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君王论

2009-10-29

南方人物周刊 2009年43期
关键词:鸠山日剧党魁

从日剧到现实

蔡子强

8月30日,求变的日本人纷纷走出家门,到投票站以选票表达心声,结果成功改朝换代,告别自民党长期一党独大的局面,让在野的民主党一跃而成执政党。鸠山由纪夫这位曾被形容为政坛“外星人”的民主党党魁当上了首相,自民党的10多位大臣级政坛元老则爆冷被击败。暮气沉沉的日本政坛,终于注入奥巴马式“change”的新血。

这样的局面,令人想起去年夏天,一部由木村拓哉主演的人气日剧《Change》。主角朝仓启太(木村饰)本来也是一个政坛“外星人”,机缘巧合当上总理。抱着常识与单纯,他闯入永田町(日本国会议事堂所在地)的暗黑森林,梦想为藏污纳垢的日本政坛,注入一丝清新空气,却在尔虞我诈的派阀斗争、官僚政治面前碰了个焦头烂额,被迫下野。

最后朝仓索性反戈一击,进行了一次电视广播,宣布解散国会,重新进行大选。在日剧史上破天荒的长达22分钟的长镜头演说中,他深情地道出了自己从政后的心路历程——由对政治冷漠,到认真想为国民做一点事:

“虽然大家都说‘你的一票可以改变政治,但我从来没有感觉到一票真的能改变什么。谁赢了或哪个党大胜时那一瞬间,或许会很兴奋,可是结果什么都没改变。选举时的政见选完就不了了之。回想当时的兴奋,竟觉得会有所期待的自己好像白痴。最后就再不想管政治了。”

“但是我要告诉各位,我错了!选举的每一票都很重要。获选的人是国民代表,必须照国民的意思来从事政治,决定国家未来的是国民。主权在民,我们在小学都学过。我们的国家有堆积如山的问题。少子化、教育及医疗问题,需要每一个国民认真思考。各位有义务及权利,将真正的政治家送进议会,你的一票,可以改变政治以及这个社会。”

或许木村这篇令人动容的演说,真的在观众心里发酵,结果触发了8月30日这一幕。

一个月前,第177期的《南方人物周刊》有一篇文章介绍过鸠山由纪夫的生平,如果拿来与《Change》的主角相比,你会发觉两人有很多相似,令人会心微笑。

鸠山由纪夫出身政治世家,爷爷鸠山一郎曾当过日本首相,但家里却不乏对政治失望、厌恶的种子。

爸爸威一郎曾告诫由纪夫的弟弟邦夫:“如果要成为政治家,你就要先成为坏人。”邦夫反问:“如果真是这样,爷爷岂非是个坏人?”

岂料父亲竟说:“难道你不知道吗?”

小时候,由纪夫与父亲一样厌恶政治。后来继承了父亲对学术的爱好,在斯坦福大学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半途出家进入政界时他被讥讽为“幼儿园政治家”。

电视剧中的朝仓,自小只爱看星,因当国会议员的父亲收受政治献金,而对政治反感,大学毕业后便离家到郊区担任小学教师。到父、兄空难死亡后,他才被迫承继家族的政治事业,补选父亲的遗缺。

政敌翻出18年前他父亲收受政治献金的丑闻打击他,幕僚都叫朝仓干脆以事件发生的年代久远,加上死无对证,予以回避。他反其道而行,发表了另一篇令人动容的演说:

“昨天报纸上登载了关于我父亲朝仓诚的一篇报道,说是18年前,我父亲从大堂商社得到了不正当的利益,我……我无法否认这一猜疑,我想我父亲接受不正当钱财的事……恐怕是真的。

“对不起,我清楚地记得18年前报道质疑我父亲时的事,看到报纸上写着父亲的名字,我问他这是不是真的,但是父亲什么都没说,只是说了一句,‘政治是需要金钱扶持的。当时他没有看我的眼睛,从那时开始,我就对政治充满厌恶。

“因此我离开福冈,在长野当了一名小学教师。当然也有很多人支持父亲,他们也许能饶恕父亲的不正当行为:只做些外表光鲜的事,是不能从事政治的。有时也不得不牵涉到一些不正当的行为,因此我们并不怪朝仓诚。

“而我却不想教导学生世间有些罪恶是必要的。”

“其实,我一直后悔做了候选人,但现在我突然觉得参选是对的,正因为参选,我才有机会向大家道歉,我以一个儿子的身份替背叛大家的父亲谢罪。真的非常抱歉。”(说罢,向民众深深躹躬)

说真的,看这部日剧时,这是最感动我的一幕。

这部日剧中,还有很多桥段与日本政界的现实巧妙呼应。

例如,在一次日本国会的两党党魁辩论中,鸠山问对手小渊惠三的第一个问题是:“首相,你今天早餐吃的是什么?”在对手眼中,鸠山简直是洋相尽出,堪称政坛“外星人”。

剧中也有类似的一幕。朝仓竞逐党魁,与两位对手进行电视辩论,一直插不上嘴,结果让他鼓起勇气开口的,竟然也是有关一日三餐的问题:究竟日本平民的午餐费是对手说的1000 日元,还是他所知的600日元。或许有人觉得无聊,但正如朝仓所言,他希望以平民的眼睛来看政治。他在剧中有一句名言:“就请把我当作小学5年级生般来解释政治吧!”

现实世界,鸠山当上首相,靠的是被称为“平成之妖”的小泽一郎在背后运筹帷幄;电视剧中,朝仓当上首相,靠的则是老谋深算的党内大老神林正一(寺尾聪饰)在背后的摆布和翻云覆雨。最后,朝仓因为不甘受人摆布而被背后的神林正一下决心除去。

勇于求变的鸠山,下场又会如何?

猜你喜欢

鸠山日剧党魁
日剧为何难吸引中国人
86年来,我们不曾跟丢您
日本物哀文化的现代表达及传播——以日剧《昼颜》为例
86年来,我们不曾跟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