一篇游记《运河船》里则阐述了人类应该合理利用大自然的观点。《运河船》里描述的运河,指的是世界有名的第二大运河——伊利运河。19世纪早期的美国,只有少数几条道路,所以陆运费用极高。而伊利运河帮助解决了纽约州的交通问题,对此地区的经济贡献很多。霍桑对此也做出了肯定的描述:“毫无疑问,这条运河中流淌的水肯定比任何液体都要肥沃,因为在河水流经的地方,一个又一个的小镇冒出来了——在这些到处盖起了砖房、教堂、剧院的小镇上,商贾如云,人声鼎沸。”(皮尔斯编:269)
伊利运河带来的经济繁荣不言而喻,但伊利运河也给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无法估计的后果。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恩格斯:383)在现实中,人们往往只是注意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近的后果,而对较远的后果缺乏认识,等到这种较远的后果经过积累而变得相当严重时才引起关注,最终造成巨大损失,甚至难以治理和挽回。《运河船》发表于1835年,也就是伊利运河建成的十年以后,霍桑此时已对运河有了冷静的思考,因为在他的这个短篇游记中,只有第一段,也就是本文前面所引述的那部分描述了伊利运河带来的繁荣,而其余大部分都是他对运河及周边地区的描述和思考。在他的眼里,运河是“一个漫无尽头的泥沟——这条运河的确像一条又黑又浑的泥沟,似乎周围的条条阴沟都为这里做出了贡献”(皮尔斯编:270)。运河给周边生态带来的破坏,霍桑也给我们历历在目地描述了出来:“没有什么地方会比这里更乏味的。这一带的树林主要生长着雪松、黑桉和其他一些需要在潮湿环境中生长的树木。由于部分水泽流入了运河的巨大沟渠,因此这一带的树木早已枯死,成为了一片死气沉沉的朽木。”(皮尔斯编:273)
人类社会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而是来自天地自然并与之共存的一个特殊的生命系统。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不管文明多么发达,科学技术多么先进,人类永远也离不开自然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依存、适应、冲突与和谐(郑度,2006)。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人定胜天”的思潮以及“人类中心论”等占据了主导地位。人类以自然的主人自居,片面地按照人类的主观意志或需求去改造自然,往往违背客观规律,酿成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的苦果。面对运河造成的生态破坏,霍桑感叹道:“美国未被开垦的大自然由于文明人的侵害才被糟蹋成如今这个寸草不生的鬼地方。”(皮尔斯编:276)
虽然人同其他事物相比具有很大的独立性,但是人并非生活在自然之外,更不能把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否则就难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改造和利用自然。但是因为人与自然之间具有一体性,对自然的任何改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自身,所以绝不能把自然当作可以被随意改造的对象。人类改造自然的范围、方式和程度应当有一种自我约束。人类是自然历史演化的产物,应与自然保持和谐相处、协调进化的关系;人以外的其他生物、物种、生态系统,以及自然界的所有存在物,除了对人类有工具价值外,还具有其内在价值;人类属于自然,作为自然界进化的最高产物,人类是“自然权利”的代言人,对其他生命和生命支持系统负有道德责任;人类应当培养尊重自然、爱护生命、保护自然环境的道德情操,尽到管理好地球家园的道德义务。(郑度,2006)
当代最能体现时代精神的问题当属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是当代人所不能回避的且带有最根本性质的问题。出于寻求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当代人热情倡导一种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通过积极主动的生态建设来修复已遭破坏的地球环境的道德态度。霍桑在近两百年前写的这两篇游记中展现的“对自然的爱与关注”与我们当代倡导的精神不谋而合。他的这两篇游记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也对现代人有着不同寻常的教育意义,因为自然既是我们的家园,又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的怀抱,更离不开自然的乳汁。因此我们应当像对待母亲一样对待自然,像对待兄弟姐妹一样对待其他生命和物种。
作者简介:龚红霞,硕士,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1] Cheryll Glotfelty & Harold Fromm, The Ecocriticism Reader: Landmarks in Ecology Athens,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1996.
[2] 爱默生:《论自然》,1:32,1:38。
[3] 李春青:《在审美与意识形态之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5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5] 皮尔斯编:《霍桑集——故事与小品》,姚乃强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1997年版,第1672、1664-1671、269、270、273、274、275、276页。
[6] 诗哲魂:《英美最前沿自然文学研究:环境想象中的生态文学》,http://www.YeCao. Net, 2004-5-10。
[7] 史蒂夫·威尔肯斯与阿兰·G·帕杰特:《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卷二,刘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第14页。
[8] 张玉能:《西方文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4页。
[9] 郑度:《环境伦理:面对现实与未来的思考》,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6-05-29。
[10] 朱光潜:《谈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责任编辑:水 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