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2009-10-28高丰娟

商情 2009年22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中学生心理健康

高丰娟

【摘 要】广大的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应该说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但也有部分学生存在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如何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便成了当前学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有些学校根本没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或者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错误而开展的方式不对。所以有必要对该问题进行一定的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健康

一、中学生不健康心理的表现

1.厌学。部分中学生缺乏认真、刻苦、勤奋、钻研的精神,造成学习上的心理障碍,出现厌学心理。

2.享受。现代的中学生,绝大部分在家里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在家中享受“四星级”的服务。求享乐、图安逸、摆阔气、高消费的不良风气在学生中越来越严重。

3.逆反心强。有的学生片面强调个性主义,不愿受纪律的约束。要反其道而行之,对集体漠不关心,对他人麻木不仁。学校提倡的他们反感,学校禁止的却兴趣盎然。他们怀疑一切、目空一切,对正面宣传却作反面思考,对榜样及先进人物无端的否定,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消极抵抗。

4.虚荣心、嫉妒心强。中学生成人化,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和尊重,加之独生子女受到家庭的溺爱,虚荣心理较为普遍,都不希望别人超过他,否则就嫉妒。

5.讲哥们义气。有些学生受一些暴力书刊、不健康影视的影响,精力根本不用在学习上,拉帮结伙,搞不正当的团结,造成了学校工作的一些混乱、不安定。

6.迷恋上网。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不是“心理有病”的人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使学生更有效更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心理健康是全员性的问题,是每一位学生在成长与发展中都必然会面临的挑战。

2.心理健康教育不等于心理咨询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主要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不应仅面对个别学生和家长的特殊需要。心理咨询只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方面,它不应成为全部内容。建立心理咨询室可以被视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为依托,应面向全体学生开展 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与教育活动。

3.心理健康教育不等于开设心理课

开设心理课的做法很好,但是认为开了心理课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部内容就太片面了。首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许多属于非知识性的内容,单单在心理课上是达不到教育目标的。它需要让学生通过活动、实践、训练等亲自体验才能获得。其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除主题内容外,还包括测验、咨询、班团会活动、野外训练等,而这些内容是无法由心理课来涵盖的。再次,心理课侧重解决一般性、整体性及共性的心理问题,而无法深入地解决特殊的、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所以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向学生日常生活中渗透,心理知识的传授应与心理教育活动相结合,对全体学生的心理教育应与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咨询相结合,心理课程应与心理训练、辅导相结合。

4.心理健康教育不等于德育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与德育工作相辅相成的,而不能由它来代替。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可以有效地帮助学校教师改善师生交往状况。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教师以一种更宽松、更接纳和理解的态度来认识和看待学生和学生的行为,不仅注意到行为本身,更注重去发现并合理满足这些行为背后的那些基本的心理需要,不简单地进行是非判断,而是从一种更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和教育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三、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达到育人的目的

(1)要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发展,就得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这就要实现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进一步的清除腐败现象,提倡实事求是的精神,正确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教育。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变有些地方党政领导的指导思想,提高他们的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看到我们的接班人是否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是否提高。

(2)抓好文化市场的净化,坚决清除精神污染和封建思想文化的影响。要求有关部门导向要明确,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文选。加强反和平演变的措施,净化育人市场,反复地、持久地对文化市场进行整顿,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要流于形式,走过场,这是帮助中学生健康发展的有力措施。

2.抓好学校教育,达到育人的目的

(1)加强师德建设,树立自身形象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高尚的职业,作为教师自己应该尊重自己,爱岗敬业,提高素质,严谨治学,遵纪守法,身先士卒。通过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对症下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来实现教育目标,建立起信心和责任感,排解学生不健康的心理因素。

(2)提高教师的心理辅导素质,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对中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师的素质至关重要。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的专业技术应成为从事中学教育的教师必备素养,应成为考核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条件和作为加强基础教育的手段之一。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广大中学教师施教的过程中应从两个方面来规范自己的行为: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其次,教师是表率,其自身的心理健康与否也是影响心理辅导的一个重要因素。

(3)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开设心理辅导课,进行普及心理学常识的教育。二是开设心理咨询,设立咨询信箱、热线电话,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活动。三是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打开心灵窗户说“悄悄话”活动。

3.建立起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网络

家庭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道德品质等的第一任学校,家长是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学校和终身教师。首先,家长对子女的溺爱或过高的要求养成骄、娇、卑的不良习惯,是造成心理不健康的因素。其次,父母离异、外出、赌博等严重的影响学生,造成冷漠,不关心他人,一切向钱看,过早成熟等现象。最后,家长要与学校联手教育。学校应利用家长会来宣传,让家长对心理辅导有所了解,并协助学校开展工作。家长与学校联手形成的合力,便会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并取得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中学生心理健康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心理咨询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