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法美看报业垄断
2009-10-28袁苏明
袁苏明
摘 要:本文阐述了新闻史上报业垄断产生的原因,并概述了主要国家英法美报业垄断的情况,简单地勾画出报业垄断的发展历程,垄断形式以及垄断造成的正反面效果,进而从历史发展趋势和媒介的产业属性两个角度对报业垄断做出了客观的评价。
关键词:报业垄断 形成原因 正面效果 负面效果 评价
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1-
一、报业垄断的背景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从原先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报业也相应地发生改变,逐步由近代报业演进为现代报业。现代报业的重要特征就是垄断。报业尽力了商业化和市场化的洗礼,已经不仅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和舆论工具,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的企业,必然会受到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制约。
报刊作为当时惟一的社会传播媒体,已开始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时西方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英国、法国等相继结束了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从经济领域的垄断逐渐波及到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伴随着这一过程的展开,这些国家的报刊事业也开始了兼并、集中的历史进程。在报纸销量日趋扩张的同时,报刊的种数却逐年减少,并且日益明显地集中到少数垄断报团的老板之手。报业垄断成了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报刊事业的基本特征,它的标志是“一城一报”现象的普遍和报业集团的出现。
二、报业垄断的成因
(一)政治方面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本需要控制报业。垄断资本为了控制经济,必然要控制国家的政治机构。政治上的统治地位,要求垄断资本对经济、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实行控制。要控制政治,必然会走向控制近代社会最基本的舆论工具——报纸。因为在某种意义上,控制了报纸就意味着控制了民心,控制了舆论,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稳固了统治基础,报纸就能为统治者做宣传、造舆论,并可以压制不利于自己的思想和言论。例如,美国垄断资本兴起得时代,有几家报纸反映人民的情绪,抨击经济垄断现象和贪污腐化行为,摩根、洛克菲勒等财团就用重金收买这些报纸,或者通过自己的报纸来击垮它们。垄断的政治经济现实要求建立规模巨大、为数极少、能在根本意义上保证宣传与政治步调一致的垄断报业。
(二)经济方面
垄断资本对高额利润的追求是报业垄断形成的基本原因。自工业革命以来,报业已变成了一种营利性的知识产业,作为一种产业的报业在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作用下,不可避免地像其他产业一样,由竞争状态走向兼并和垄断的境地。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的市场和价格获取超额利润。报业一旦形成垄断,报纸资金更雄厚,竞争能力更强,就能够集中物力、财力,充分利用设备和报社资源,降低新闻成本;同时又能对报费、广告费实行垄断价格,通过垄断市场获得高额利润;报团与独立经营的报刊相比,更容易发挥出整体优势。
(三)社会环境方面
随着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西方国家逐渐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竞争日趋激烈,就必然出现了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局面,报业的竞争也不可避免的进入了兼并和垄断的局面,不断地兼并和扩张成了报业集团追求规模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三、英法美的报业垄断
(一)英国报团
英国报业垄断的历史,是由著名报人北岩勋爵(又称诺斯克利夫勋爵)揭开序幕的。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的报业市场已为一些实力雄厚的报团所掌握。其中最有影响者有北岩报团、比弗布鲁克报团及西敏斯特报团。
北岩报团的创立者艾尔弗莱特•哈姆华士是英国新式新闻事业的集大成者,哈姆华士建立起了英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报业集团。在英国,他有“舰队街拿破仑”之称。哈姆华士于1922年去世后,他的报团由其弟罗瑟米尔勋爵继续主持,后来逐渐、变为“联合报业公司”。
比弗布鲁克报团是当时英国六大报团之一。创立者弗布鲁克很欣赏美国黄色报纸巨头赫斯特的作法。因而他的报团也追求黄色刺激和耸动性效果。其《每日快报》和《星期日快报》均为当时英国销数最大的大众化日报和星期日报纸之一。在新闻史上,比弗布鲁克有英国赫斯特之称。
西敏斯特报团,亦称史塔姆报团,由史塔姆与考德利共同创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由于其核心报纸为伦敦的《西敏斯特公报》,故得此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报团在英国9个地方城市中,拥有4个早报、9个晚报和一个星期报。如就报纸的数量而言,在英国各大报团中排名第三。
(二)法国报团
法国垄断报团的出现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事情。当时的报团,主要有以下几个:普鲁沃斯特报团、温特家族报团、科蒂报团和天主教报团。
普鲁沃斯特报团最有影响的报纸是《巴黎晚报》。该报以大量的社会新闻、犯罪新闻、人情味新闻吸引读者,大量地采用新闻图片。其政治、经济新闻的报道也力求简明扼要,不登长篇大论。1939年,该报发行量达到200万份,为法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
温德家族报团,系由温德家族创办。其中最有影响的《时报》是一份历史悠久的言论报纸。该报曾一度为政府的半官方机关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时报》成了维西政府的机关报。法国光复后,戴高乐政府没收了所有的附逆报纸。温德家族报团终于跨台。
科蒂报团的主人弗郎索瓦•斯波蒂诺在本世纪20年代进入报界,购买和创办了一系列报刊,初步形成了一个报团。该报团最有名气的报纸为《费加罗报》、《人民之友报》。1933年,科蒂报团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相继出售《费加罗报》等报。第二年,斯波蒂诺去世,该报团随即瓦解。
(三)美国报团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经济垄断的发展,美国的报业垄断也发展起来。1900年,美国有报团8个,控制日报27家,占全国日报总数的1.3%和全国日报总发行量的10%;至1930年,报团数目增至55个,控制日报311家,分别占全国日报总数和发行量的16%和43%。这些报团中,最有影响的,有斯克里普斯报团、芒西报团、赫斯特报团等。
斯克里普斯报团创立于1889年。至1911年时,该报团已拥有18家报纸。这些报纸多是廉价的大众化晚报。为了供给这些报纸新闻,他于1907年创办了合众社。在1893年至1925年问,斯克里普斯报团平均每年要增加1—6家报纸。1925年,斯克里普斯去世时,该报团财产总值5000万美元,在世界新闻史上,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数字。
芒西报团,是由佛兰克•芒西创办的。1901 年后,其势力扩展至报界,陆续收买了纽约、华盛顿、费城、巴尔的摩等地一批有名的报纸。 1925 年,芒西去世后,该报团亦随之瓦解。
赫斯特报团拥有20家日报,11家星期报,分布于美国13个最大的城市。同时还拥有两家通讯社,一家全国最大的特稿供应社,六家杂志,一个电影制片厂,一个电影公司。加上此后创办的一家广播电台,形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新闻王国。
四、报业垄断的形式
第一,报业集团。报业垄断的主要形式是报业集团,报所谓报业集团是指在两个以上的城市拥有两家以上的报纸的公司。
第二,联合企业。联合企业是一种跨行业的多种经营的垄断公司。其中的意思即报业集团本身是更大财团的一部分,这些大财团不仅拥有报团,还拥有其他企业。
第三,连锁董事。连锁董事是指银行、企业的董事兼任大众传播机构的董事,这就使得大众传播事业的垄断和更大范围的垄断资本紧密相连,互相利用,加强对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控制。
五、报业垄断的影响
(一)正面效果
报业垄断使得媒体企业的实力更加雄厚,雄厚的经济实力一方面能使报社更易于更新技术设备,培训教育人才,提高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它还可以发挥整合新闻资源的整体优势增强效益,用户可以得到更多的新闻;同时报纸的归并减少了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有力于报纸集中精力提高内容质量。
垄断报团在经济上的独立使得它能够独立于政府而存在,可以不被政府牵着鼻子走,不做政府的喉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新闻自由。
(二)负面效果
第一,对新闻自由的破坏。报业垄断对新闻自由的破坏主要有两点:一是报业垄断导致新闻资源过度集中,少数人控制了舆论,大多数人的观点和言论不能得到有效的传播,破坏了新闻信息的多样性和言论的自由表达,甚而思想多元化构成威胁;二是报业垄断的使得媒介集团的运作掺杂了很多大财团的因素,垄断报业为了维护自身和整个阶级的利益,很多时候成了垄断资本的代言人,而不能客观公正的报道新闻。
第二,信息生产与流通的失衡的弊端。发达国家跨地区、跨国家的媒介集团在传播力量上的优势加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传播力量对比的悬殊,发达国家所垄断发布的信息导致了世界新闻信息传播内容、以及流向上的不平衡。在信息时代,信息作为一种基本资源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它含有特定的观念、价值和意识形态,对一个国家的政治和文化也产生重要的影响。根据伯格纳的“培养理论”,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众有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信息和传播上的劣势意味着在国际竞争中的劣势,意味着受控制和受支配的地位。
六、对报业垄断的评价
报业垄断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现象,它既表现出了对社会发展有利的一面,也表现出了不利的一面。从上面关于报业垄断的正面和负面的效果可以看出,研究报业垄断对新闻业来说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都是没有必要的,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解读,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答案。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报业垄断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认识到这一前提条件,对报业垄断进行研究才有可能是站得住脚的。
媒介的产业属性是媒介的多重属性之一,我们应该正确地从市场经济考察的视角看待报业垄断,而不仅仅是从政治及意识形态的角度去考察报团。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使新闻事业的产生成为社会必要,而且为新闻事业的产生准备了全部物质手段。同样的当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也必然会产生报业垄断。一看“垄断”二字,我们不能就认为这就是不好的,报业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报业垄断经营的极大优势是能够实现规模经济的收益递增效应。而至于垄断带来的一些负面问题,比如发达国家通过垄断媒介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思想上的控制之说等,我们要看到这是全球传播背景下的话语,不仅是垄断所带来的言论的集中和控制。
参考文献:
[1]何力、李瑛.全球新闻传播发展史略.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张允若.西方新闻事业概述.北京:新华出版社.1989年版.
[3]蒋含平、谢鼎新.简明中外新闻事业史.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