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后进生的策略与思考
2009-10-28金娜
金 娜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教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而且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后进生的形成与转化都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应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工作中我深切体会到,要转化后进生,除了要具备做好转化工作的主动意识外,在工作中更要讲究方法。
一、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只有长期、广泛、深入、细致、多层面、多角度地了解观察后进生,才能把握其思想脉搏和行为倾向,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以长补短,有的放矢地制定好转化方案,做好转化工作。学生存在差异是绝对的,由于学生自身的志趣、爱好、才能、禀赋、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心理品质、思维方式、家庭环境、父母期望值……造成了学生不同的发展程度和发展特点。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学习速度的快慢和学习策略的优劣。“十个指头有长短”,学生的差异是必然存在的,教师只有树立这样的理念,才能确立正确的教学态度。教育中要根据学生犯错的原因和动机,找出适合学生特点的方法,对其进行针对性教育和转化。在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后进生了解自己,可以说绝大多数的后进生都不能自知或不能自拔,特别是一些双差的后进生,带着有色眼镜看周围,很多正常的批评、帮助会在他们的思维中得出本末倒置的结论。作为老师,就是要引导他们,让他们了解自己,经常帮助他们剖析自我,帮助他们在学习、生活的坐标中寻找到自我,产生自我转化的内动力。
二、摒弃偏见,爱护、感化后进生
要想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必须克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障碍,摒弃偏见是教师转化后进生必须有的态度。对待后进生,不能以偏概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后进生往往缺点多于优点。许多闪光点常被“差”这个心理定势掩盖了,要透过缺点看优点。转化后进生就要端正对后进生的认识和态度,认真分析其个性差异。在实际工作中,在看后进生时,往往容易因其某一特点突出而掩盖其他特点和品质,容易看到后进生的缺点而不容易看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所以很难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就告诉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摒弃传统的偏见,努力帮助后进生发现其自身的“闪光点”,用期待的心情去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后进生”普遍具有“自卑”心理和行为习惯难以矫正的特点。极少获得成功的喜悦、是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使他的心理产生障碍而失去进取的决心和能力。爱护学生是老师基本的职业道德,如果像一般人那样轻视、厌恶、疏远、怀疑、讽刺、挖苦、打骂学生,或者在对他们批评和教育中,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要求学生无条件地服从老师,都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不但不乐于接受教育,还会认为老师是在故意“找茬儿”整他,并助长其满不在乎、破罐子破摔和逆反的心理,因而转化就成了无稽之谈。对许多学生,特别是“双差生”,批评漫骂是无效的锤打,和风细雨的爱却能润入心田,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热爱学生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是老师的崇高的道德情感,是打开学生心门的金钥匙,更是转化后进生的灵丹妙药。在转化后进生时,要将满腔热情的爱子之心、爱生之情化成涓涓细流,去浇灌后进生干涸的心田,用无私的情感融化后进生心灵的坚冰,激起他们情感的浪花,使他们心灵受到感化和震撼,培养起真挚的、平等的师生情感。转化过程中如果让后进生感受到老师那像雨露阳光一样善良和真诚的苦心,就更能得到学生的尊重、信任、理解和支持,并实现“尊其师,信其道”,他们就更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将教师的要求转化为自己行动的目标,朝着教师的期望目标发展。
三、发掘利用闪光点,激励学生上进
教师既要有严父式的对孩子深沉的爱、睿智的严厉与严格的要求,指出他们的不足,提出明确的要求;又要有慈母般的爱,用真情弥补他们心灵的创伤,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主动了解他们的需要,热情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宽容所犯错误,避免一味地指责和批评数落,更不应该揭他们的“老底儿”。在思想上应多去鼓励后进生,循循善诱地耐心教育说服。但爱护后进生,未必就能转化后进生,教师要主动地、努力地去寻找、善于发掘与肯定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这是班主任能否积极主动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工作中教师应积极地为他们的进步创造条件,帮助他们把光闪出来,或者有目的地帮助他们创造闪光点,不断地鼓励他们把闪光点发扬光大,去照亮那些偏“暗”的方面,弥补自己所欠缺的方面。教育过程中,还要给学生创造建立信心的机会,及时表扬已取得的点滴成绩,满足他们渴求关爱、重视、尊重、支持和信任的心理需要。教师对学生真诚的期待,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亲切的动作,一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话语,都能给他们鼓励,使他们勇于表现自我,这就是心理学所提倡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苏霍姆林斯基说“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从教育心理的角度来看,学生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教育,比老师的强迫性教育效果要好,转化中利用后进生自身的“闪光点”,向他们提出希望,点燃学生上进心的烈火,迸发出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增强转化的内部动因,使他们树立起“我能行”、“我也行”的观念,为他们架起一座成功的桥梁,让他们在曲折前进中将“差生”的帽子与心理抛在脚下,找准人生的目标,坚定地迈出前进的步伐,促使他们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学生如果经常得到老师的爱,他就会懂得爱师、爱班、爱校,并逐渐形成与人为善、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而那种靠家长施加压力或由个别学生暗中监督的方法,不仅收效不大,反击会使他们变得更加自卑自私。
四、要善于利用班级的群体力量,形成合力
教师的职责是要把每个学生教好,因此教师要树立这样一个观念:“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优等生同样光荣”。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们面对的是几十名学生,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提高工作效率是后进生转化工作中值得思索的问题。教师除了自己直接教育外,应充分利用群体的力量,努力做好这个工作。我根据班上的情况,对后进生的转化采用了“一帮一”的方法,充分调动和利用骨干学生、班干部,使“差生”成为优秀学生的帮助对象,经常了解情况,安排内容,指导方法。表扬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信赖、赞扬,后进生也不例外。可以设立“进步奖”,制定切实可行的后进生转化评比奖励办法,及时表扬进步的后进生和帮扶的学生骨干,定期进行评比总结。这种“一帮一”共同进步的教育模式,由于优秀学生起到了示范作用,许多后进生逐渐树立了自尊自爱的信心,各个方面明显有了进步,班级拧成了一股绳,一个具有良好的班风,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集体就这样形成了。
五、家校结合,同步教育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智力水平是相差不大的,部分学生“双差”的原因往往与家庭因素密切相关。帮助家长正确认识自己的子女也是转化后进生的重要环节。班主任主动与学生家长密切配合,可以使班主任通过学生家长,经常地、全面地了解学生在家庭的表现情况,有利于搞好班主任工作。子女与父母朝夕相处,父母未必真正知道自己子女致差的原因,而学生往往在学校和在家庭的表现不一致,特别由于各种原因,孩子随着年岁增长,生理、心理发生变化时,多数后进生的家长的教育方法老化,教育方法盲目、无计划、随意性很大,有时根本起不到教育的作用,所以教师应充分挖掘家教的潜力。后进生家长怕进校门,怕见教师。因此教师必须主动与家长联系,在家访中与后进生家长相互交流思想,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在校的表现及变化,先肯定优点、进步或闪光点,再向后进生家长通报学生缺点、错误,分析危害时提出希望,最后老师、家长一同研究转化措施。学校每学期都对家长进行培训,开办家长学校,辅导科学的家教方法,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热情地指导家长教育孩子,把家庭教育的闪光点聚合起来。班主任与家长联系协调配合转化后进生,有利于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和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学校教育只有与家庭教育结合,发挥各自的特长,互补不足,形成合力,同步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对后进生要做耐心细致的转化工作,要反复抓,抓反复,我们应坚持不懈,树立信心,不放弃这些后进生,不能让他们成为社会的负担,而应正确的对待他们、帮助他们、对他们努力做好转化工作,使之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人才。