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倾听教学的几点认识

2009-10-28石丽平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09年5期
关键词:家庭作业榜样布置

石丽平

倾听是获取知识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和途径。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对于学生而言,倾听的内容主要包括听老师讲课和听同学发言。特别是在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中倾听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要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任其自发形成显然就缺失了教育的主导地位。因此,必须提高对倾听教学的认识,凸显倾听教学的地位,提高课堂交流的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交际能力。

一、布置倾听任务和作业,给倾听以应有的舞台

在小学低年级的课堂上,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景:老师刚刚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们的小手就举得像小树林一样,目光齐唰唰地盯着老师,有的还迫不及待地喊着:“老师,我来”、“老师,我来说”、“老师,我知道”。当教师让某位学生作答时,其余的同学会很不耐烦地听,甚至不经同意就抢着说出自己的答案,时不时地打断别人的发言。在这热闹场景的背后,却表现了一个不容易为人察觉的问题:许多学生为了抢到下一个发言机会,别人说了什么,说得怎样,根本没有认真倾听,更做不到仔细思考评判别人的发言。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求教师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向全班同学布置倾听任务,甚至家庭作业中也要布置倾听作业。在布置倾听作业时,要明确倾听要求,并进行督促。教师要求学生做到在听别人说话时,两眼一定要注视对方,听的同时动脑思考,训练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在倾听时要注意“眼睛——看,耳朵——听,脑筋——想”。

带倾听任务的家庭作业也可以这样布置:听大人或同学读书、讲故事,之后复述或写下大意。听广播或看电视,转述主要意思。其他练习提高学生倾听能力的方式还有:教师可以在组织阶段复习时,让学生收起课本进行复习。在口语交际课上,让学生玩故事接龙游戏等等。

二、教给倾听方法和技巧,让倾听成为学生的习惯

倾听教学中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然后重复发言者说话的内容。例如:“请一名同学说一说刚才某某同学说的是什么,你认为正确吗?”“刚才老师说的是什么?请你再说一遍好吗?”让学生复述别人发言内容,就是在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其次,就是让学生在倾听的前提下,思考加工听到的信息,进行大意概括,或者进行价值评价。例如:“请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情节、主要意思等分别是什么?”“某某同学的发言你认为精彩吗?说说理由。”

再次,让学生明确,耐心细致的倾听也是一种礼貌和良好的交际习惯。只有倾听才能切实的沟通,交流情感,获得有益有效的信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另外,教师要有意识让学生用听来记住家庭作业,而不是写在黑板上,抄在笔记本上。

在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讨论活动中,也可以利用这种学习方式对学生倾听能力进行培养。可以在活动中对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大家讨论发言后,请你们小组推选出一名同学来做代表,说说你们小组同学是怎样想的;并且要求选派不同的代表,让每个同学都有担任代表的机会。

三、榜样带动结合倾听评价,促进学生倾听能力提高

榜样的力量无穷,对于倾听习惯和能力也是如此。教师的榜样带动,可以很好地起到示范的作用。当孩子回答问题的时候,老师的认真倾听可以给回答问题的孩子以鼓励、支持和尊重;同时,其他孩子也会不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倾听状态,认真接收信息。

积极、合理的评价会强化学生倾听的习惯和能力。因此,教师在每次听完了同学的发言后,要注意对发言内容及时进行评价,既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也可以及时对错误进行矫正。还可以进行角色互换,让学生扮演老师的角色,对同学的发言进行评价,其他学生注意倾听并进行判断。老师可以提出这样的要求:“如果你认为这个同学的发言说的不错,请你把掌声送给他。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或者认为他的发言不完整,请你举手,可以补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表扬听得认真、说得精彩的同学,让学生身边的榜样带动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倾听上来,从而促进学生倾听能力的提高。

重视倾听教学,提高倾听能力不是语文教师的专利,而应该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完成的一项基本的教育教学任务。

猜你喜欢

家庭作业榜样布置
小学一年级数学家庭作业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小学体育家庭作业体系的构建研究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
特别号都有了
美国家庭作业与学生学业成绩之关系研究
榜样
榜样
榜样
榜样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