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材料表述的目标具体化训练
2009-10-29崔东霞
崔东霞
回顾过去的作文教学,发现存在很多问题。我们的作文训练常常没有计划,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训练目标不够明确集中,写作自由度比较大,但教学零散,不成系统。虽说提高写作水平要靠阅读积累和动笔运用,但具体操作似乎很难。进入高三,发现学生的作文依然“天不拘兮地不羁”,连起码的格式都没有,议论肤浅,说理幼稚。
经过了两年高三的教学,我一直在探索较为实用的作文教学法,认为应该对学生的作文训练进行具体的规范。我们可以针对作文中非常重要的材料表述展开有序的目标具体化训练,近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如下探索。
1.以语言为具体目标的材料表述训练
为了让学生有意识地在作文里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强文采,我要求学生当堂扣住某一个话题,用比喻或排比的修辞写一段百字左右的开头。
比如意境描写,可以给学生一幅意境优美的山水画,让他们运用一定的修辞,融入自己的思想情绪,写一段描写抒情的文字。这样可以明确要求学生使用几种修辞手法,使用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来完成片段训练。还可以给他们一个历史人物的小故事或几句诗,让他们运用描写和记叙的表达方式把材料情景化,就像课文《道士塔》中余秋雨先生的“枯骨生肉”笔法,对没有亲见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合理地还原展现了出来,于是文字就必然地生动了。
再比如运用意象表述材料的方法也可以通过片段训练完成。关于李清照的意象有青梅、梧桐、黄花等等,学生能表述成 “那只曾经羞涩的青梅早已褪去了往日的鲜活,变成一朵黄花,在细雨中,在梧桐下忍耐凄苦的孤独。” “一枝憔悴的孤菊,独自在风雨中飘摇,在逆境中争渡,在无情的残酷背景中挣扎不息。”这样的材料表述训练能使某个具体的写作技巧得到强化训练。
2.以立意为具体目标的材料表述训练
审题立意一直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似乎每次作文指导都要在这个问题上大做文章;尽管如此,学生的作文还是可以写得离题万里,不知所云。完成一篇大作文的指导、批改、讲评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每次出现的问题也很多,我就通过片段写作来集中训练立意的问题,针对一个点来强化训练,可以给材料让学生自选角度来评论,也可以规定材料规定立意,让学生定向叙述和评论材料。因为如果没有规定素材,学生写起来就比较杂,也很难进行比较,如果能规定写作素材,那么表达的优劣一目了然。
比如给定一个材料,要求学生多角度分析材料,挖掘出材料中隐藏的含义,确立多个立意,然后要求学生扣住一个立意,简洁地表述材料。再比如我可以提供一个历史故事,让他们对此发表评论并扣住某个话题来表述150字左右。再比如让一个材料为几个不同的话题服务的片段训练。有的材料具有表意的多向性,如果利用不好,常常会让论据和论点不相吻合,甚至背离脱节,使观点和材料相差甚远。所以这样的训练也很有必要。比如给定苏轼的材料,让学生用这个材料为“面对挫折”“生命的色彩”“追求”“位置”等不同的话题服务,该如何表述材料。这样的片段训练能让学生掌握一材多用的写作技巧。
3.以布局为具体目标的材料表述训练
文章的思路千变万化,结构布局显得很重要。话题的不同、素材的多少都决定着作文的结构和布局。有线性结构,有板块结构,有总分结构,有转承结构等。学生写作时常常没有写提纲的习惯,写的时候也没有完整的思路,文章就很散乱。所以我经常在要求写整篇作文之前先提供一两篇某种结构模式的范文,仔细研读,分析这种写法的思路和特点,适合怎样使用材料,然后让他们自己选用素材,模仿这种结构模式来写。但通过写片段来分点掌握布局的技巧也是可以尝试的。
比如给定一个材料和话题,让学生把它作为开头的引入材料、结尾的总结材料和中间的主要材料分别紧扣话题表述。我也可以提供一篇去掉了结尾的作文,让他们按照开头的表达方式,写一段能呼应开头的结尾。这样可以训练他们对作文不同部位的表达技巧。还可以让学生练习多个材料为同一话题服务时的不同组合法,根据材料间的不同关系来安排结构,比如正反对比式布局法和并列排比式布局法。
我觉得这种分块训练掌握好的话能让学生在整篇作文时也能运用自如,错落有致。这种对作文材料表述的目标具体化训练有几个好处。
3.1由于每次作文都有一个具体的训练点,就不会觉得很单调,内容多变,能提高学生作文训练的兴趣。
3.2由于训练目标比较明确具体,在批改和指导的时候针对性就比较强,每次的训练目标小,容易操作,以便循序渐进的指导学生写作,训练效果比较明显。
3.3由于只要求写一个片段,字数在100到300之间,可以要求学生当堂构思当堂写作当堂读评,为他们创设了限时作文的环境,训练他们快速构思作文的能力和应试的能力。
虽然这种训练法也存在许多有待改善之处,但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只要多探索多实践,就一定能构建更合理的训练体系,让学生得法地练,科学地练,就一定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收稿日期:2009-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