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2009-10-28刘国富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09年5期
关键词:综合性资料汉字

刘国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那么,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本文就人教版第九册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为例,谈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一、激趣启发,导入探究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了第四组课文后,我问:“亲爱的同学们,有谁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吗?”学生齐声回答:“指南针、火药、造纸、印刷术。”我表扬了他们的见多识广,接着问:“那有谁知道我国的第五大发明吗?”问题一出,教室里一片寂静,不一会儿便像炸开了锅,好多同学用疑惑的目光看着我。我看时机成熟,自豪地说:“不知道吧,告诉你们吧,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的是——汉字!同学们,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每一个字都有一段故事,她记载着我们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历史,蕴涵着中华民族独特审美性格的精灵,不是僵硬的无生命符号。她有形象、有色彩、有气味。从今天这一节课开始,我们将用两周的时间开展一次语文综合性主题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同学们有信心学好吗?”至此,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二、上网查寻,自主探究

在了解了本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及任务以后,我组织学生讨论获取资料的方法:1. 从语文教科书中获取部分感兴趣的资料;2. 从图书馆、书店里寻找相关的资料;3. 从报纸、杂志或其它书籍中去搜集有关资料;4. 从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大部分学生认为上网查找是最便捷、最有效的,能够获得比较全面的资料。

在学生们积极参与下,每位同学都搜集到很多与探究主题相关的资料。自主探究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但对汉字有了全面的了解,同时也锻炼了他们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三、确定主题,深入探究

在了解了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后,为了让他们对汉字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并确立相关主题:1. 汉字的起源;2. 汉字的来历;3. 汉字的演变过程;4. 搜集、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体会汉字的趣味;5. 搜集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和笑话等;6. 搜集因为写错别字、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或造成的不良后果的事例。

主题确立以后,我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至两个主题,然后鼓励学生共同参与完成一个主题,几个兴趣相同的同学自发地组成一组,为完成一个共同的主题去活动。学生自发组成活动小组后,我设计了小组活动计划表,从时间、地点、小组组长、小组人员及分工情况、活动内容等指导他们制定活动计划,然后按照计划开展活动。由于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因此对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倾注了全部热情,全身心地投入探究。

四、展示成果,分享探究

两周以后,我试探性地问:“同学们,你们准备用什么方式来展示你们的活动成果呢?”各小组成员纷纷推出展示自己成果的方式。有的开展故事交流会;有的举行知识抢答赛;有的举行畅游字谜乐园、谐音乐园活动;有的把成果制成幻灯片或刻录成光盘展示;有的通过出墙报、黑板报或编写手抄报展示;有的通过举办书法作品展览会展示等等。我很受感动,决不能抹杀学生的那份热情。于是我尊重学生的想法,不拘泥于单一、固定的形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才能,让他们都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

从学生们一次次精诚的合作中,一场场诙谐的演讲中,一份份精美的作品中,一张张灿烂、自信的笑脸里,我感受到了学生身上所蕴藏的巨大学习潜能,感受到学生们分享成果的喜悦。

五、激励评价,促进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索。这种探索,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还应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纵观整个活动过程,我深切地感受到学生们的情感态度、探究欲望、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特别是能够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查找资料、根据需要整理资料,促进探究活动向纵深开展。我坚信,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切切实实加强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和探究,有效提高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效率。

猜你喜欢

综合性资料汉字
对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综合性护理在支气管扩张患者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综合性图书
资料哪去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