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雄心
2009-10-28马芳
马 芳
“追求无极限,发展无止境。”
打开贵州永吉印务股份有限公司的網页,最先跃入眼帘的,是以上两句铿锵有力的词句。虽为短短两句话语,雄心壮志却跃然纸上。
“追求无极限,发展无止境。”
打开贵州永吉印务股份有限公司的网页,最先跃入眼帘的,是以上两句铿锵有力的词句。虽为短短两句话语,雄心壮志却跃然纸上。
事实上,永吉人不仅这样说,而且这样做了:2008年,永吉印务销售收入达到了4亿元,税收达5千万元。而谁曾想到,3年前,5家地方企业整合成永吉印务时,其销售收入总和才1.9亿!
从汽车到飞机再到航空母舰……有人这样形容永吉印务的成长之路。
而永吉的决策者们却将这一切归结于受益于国家好政策及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层层提携的结果。
理清永吉印务志存高远、乘势而上的发展轨迹,对我们而言,意义甚大。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改革开放的春风,祖国大地百业复苏,永吉印务应运而生,并开始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改革开放的春风,亦如久旱后的甘雨,催生了各地区各行业的发展活力。各地区、各企业有如雨后春笋,纷纷赶着往上窜。
这一时期的云岩区没有落后,也抢着往上“生长”。云岩区的决策者们充分发挥省会中心城市的优势,大胆创新,实施“开放带动”、“科教兴区”、“市场带动”、“结构调整”等战略,区内各行各业蓬勃发展。
到1998年,云岩全区财政总收入达2.42亿元,比1980年增长28.95倍;工业总产值9.79亿,比1980年增长32.1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2899元,比1980年增长5.6倍。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云岩区的印刷业也在这时破土而出,蓬勃发展,并于多年后的今天,成为云岩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2009年云岩区制定的振兴工业经济的文件中,印刷业成为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区委、区政府依据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探索与把握和对区情的深化认识,从地处中心城市、具有科技文化发达、交通通讯便利、工业基础较好、商业贸易兴旺、辐射功能较强的区位优势出发,及时提出和调整发展经济的战略指导思想,率先在发展街道经济和乡镇经济上‘破题,从‘见缝插针,拾遗补缺发展人民生活需要的小商品生产人手,充分发挥区街经济‘小、巧、多、优、活、新、廉、快的优势,再到‘上规模、上档次、增效益,卓有成效地发展了非公有制经济。”
在不久前召开的全省非公经济发展大会上,发展非公经济业绩突出的云岩区被作为典型介绍经验,云岩区委书记蒋纪鸣对这—时期云岩区非公经济的发展作了如上回顾。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云岩区印刷业,就是其中之一。
企业善于抓住机遇,党委政府善于运用推手。云岩区的印刷业和云岩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一样,在全省范围内不但站稳了脚跟,而且逐渐处于领先的位置。
贵州圣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贵州云商印务有限公司、贵州雄润印务有限公司及贵州一佳印务有限公司等作为今天永吉印务重要组成部分的民营印刷企业也在这一期间先后成长起来。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印刷行业淘金的人越来越多,发展到本世纪初,贵州印刷企业高达500余家。1997年后,永吉、云商、圣泉、雄润4家企业异军突起,被称为贵州印刷界的“四小龙”。
此时的永吉、云商、圣泉、雄润以及一佳,就像刚刚汇入车流的汽车,在发展的滚滚潮流中你追我赶。
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之后,云岩区进入了新一轮发展期。工业结构大调整,永吉借机成事,一跃而领先省内行业
弄潮儿向潮头立。
就在永吉、云商、圣泉、雄润、—佳等企业在“千军万马”中渐渐抢先之时,云岩区抢抓西部大开发和全省强县建设的机遇,深入实施“开放带动、科教兴区、市场带动和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提出了“有限空间、无限发展”的发展理念,制定了“三圈”经济发展战略,把云岩发展的平面区域划分为核心圈、周边圈和外围圈,开辟了具有云岩区特色的发展道路,区内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高歌猛进。
2007年,云岩全区生产总值完成191.16亿元,比1998年增长了2倍;财政总收入达到15.41亿元,比1980年增长177倍;地方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比1998年增长7倍,连续10年保持20%以上的高增长。
此间,细心的人们发现,这一时期,云岩区的工业企业一直在减少,而且减幅不小:2006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69家;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42家,比2006年减少27家。2008年,贵阳市政府将三桥马王庙片区划归云岩区,该片区工业企业也纳入云岩区考核,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9家。到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又减少2家。
不难看出,随着城市的扩大和功能优化,地处省会中心城区的云岩区,进入了工业大调整的阶段,在工业经济质量大幅提高的同时,工业企业数量大幅减少。
一加一减中,人们惊奇地发现,一个更加强大的永吉印务出现在眼前:2006年12月18日,贵州永吉印务、云商印务、圣泉实业、雄润印务、一佳印务,5家在当时市场上较具影响的本土民营印刷企业走向了联合,共同成立贵州永吉印务有限公司,技术装备和生产能力迅速跻身全国同行前列。
支柱产业做大、传统产业做强、劣势产业淘汰。
此间的云岩区,按照这样调整思路,一方面,积极打造颇具规模的中药现代化高技术产业集群,形成了本草堂、拜特、益康、太和等生物制药和中药现代化产业集群。
另一方面,孵化了光机电、IT、印务、新材料等科技新兴产业。先后孵化诞生了以永吉印务为代表的印刷包装业、以贵阳华旭科技委代表的光机电产业、以博士化工和神迪化工为代表的新材料工业、以用友软件(贵阳分公司)和金蝶软件(贵阳分公司)为代表的计算机产业等科技产业集群。
大调整,对不少企业来说,并非好消息。在云岩区,除了铸造、化工、建材、电子、轻工等传统行业已退出或逐步退出城区外,不少符合城市发展需要的工业企业由于规模太小、企业质量欠佳也被淘汰出局。
但是,这次调整,对于有远见的永吉、云商、圣泉、雄润以、一佳等企业来说,却是又一次乘势而上的机遇。
你追我赶虽有竞争力,但导致的一个结果是长期的各自为政,长期的低端竞争,形不成合力,设备普遍落后,各印务企业总是无奈地瞅着本土印刷业务大量外流。
这样一组数据,足以说明省内民营印刷企业在竞争中的劣势:2006年全省近12亿元的烟标印刷市场份额
中,贵州5家实力最强的企业只分到其中的1.9亿元,不及总量的20%;此外,全省每年包裝印刷业务总量在50亿元以上,其中90%左右也被外省企业拿走。
面对少得可怜的市场份额,几家企业还要你争我夺,低层次竞争几乎令每一个企业都遍体鳞伤。据统计,2006年以前,由于技术装备差,管理不善,贵州包装印务企业平均印刷废片率高达千分之八,浪费严重带来的是高成本低效益。大家只能在不多的低端产品市场份额中苦苦支撑。
这样的情形让一些有远见的印刷企业感受到了危机。走在全省印刷行业前列的云岩区,其决策层也敏锐地看到了这一弊端。
“散、小、乱、差。”提起这一时期的情形,当时的决策者们还印象深刻。
借助工业结构大调整的机会,云岩区决策层力促区内印刷业整合。在省、市、区党委政府的关怀勉励和贵州中烟公司的大力支持下,2006年,5家民营印刷企业共同出资1.27亿元,以贵州永吉印务公司为主体整合各家优势资源成立了全省最大的印刷企业。
行业人士指出,永吉印务的整合重组并不是简单的谁“吞并”了谁,而是整合优势资源,共同把蛋糕做大。通过整合,永吉印务魔术般合五为一,从“汽车”变成“飞机”起飞了。
乘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越来越优越的外部发展环境中,卧薪尝胆的永吉印务,志存高远,向新的发展目标迈进
2007年12月,整合刚一年的永吉,印务,又一次实现了跨行业的深度整合:在第一批印务企业股东的基础上,贵州益康药业、太和药业等数家药企相继人股,永吉的股东从5个增加到9个,增资扩股为1.897亿元,企业也同步变更为“贵州永吉印务股份有限公司”。
此次整合,再度令各方侧目。有媒体评价:“永吉真正的魅力,不只是整合之后企业出现能量裂变般的产值翻番,也不是搏回了贵州企业应有的市场,而是时隔一年后,除原有的5家烟标印刷企业之外,多家药企主动要求加盟”。
“如果说2006年12月18日永吉印务的悄然出世是因为形势所逼,时世造出了英雄,那么,多家药企主动加盟,则体现了更多有识之士的前瞻眼光,深度整合后的永吉不再仅仅着眼于贵州,而是将目标直指全国市场和资本市场。”行业人士一语道出了永吉的雄心壮志。
然而,永吉人的高瞻远瞩,其实酝酿已久。
当企业总产值、销售收入连年过亿元之时,永吉的股东们并没有“小富”即安,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例如整合前的永吉印务,2005年还投入巨资,从德国买进全新生产设备;2006年,进一步扩大技术改造力度,成为了当时贵州本土同行中装备最好的企业。
此时,按常规思维逻辑,永吉下一步的行动应该是,将省内同行一家家消灭。但是,永吉再一次向人们展现了其超前的眼光和卓越的胆识:不当鸡头,更不坐山为王!
所以,2006年贵州永吉印务有限公司整合成立新烟标印刷企业正式挂牌之时,人们眼前一亮:永吉印务千方百计领先的目的,并非要挤掉省内同行,而是以此为条件,吸引省内同行加盟整合,打造全国一流的印刷企业。
此举一出,省外媒体惊呼:永吉印务带动贵州云岩印刷直逼国内先进水平。
而此时的云商、圣泉、雄润、一佳等也是如此,在不断加大投入的同时,也在思考着贵州印刷业的前程。因此,对整合之事,大家一拍即合,几十年摸爬滚打发展起来的各家老总们,果断舍弃了“宁当鸡头、不做凤尾”的老板情结,当起了股东。
至此,一个拥有世界一流的先进生产设备、并拥有一支涵盖从设计、印刷、后加工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各方面高级管理人才队伍的大型现代印刷企业由此诞生,贵州民营印刷企业长期处于作坊状态的时代结束。
这一整合,为贵州印刷包装产业注入了巨大的活力。
整合后的永吉印务从过去5家企业每年只能占有贵州烟标印刷市场16%的份额,一下子跃升到目前的30%,销售收入从2006年的5家企业总和的1.9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4亿元,上缴利税由2006年的2000余万元上升到2008年的5000多万元。
成效不仅及此。如今迅速发展的永吉印务,企业效益大幅提升,股东们也义不容辞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在贵阳市“两湖一库”的治理中,在2008年初南方遭遇罕见的特大凝冻灾害之时,在四川汶川发生举世震撼的大地震之后,公司董事会都在第一时间作出捐赠决定,先后捐款上百万元。
公司的管理者们直言不讳:“取之于社会,回报于民众,这是股东们20多年来努力创办、经营企业的初衷和抱负,董事会目前正在考虑,如何建立一套长期稳定的回馈机制,根据企业效益的增长情况不断加大投入,为公益事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研究人士指出,自觉建立自身企业文化体系和价值体系,这是现代化企业成长起来的标志;事实上,永吉已经从一个地方民营小企业成长为大型现代化企业。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今天的非公经济,被摆上了更为重要的位置,作为民营企业而又地处励精图治的全省第一经济强区——云岩区的永吉印务,外部的发展环境越来越有利。
2008年,云岩区出台了《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区的实施意见》,确立了“三产立区、工业强区、体制活区”发展理念,把高新技术产业定为区内工业的发展方向。
2009年6月,云岩区召开工业振兴大会,明确提出:继续推进印刷包装业的资源整合,引导企业联合发展和集约化发展,着力帮助永吉印务完成异地搬迁并积极投产,切实帮助其做好上市前的有关准备工作,推动企业率先破题、领先发展、抢先翻番。
“发展服务业是我们的产业重点,但工业对云岩区也非常重要。全区二产比重达到40%左右,在全区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云岩区区长聂雪松说,“仅2006年2008年,全区即投入技改资金3827万元,促进永吉印务等民营企业产权多元化,引导民营企业向社会公开增资扩股,优化资本结构,使其快速发展壮大。”
2009年8月28日,贵州永吉印务股份有限公司异地搬迁技改项目正式投产,投资3.5亿元的这一大型项目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意大利赛鲁迪十色连线凹印机生产线、德国高宝七色胶印机、美国柯达克里奥CTP数字制版机、德国波拉公司全自动高速裁切机等大型先进印刷设备和VOC全套检测系统,厂房4万多平方米,生产能力达到20亿元,是目前我省最大的现代化包装印刷生产基地。
风满征帆,劈波斩浪,向“大目标、大市场、大品牌、大产业”的全国一流印刷企业迈进的永吉印务,像一艘巨轮,正驶向广阔无垠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